以下是含有國家環境保護計畫的搜尋結果,共04筆
內政部國土署今(19日)召開國土計畫委員會,審議苗栗縣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議程之一為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將變更後龍、竹崎農地為產業園區和科學園區,其中包含960公頃農地。對此,苗栗縣環境保護協會等團體在場外舉行記者會,強調半導體關稅恐高達300%,苗栗大幅圈地擴張園區恐淪為一場空,只剩炒地皮帶動地價房價上漲,呼籲國審會嚴審守護國土。
環境部今年7月提出2024年版「國家環境保護計畫」草案,因刪除治山防災、生態保育、海洋保育內容,環團批評半套計畫,並指出空氣品質指標(AQI)、PM2.5目標值過於寬鬆。環境部回應,只要是應做的事都不會逃避,但環團提出期望值較難達成,將加強溝通,上述3議題也都有部會主責,才從本次草案中刪除。
環境部制定「國家環境保護計畫」屬於國家上位制度型計畫,旨在檢視我國環境保護議題,制定國家環境願景、目標及策略,因上次修訂已是4年前,環境部今天舉辦國家環境保護計畫修正草案研商會議。環團指出,該計畫刪除治山防災、生態保育、海洋保育內容,而且多項目標、績效指標寬鬆,例如針對PM2.5設定的減量幅度,僅過去10年的1成多,根本是半套計畫。
天下雜誌「CSR@天下」頻道日前舉辦第一屆「流域共好」行動倡議論壇,包括環境部、水利署、農水署、林業保育署等中央部會,新北市、台北市、高雄市與雲林縣等縣市政府,諾瓦材料科技、明緯、萊雅、信邦、中鋼、豐泰等企業以及台北鳥會等公民團體,逾150產官學民共同締約,宣示「協力實踐《流域公約》,打造健康流域與韌性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