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土壤汙染的搜尋結果,共63筆
日前台北市因為爭取輝達設廠,引發諸多爭議,基隆市多位議員認為,AI產業是未來發展趨勢,市府若希望發展AI產業,就應正視電力需求,更應該在協和電廠轉型的議題上,重新評估立場。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市府會綜合考量,且市民安全為最重要的考量。
高雄美濃大峽谷、大坪頂柏油山爭議未歇,高市議員王耀裕16日在議會質詢時指出,大寮區還有「爐碴山」,地勇公司在農地及工業區堆置廢爐碴已長達15年,周邊農民直呼離譜,更憂心地下水、土壤遭受汙染。對此,高市府環保局回應,工業區可堆置爐碴,至於農地部分在《廢棄物清理法》修法前,將爐碴視為「產品」而非廢棄物,當時依《區域計畫法》移送,經法院判決後,已陸續去化爐碴,原堆置的80幾萬公噸,目前農地僅剩1萬公噸。
大陸東北黑土地素有「耕地大熊貓」之稱,是糧食安全的重要根基。然而,隨著長期深翻耕作和化肥使用過度,這片肥沃土地正面臨有機質流失、地力下降的嚴峻挑戰。如何守護黑土地成為農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在吉林梨樹縣誕生並逐漸推廣的「梨樹模式」,正為這片黑土地蓋上一層保護被,探索出可持續利用的新路徑。
過去兩周,花蓮光復鄉不幸遭受的水土災難,清楚顯現堰塞湖的積水,從在山嶺間形成,因雨溢流後一路攜帶土石,加速增強能量,到足以催毀鋼筋混凝土大橋,乃至居民生命和家園,算是為大家上了一堂水土工程課。
過去兩周,花蓮光復鄉不幸遭受的水土災難,清楚顯現堰塞湖的積水,從在山嶺間形成,因雨溢流後一路攜帶土石,加速增強能量,到足以催毀鋼筋混凝土大橋,乃至居民生命和家園,算是為大家上了一堂水土工程課。
環評總體檢將在今年底前完成,立法院3日舉辦「環評實務問題與制度改革公聽會」,多個環團提出多項爭議,包括環評主席不要求開發單位回應公民提問,環境部限制民眾不得全程旁聽等,呼籲環境部改革,包括修法增訂公民參與條款、提供足夠發言時間等,落實公民參與。
基隆市台電所屬的協和電廠發現有嚴重的土壤汙染事件,基隆市政府日前已經公告協和電廠為土壤污染控制場址,但傳出台電施壓市府,打算以草率的「應變措施計畫」蒙混過關,打算繼續推進四接工程進度。基隆市長謝國樑承諾,市府將於年底前,邀集專家學者審查土汙狀況。
桃園市楊梅區基層座談5日登場,員本里長陳奕霖盼加速推動轉型「社子溪員本生態教育園區」,消除地方汙名。市府環保局回應,目前楊梅區員本、龍潭區店子湖及觀音區保障掩埋場裸露垃圾清理量已超過8成,今年8月已獲環境部核定1100萬元,補助覆土及綠美化作業,預計明年將陸續完成3座掩埋場覆土作業。桃園市長張善政裁示,借重內湖垃圾山經驗,除了覆土和綠化外,也將規畫生態教育園區,「環境要變得比以前好」。
桃園市楊梅區基層座談5日登場,楊梅區員本里里長陳奕霖建請市府正視員本掩埋場垃圾堆置飽和現況,並加速推動轉型「社子溪員本生態教育園區」,消除地方汙名。市府環保局回應,目前裸露量的清理量已經超過8成,會向環境部提計畫爭取明年撥覆土經費,包括綠美化讓掩埋場等。桃園市長張善政裁示,借重內湖垃圾山經驗,桃園的掩埋場穩定的部分不去擾動,其餘除了覆土和綠化外,也將規畫生態教育園區,讓環境要變得比以前好。
基隆協和電廠確認有土地汙染!基隆市政府6月進廠查證,確認土壤超過管制標準,近日已公告45公頃的協和電廠作業區為汙染控制場址,後續還要由台電進行調查、提出計畫,汙染改善完成後,土地才可以開發,至於台電明知土壤汙染,卻提供不實資訊部分涉違環評法則由司法機關釐清。
協和電廠確認有土地汙染!協和發電廠經過基隆市政府6月進廠查證,確認土壤有超過管制標準情形,其中總石油碳氫化合物(TPH)更是超標42倍,基隆市政府28日已公告45公頃的協和電廠作業區為汙染控制場址,後續還要由台電進行調查、提出計畫,汙染改善完成後,土地才可以開發,預估至少要花3年至5年才能完成整治,至於台電明知土壤汙染,卻提供不實資訊部分涉違環評法則由司法機關釐清。
台電協和電廠今年遭爆廠內有嚴重的土壤汙染超標,恐影響基隆市環境及市民健康。環團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28日上午赴基隆市政府前,要求市府應依《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法》規定,公告汙染場址。市府表示,已於28日完成公告後續將要求協和電廠提出汙染改善計畫。
苗栗縣農村地區廢農藥容器回收出新招,苗栗縣政府環保局今年舉辦4場「廢農藥容器回收兌換宣導活動」,以日常用品換取廢棄農藥容器,鼓勵農友妥善清洗、分類與回收。今年活動累計回收量達2,201個,透過實物兌換方式,不僅降低環境汙染風險也希望養成農友長期回收的習慣。
基隆協和燃油發電廠通過環評將轉型「燃氣發電廠」,但環評前卻遭環團揭露有土壤汙染,環團11日召開記者會再揭露,台電自主調查曾發生土壤汙染超標的139點位,竟發現「新增11處汙染超標點位」,呼籲環境部、基隆市政府應立即公告「土壤管制區」。基隆市環保局強調,依《土汙法》規定公告協和發電廠為汙染控制場址,並要求協和電廠提出汙染控制計畫。
有些國家在烹飪時,仍使用木柴、木炭、煤炭等汙染性燃料,這些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對環境及人體健康造成多方危害,因此,瑞士洛桑藝術設計學院設計一款「綠氫動力行動爐具」,於非洲喀麥隆實地實驗,解決全球 26 億人依賴有害烹飪方式的問題。
台南市北區西門路一處加油站,2003年時因地下儲油設備洩漏,汙染土壤與地下水,被列為污染整治場址,歷經18年的改善努力,汙染物濃度經驗證已全數符合標準,環境部於2025年7月1日公告解列。台南市環保局表示,汙染整治正式劃下句點,民眾可安心,市府會持續督導業者落實監測與管理,守護民眾健康與生活環境。
環境部公告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通過環評,雖引發環保團體不滿阻擋,但台電收件後,已如火如荼進行工程規畫。第四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簡稱四接)今年可望先進行防波堤等招標,電廠部分則最晚在2027年動工,以趕上2032年完工發電。
環團控訴環境部搶先基隆市政府公布協和電廠土壤汙染調查結果,即公告四接環評定稿本並同意台電動工。基市府26日表示,基市環保局會同環境部展開查證作業,預計7月上旬公告檢測結果,若結果超過汙染管制標準,將公告為土壤汙染控制場址,依法最高可處50萬元罰鍰。國民黨議員質疑賴政府搶先動作,是怕調查結果讓環評生變;在地里長擔憂,在背後有強大力量推動下,即使檢測結果出爐也令人相當存疑。
夏季進入用電高峰,全台電廠加強發電應急,各地仍頻傳跳電,民進黨政府力推煤轉氣的能源轉型也不得不加快腳步,環境部24日公告基隆市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環評通過的審查結論,並函文同意台電動工,就引發環保團體強烈不滿,26日痛批,環境部不顧協和電廠土汙調查結果出爐前夕,「非法掩護」台電,環境部長彭啓明不配當首長,要求為此下台謝罪,也準備提出訴願進行救濟。
儘管協和電廠遭爆土壤污染問題,仍在今年2月通過環評大會審查,環境部並於本月24日公告通過審查的環評結論,環團今天舉辦記者會指出,環境部刻意忽略電廠土污問題,護航四接通過審查,現還搶在基隆市政府土壤採樣調查結果出爐前,公告審查結果並函文同意台電動工,痛批環境部長彭啟明不配當首長,喊話下台謝罪,並預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訴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