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地球科學的搜尋結果,共186筆
為振興國旅,政府砸百億推「北回南灣」計畫,要重塑台灣觀光價值。交通部6日表示,將斥資逾100億元,以北回歸線、微笑南灣兩條主軸,設計十大旅遊亮點帶動大南方觀光,預計創造1,226億元價值,爭取來台觀光人數未來能超過今年約850萬人的規模。
竹林中學學子在全國性競賽中表現亮眼。連續三年在全國高中英文作文比賽獲得優勝、佳作;今年更有7名同學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新北區複賽中獲得佳作,高三曹群峰更在地球科學領域進入全國賽。竹林中學近年於全國各類競賽屢創佳績,無論在語文培植或科學養成領域上,皆展現深厚實力與追求卓越的學習精神,充分體現學校全人教育的成果與辦學願景。
印尼班達海(Banda Sea)週二(28日)於台灣時間晚間10時40分發生規模為6.6地震。根據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資料,震源深度約137公里,數屬於中層地震,印尼氣象氣候暨地球物理局(BMKG)表示,本次地震不會引發海嘯。另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監測,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說石話-石頭的身世與故事」特展於10月20日隆重登場,展覽以「石頭是什麼」為主題,集結來自國內外逾120件珍貴礦石,首度跨國合作,邀請日本及多家國內博物館參與,探索礦石與人類文化、歷史的深層連結。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計畫建置國內首座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先導教學示範場,將向桃園市政府申請使用桃園環保科技園區永續資源館旁約2公頃空地,進行二氧化碳引至地表下1200公尺頁岩層永久封存,及三接天然氣轉換過程產生冷能再利用。由於環境部預計明年公布碳封存管理專法,副市長蘇俊賓表示將依專法協助辦理。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卉瑄率領研究團隊發現,2024年4月3日規模7.3花蓮大地震前,深部斷層早在3年前即出現無震滑移的加速行為,顯示出潛在的地震前兆特徵。這項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全球暖化帶來的氣候變遷肆虐全球,全台第一份民間《氣候變遷與健康調適白皮書》出爐。過去22年,全台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就醫人數平均每年296萬人次,就診高峰落在6~8月。當氣溫升高至攝氏27度以上,特別接近31度時,全台各區的就診率皆上升,而二氧化氮(NO2)是提高急性心血管疾病發作風險的關鍵。建議年長高危險族群減少在車流多的時間外出。
台灣大學竹北分部於民國89年獲行政院核准成立,當時新竹縣政府撥移一塊位於竹北市約22公頃土地給台大,同年9月行政院准予有償撥用。國民黨立委林思銘14日在施政總質詢時指出,至今20幾年過去了,台大只蓋了一棟「碧禎館」,就一直讓校地荒蕪著,非常可惜。教育部長鄭英耀答詢時撂重話,若台大已無法積極協助新竹縣發展,建議新竹縣政府考慮把它收回。
台中一名學測74級分的學霸,因學習歷程檔案一句「最佳辯士」涉及不實,遭5所醫學系撤銷申請入學錄取資格,後來以分科測驗考回成大醫學系,昨(11)日他在臉書家教社團發文找工作,稱除了可以教功課、分享讀書方法外,還能依個人經歷,幫忙看備審資料會不會出事,確保學生做出能得到高分又安全無虞的「最合法學習歷程」資料,引起討論。
據觀察者網報導,10月6日,在中華民族傳統佳節中秋節之際,大陸國家航天局和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發佈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樣品研究最新成果。中國科學家首次基於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樣品研究發現,月球背面月幔相比月球正面更「冷」,這一發現進一步深化了人類對月球「二分性」現象的認識,為月球正面與月球背面的月幔溫度差異提供了岩石學與地球化學等科學依據,為月球演化和「二分性」特徵研究提供了關鍵科學數據。
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21日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高空探究活動。該校 FRC 6998 機器人團隊學生自主研發立方衛星,並在成功大學夏漢民太空科技發展中心協助下,搭乘探空氣球升空至30公里高空,正式展開科學研究任務,象徵南科實中學生在太空科技探索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稱,週六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海岸附近發生規模7.1地震。GFZ稱,地震深度為10公里。央視報導,地震發生於上午10時37分,規模7.3。震源深度20公里。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指出,這起地震模規7.4,深度39.5公里。太平洋海嘯警報系統表示,這起地震可能引發海嘯威脅。
台灣電力公司114學年度獎學金徵選資訊出爐,今年申請期間自9月1日起至19日為止,不只應屆畢業生能夠畢業即就業,更提前對大三生及碩士生招手,就學期間最高可領到40萬元的獎學金。
27日晚間9:11,宜蘭近海發生規模6.0地震,導致整個北部天搖地動,罕見的震央也引起網友議論。有網友發現,明明龜山島離震央最近,但震度卻只有一級,好奇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此專家表示,有3個可能的原因。
台灣之光!教育部16日傳來捷報,台灣學生代表團參加今年由大陸舉辦的第18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在34個國家、111名參賽學生中表現亮眼,共奪下3金1銀,並於國家團隊野外考察中再添1金1銀1銅,總成績排名世界第二。其中,就讀台北市私立薇閣高中的基隆學子何海銘,憑藉實力與努力,在個人賽中榮獲金牌、國家團隊野外考察競賽金牌。對於佳績,熱愛地球科學他表示,需要堅持的信念才能克服種種挑戰。
大陸導演方勵執導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運輸船載著1816名英軍戰俘遭美軍擊沉的故事,全片以訪問形式結合特效及口白呈現。為搶救歷史,方勵不惜燒光製作成本8000萬人民幣(約3.3億元),他表示:「我要把它做完,是對2071名遺屬家庭有所交代,不僅是1部電影,而是一個承諾跟心願。」
翻轉偏鄉學校資源有限、機會不多的刻板印象,桃園市觀音國中連續2年在中小學科學展覽表現亮眼,不僅在桃園市中小學科展中蟬聯冠軍,更連續2年代表桃園進軍全國科展,去年榮獲生活與應用科學第三名,今年則在地球科學科勇奪佳作,成為推動偏鄉教育向上發展的典範。
2025年第18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於山東濟寧舉行,台灣代表團於今(16)日傳來捷報,在34個國家地區、111名參賽學生中,共獲3金1銀及國家團隊野外考察1金1銀1銅佳績,國際排名第2名(以學生競賽總成績計算),個人賽事則斬獲3面金牌,表現傑出亮眼。
路透社報導,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周五(15日)發訊表示,俄羅斯遠東地區堪察加半島東南部發生規模5.7地震。俄媒報導地震規模為6.5。這起強震的震央在海岸附近水域,尚無海嘯警示訊息發布,初步暫無傷亡通報。
大學分發入學放榜,桃園市武陵高中學子表現亮眼,各升學管道有4人錄取台大醫學系,各醫學系及台清交成政391人。學生們各自挑戰自我,有人刪除影音、社群App,也有學生個人申請不理想,分科測驗取得滿意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