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防科技的搜尋結果,共320筆
國防部昨日表示,國軍無人載具發展以「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兵力」為原則,朝量大、價廉、可消耗、即偵即攻等方向規劃,依作戰任務劃分「聯戰、戰術及戰鬥」等層級兵、火力運用,朝「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建軍整備發展。國防部長顧立雄強調,將依國防科技產業政策指導,結合民間力量,藉由多元管道持續籌獲各式無人載具,以加速形成戰力。
川習會未談及台灣問題,川普會前透露,他不確定是否會談到台灣,「習可能想問一下,但也沒什麼好問的,台灣就是台灣。」這句話聽來輕描淡寫,卻流露對台灣命運的輕意。明年4月川普將訪中,之後習近平可能回訪,美中互動勢必觸及台灣問題。
川習會未談及台灣問題,川普會前透露,他不確定是否會談到台灣,「習可能想問一下,但也沒什麼好問的,台灣就是台灣。」這句話聽來輕描淡寫,卻流露對台灣命運的輕意。明年4月川普將訪中,之後習近平可能回訪,美中互動勢必觸及台灣問題。
受惠於政府「千億無人載具計畫」,無人機概念股今天再獲買盤青睞,族群全面揚升,為升(2231)挾帶無人機題材,今天盤中出現攻頂表現。
KPMG安侯建業3日公布全球創業投資分析報告,強調美國IPO市場回暖及人工智慧(AI)推動下,全球創投市場已連續四季穩健成長,投資人信心穩步提升,整體市場維持正向,且在AI領軍下,國防科技與量子運算熱度攀升。
「川習會」是否有助化解美陸對抗僵局?國安局報告指出,美陸戰略互疑,安全威脅、科技競爭等結構性問題難解,且競相強化關鍵科技及原料自主能力,降低相互依賴。此外,美國關切中共在台海、南海地區軍事活動及脅迫行為,並將確保美盟在印太地區捍衛自身利益之能力,認為未來「美中地緣戰略」角力將持續升溫,不易緩解。
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3日訪問韓國,他當日與韓國國防部長安圭伯前往韓朝邊境板門店的共同警備區(JSA)進行視察,並且4日將參加第57次「安全諮商會議(SCM)」,共商同盟和國防合作事宜。本次會議有望就韓方建造核動力潛艦、美向韓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韓方國防支出等多個議題進行討論。
賴總統在國慶文告中宣示「透過實力維護和平」,國防預算將按照北約標準超過GDP的3%,並在2030年前達到GDP的5%,打造「台灣之盾」。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國安局書面報告指出,美中戰略互疑,安全威脅、科技競爭等結構性問題難解,且競相強化關鍵科技及原料自主能力,降低相互依賴。此外,美國關切中共在臺海、南海地區軍事活動及脅迫行為,並將確保美盟在印太地區捍衛自身利益之能力,判未來美中地緣戰略角力將持續升溫,不易緩解。
日本股市再創歷史新高,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政策紅利發酵,日經225指數衝破50,000點,今年以來表現勝美股三大指數。法人分析,高市早苗被視為強調政府主導產業升級的代表人物,有助推進AI、晶片、國防科技及數位轉型等領域,日股多頭氣勢續航可期。
「川習會」30日登場,賴清德總統27日出席「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晚宴時表示,將仿效以色列與美國的 「鐵穹」與「金穹」,打造「台灣之盾」(T-Dome),建構嚴密的防空系統;被指與美右派建立關係再一例;學者認為,這不只是「外交」,而是一種「遊說外交」,想要借力美國國內的政治網絡,來壯大對台灣的支持聲量。
高市府青年局攜手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新創原動力」,由高雄大學翁銘章教授率領15位青年赴德國慕尼黑研習2周,深入慕尼黑工業大學(TUM)及6大創新基地,觀摩展會、黑客松與創業家之夜交流會。今(28)日團隊滿載而歸,帶回滿滿的國際創業能量。
為讓海外更看見台灣,僑務委員會昨(22)日與中央通訊社合作,針對海外的華裔媒體人舉辦第五屆「2025海外華文媒體報導大獎」,共同見證華文媒體在全球報導重要影響力。僑委會此前也透過舉辦年度僑務委員會議,讓全球工作的僑務委員回「回娘家」提出建言交流,共同建立具韌型、安全及永續的僑務體系,會後隔日也共同參觀台灣的韌性基礎設施。
為讓海外更看見台灣,僑務委員會昨(22)日與中央通訊社合作,針對海外的僑胞媒體人舉辦第五屆「2025海外華文媒體報導大獎」,共同見證華文媒體在全球報導重要影響力。僑委會此前也透過舉辦年度僑務委員會議,讓全球有志僑胞「回娘家」提出建言交流,共同建立具韌型、安全及永續的僑務體系,會後隔日也共同參觀台灣的韌性基礎設施。
日本股市再創歷史新高,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將與維新黨達成聯合政府協議,高市早苗出任首相機率大增。一早日股旋即跳漲,日經225指數飆破49,000點,今年以來表現更勝美股三大指數,元大日經225(00661)單日揚升逾2%,10月以來已漲近9%,表現強勢。
10月10日,美中貿易戰再度升級。中國大陸宣布自12月起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美國則強勢回擊,將部分中國商品關稅上調至130%,並重新限制先進晶片設計軟體的出口。市場立即出現震盪,美股開盤前期貨指數重挫,全球投資信心陷入不安。這波衝突不僅是經貿爭端的延續,更揭示中美兩國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耗資近百億元、歷時多年打造的臺中國際會展中心將於21日試營運,17日由臺中市長盧秀燕、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等同臺宣布啟動開展,盧秀燕並預告,在關稅匯率衝擊下,臺中國際會展中心試營運迎來手工具首展為中部業者注入強心針,黃志芳則指出,臺中作為全臺產業心臟能量大,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是國際級展會,貿協將透過會展平臺引領中臺灣傳產製造業、商業服務與國際接軌。
10 月 10 日,美中貿易戰再度升級。中國大陸宣布自 12 月起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美國則強勢回擊,將部分中國商品關稅上調至 130%,並重新限制先進晶片設計軟體的出口。市場立即出現震盪,美股開盤前期貨指數重挫,全球投資信心陷入不安。這波衝突不僅是經貿爭端的延續,更揭示中美兩國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多年來國防科技研發成果持續轉化為軍民通用發展應用,不僅強化國防安全防務,同時也兼顧公共安全與民生需求。中科院軍民通用中心科技專案推展組組長李德修指出,中科院今年展示「行動電解產氫發電系統」,成功克服「儲氫合金」關鍵技術瓶頸,使該系統為完全國防自主研發,並在多元環境下穩定供電,不僅能支援前線作戰及防災任務,也可應用於民間應急與偏鄉供電,提升國防及社會安全韌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