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軒高科的搜尋結果,共56筆
隨著固態電池技術突破與儲能需求爆發,鋰電產業成為市場熱點。國金證券公布報告指出,2025年固態電池的技術突破,驅動資本支出加速,再加上近年供給側改革與產能收斂,以及儲能景氣超預期使行業供需格局或開始反轉,鋰電產業鏈有望在這一輪浪潮中價值重估。
據觀察者網引述英國《金融時報》27日一篇專題報導稱,中國企業已派遣了數千名工人前往歐洲建設尖端汽車電池工廠,歐洲大陸急需這些工廠來重振其汽車工業。報導認為,這種大規模的勞動力流動,與中國派遣工人前往非洲建設基礎設施的做法如出一轍,既凸顯了歐洲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技能和專業知識方面的巨大差距,也暴露了歐洲對中國技術的依賴。
韓國調研機構SNE 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前7月,安裝在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總使用量年增超過3成。相對韓國廠商整體市占率下滑,中國電池廠商持續上升,年增3.8個百分點至68.8%,其中,寧德時代仍稱霸全球動力電池市場。
隨著今年3月由德國大眾汽車等企業投資的瑞典電池企業Northvolt申請破產,據日媒報導,全球動力電池行業的淘汰已經開始,歐洲車商將對大陸電池企業依賴加深,且歐美日韓企業與大陸產能、技術差距可能會拉大。目前大陸企業掌握全球動力電池市占率近7成,全球裝機量排名前10的企業中有6家來自大陸。
在市場飽和、價格戰競爭的背景下,中國電動車產業紛紛加重海外投資。根據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1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中國電動車企業的海外投資總額達160億美元,首次超過國內的150億美元。另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日發表的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僅3成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完成銷售目標,另有超過一半虧損。
大陸電車供應鏈企業去年海外投資約160億美元,略高於國內150億美元的投資額,打破之前多年約80%投資集中在大陸境內的格局。報告分析認為,這反映了大陸市場的飽和,以及車企希望藉由國際化以獲取更高回報。
馬英九前總統上月參訪寧德時代,對其平均每秒製造1顆電芯的製造能力和充電5分鐘續航520公里的技術讚歎不已。行內有一句話:「全球動力電池看東亞,東亞動力電池看大陸」。韓國SNE Research發布「2024年十大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榜單,其中大陸占六家,寧德時代排名第一。
馬英九前總統上月參訪寧德時代,對其平均每秒製造1顆電芯的製造能力和充電5分鐘續航520公里的技術讚歎不已。行內有一句話:「全球動力電池看東亞,東亞動力電池看大陸」。韓國SNE Research發布「2024年十大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榜單,其中大陸占六家,寧德時代排名第一。
大陸車企巨頭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網約車平台「曹操出行」將於25日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預計募資港幣18.53億元。曹操出行靠著「富爸爸」,本次IPO發行中引入六名基石投資者,包括豪車品牌賓士、新能源車電池企業國軒高科(香港)和億緯亞洲等行業龍頭企業都在其中
根據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和美國智庫榮鼎咨詢(Rhodium Group)最近的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對歐盟和英國的直接投資(FDI)達到100億歐元,比上一年增長47%。這是中國對歐洲直接投資七年來首次出現增長。
中國電池設備製造商從初期向韓國取經,之後歷經技術突破和建立完整供應鏈,還在全球電池廠商銷量前十名榜單中霸榜六位,如今更獲得韓國電池製造商三星SDI的青睞,日前宣布將使用更多中國供應商的生產設備,顯示中國電池製造實力已獲肯定。
為了與中國電池供應鏈脫鉤,以確保美國國家安全,美國聯邦眾議院10日通過兩項涉及中國法案,其中一項決議將禁止國土安全部購買六家中資公司製造的電池,另一項決議將在國土安全部設立工作小組,負責監控和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東時間3月10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一致通過兩項涉及中國的法案,分別將限制國土安全部購買中國公司製造的電池以及將在國土安全部設立工作組,負責監控和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法案接下來將等待參議院進行審議。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導,歐洲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由於需求減少和資金短缺,歐洲企業已難以在電池領域追趕中國。該研究認為,歐洲可能需要透過制定法規等方式,要求中國電池製造商轉讓技術以換取國家援助,否則歐洲可能成為中國電池製造商的組裝廠。
據觀察者網引述英國《金融時報》2月18日報導,歐洲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由於需求減少和資金緊張,歐洲企業已難以在電池領域追趕中國。該研究認為,歐洲可能需要通過制定法規等方式,要求中國電池製造商轉讓技術以換取國家援助,否則歐洲可能成為中國電池製造商的組裝廠。
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仍保持成長,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近日發表動力電池統計顯示,2024年全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總量為894.4GWh,和2023年同期相比成長27.2%。
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近日發佈了「2024 年十大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榜單,中國動力電池廠商寧德時代(CATL)出貨量以高達37.9%的市場份額繼續穩居全球第一。緊隨其後的分別是比亞迪、LG Energy Solution、CALB(中創新航)、SK on、Panasonic(松下)、三星SDI 、Gotion(國軒高科)、EVE(億緯鋰能)、Sunwoda(欣旺達),整體市場中大陸企業的佔有率達到61.7%的絕對優勢。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1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有望達到1300萬輛。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首次實現年度銷量超1000萬輛的里程碑。據澎湃新聞報導,在中國,從整車製造到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生產,一條完整且極具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然形成。
中國大陸連續兩年超越日本,躍升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其背後蓬勃發展的汽車零組件產業功不可沒,不僅為自家電動車供應零組件,更銷售給豐田等日本車廠。據日媒分析,中國汽車零組件企業競爭力排行前三強分別為比亞迪、福耀玻璃與寧波拓普集團。
中國大陸連續兩年超越日本,躍升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其背後蓬勃發展的汽車零組件產業功不可沒,不僅為自家電動車供應零組件,更銷售給豐田等日本車廠。據日媒分析,中國汽車零組件企業競爭力排行前三強分別為比亞迪、福耀玻璃與寧波拓普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