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搜尋結果,共263筆
全球成熟製程戰火再起。隨著中國與東南亞晶圓廠積極擴產,台灣兩大成熟製程代工廠聯電與世界先進在2026年報價談判中不僅要面對客戶議價壓力,更得防守區域競爭者急起直追的挑戰。法人分析,未來兩年成熟節點(28奈米以上)產能將進入全球供給高峰期,價格競爭將轉為常態化,台廠唯有藉由技術服務、製程可靠度及客戶綁定力,才能守住市占與獲利。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最新數據,今年第二季純晶圓代工市場無懸念繼續由台積電稱霸,市占率較第一季上升3個百分點至71%。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一哥中芯國際排名第三,市占率較上季下滑1個百分點,僅占5%。
外貿協會(TAITRA)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共同主辦「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將於今年10月29日至31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1、4樓登場。本屆展會匯聚450家企業,使用近1600個攤位,全面展示從太陽能、離岸風電到近年著重的科技儲能、深度節能等先進技術,預計3天展期將吸引近2.8萬名國內、外參觀者參與。
人工智慧(AI)的發展,使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AI基礎建設相關技術,成為市場高度關注的焦點,其中最受期待的,莫過於矽光子、電源使用效率,以及散熱解決方案等領域。
機械公會協助精密機械業轉型,打入半導體設備供應鏈體系,11日與SEMI共同舉辦2025半導體先進封裝技術發展論壇。訊得機械技術長呂文斌建議業者,除必要設備投資,也要走向客戶,配合客戶要求與調整後,才能獲得半導體商認證,成為不可被取代的供應商。
AI與高效能運算應用商機已成趨動台灣經濟的重要引擎,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邱求慧表示,經濟部迄今已推動29項關鍵半導體設備開發,未來5年內將加大力道,至少再加碼50億元,挹注於面板封裝、矽光子封裝等前瞻設備技術的開發。
群翊工業(6664)於SEMICON Taiwan 2025展會,展示最新烘烤自動化製程解決方案,推廣塗佈烘烤線、真空壓膜系統及特殊烘烤節能設備,這些產品不僅市佔率領先全球,更針對AI及5G應用優化,提升客戶產線效率10~30%以上。
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半導體產業也面臨嚴峻挑戰;工研院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9日舉辦「晶鏈高峰論壇」,本商、外商聯手合開解藥,呼籲台灣下一階段布局,將AI運算資料中心、量子晶片製造、矽光子封裝等三大領域列為重點外,業界也警告,電力供應將會是產業下一個階段要面臨的瓶頸。
台積電日前加碼投資美國引發國人質疑淪為「美積電」,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表示,台美應攜手在AI晶片、模型與應用上打造「台美聯合艦隊」,既助美國保持領先,也讓台灣企業善用美國市場、技術與資金,共同壯大民主供應鏈、提升經濟韌性。
經濟部長龔明鑫9日出席SEMI舉辦的「晶鏈高峰論壇」,並主持主題為「建構全球半導體網絡對話」的產業座談,龔明鑫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除了高度集中化帶來很好的生產效益外,發生問題時亦能快速、跨國性的共同解決問題,希望把這種好的模式,分享給全世界。
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下,今天一場集結產官學的半導體跨國供應鏈座談上,業者紛紛表示,配合區域化趨勢,也加碼投資在台設立戰略性基地。面對下一階段布局,外商建議台灣應放在AI資料中心運算技術與量子晶片製造兩大領域,但業界呼籲,電力供應會是產業下一個階段面臨的瓶頸。
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半導體產業作為戰略核心,對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總統賴清德提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倡議,攜手國際可信賴夥伴共創產業新生態。今(9)日工研院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舉辦「晶鏈高峰論壇」,吸引28國、逾600位產官學研人士參與,聚焦跨國供應鏈合作、AI晶片技術共創,以及半導體人才培育與國際交流。
工研院、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9)攜手舉辦「晶鏈高峰論壇」,由總統賴清德頒給頒發「經濟部專業獎章」,給日本自民黨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名譽會長甘利明,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兩人,表彰他們在國際經貿、產業合作及科技創新上具有卓越貢獻,魏哲家部分,由台積電執行副總秦永沛代領。
台灣加碼投資美國,外界擔心關鍵產業外移。賴清德總統今天強調,政府將積極推動「AI新十大建設」,投入超過千億元預算,培育百萬AI人才,並將積極研發量子電腦、矽光子及機器人三大關鍵技術,同時採取三項具體行動,讓半導體產業持續發展,期盼與臺灣產官學研及國際合作,擴大至材料、設備等領域,將研發中心、核心技術根留臺灣、布局全球,讓產品行銷全世界。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8日舉行2025半導體展前記者會,SEMI全球主席暨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表示,全球半導體產值有望在2030至2032年之間突破1兆美元,成為新一代產業發展里程碑,在產值達標之後,半導體應隨之重塑價值,台灣若要在這個產業重塑過程中,取得最大價值,未來應掌握「強化自身實力及聚焦系統優化能力」二項關鍵,台灣才能在下一個十年保持領先優勢。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近日發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報告」顯示,2025年第二季,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達330.7億美元,年增24%。受先進製程、HBM相關DRAM應用,以及亞洲地區出貨量增加的推動,2025年第二季銷售額季增3%。
國內閥門龍頭大廠捷流閥業訂單能見度達半年,主要來自石化、半導體、船舶及水處理等產業,上半年客戶因工程延期及對等關稅等因素而延後至下半年拉貨,致使上半年營收及獲利雙雙下滑,上半年出貨及營收出現年減,7月營收回升;前七月合併營收收斂至1.79%。
中菲近期因南海島礁主權議題,頻頻發生衝突,在此之際,我外交部長林佳龍正率團訪問菲律賓,知情人士證實此事稱,林佳龍訪團此行尋求深化兩國包含在農業與勞工等領域的合作。不過我國外交部長踏足菲律賓引發違反該國一中政策疑慮,菲國外長拉薩洛強調,其恪守一中政策,不承認台灣為主權國家,但有參議員認為,中國毫不尊重菲律賓,是時候考慮是否繼續奉行一中政策了。
九月將在台北登場的「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今年首度設下門檻,非產業人士要買門票一張500元,CTWANT記者採訪發現,這場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展,三年來觀展人數翻倍,今年展覽更將吸引10萬人,「人太多」怕影響觀展品質,因此打破30年來免費入場的初衷。
由外貿協會與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共同舉辦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將於今(2025)年10月29日至31日在南港展覽館1館盛大展出,現已開放預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