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城垣的搜尋結果,共37

  • 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考古新發現 史上最早闕門

    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考古新發現 史上最早闕門

    新華社報導,名列2023年度中國大陸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四角坪遺址,經過6年持續發掘,更新發現罕見的秦代闕門遺跡。考古工作者初步認定,這可能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闕門實例之一。

  • 台南「屭遊南門」互動式活動 手機解謎闖關趣味滿分

    台南「屭遊南門」互動式活動 手機解謎闖關趣味滿分

    台南市大南門城是全台唯一保有「甕城」外觀的古城門,深具府城文化底蘊,中西區公所24日將社造聯合成果展結合城垣文化體驗,在「甕城」內4處古蹟點設計4種趣味闖關關卡,舉辦「屭遊南門」互動式主題活動,民眾可藉由玩手機實境解謎遊戲,邊玩邊認識大南門。

  • 20米高榕樹恐毀恆春古城牆 樹根竄附、中腹土流失 文資局陷兩難

    20米高榕樹恐毀恆春古城牆 樹根竄附、中腹土流失 文資局陷兩難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進行恆春古城修復時發現,有一棵高達20多米的大榕樹,樹根竄附,致馬道路面開裂,且中腹土有流失情況,恐危及古城牆。文資局昨(14日)晚在恆春郡福德宮廣場舉行古蹟修復說明會,對於大榕樹是否保留,居民分成兩派意見。文資局表示,在蒐集居民意見後,將邀集樹木、景觀與建築結構專家研議因應方案。

  • 三星堆驚人發現!學者揭外來勢力入侵與葬俗消失之謎

    三星堆驚人發現!學者揭外來勢力入侵與葬俗消失之謎

    據觀察者網「風聞社區」報導,自1934年三星堆遺址首次考古發掘以來已有90個年頭,形形色色的三星堆器物不斷吸引著全球目光。然而在器物本身之外,對三星堆遺址本身的研究同樣備受關注。9月27日上午,2025三星堆論壇在四川德陽開幕。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學術院長孫華進行了題為《三星堆遺址的新認識》的報告,向大家解讀了三星堆城的形成過程,以及三星堆遺址兩次文化轉變背後的深層原因。

  • 復刻300年前閩南中秋博餅遊戲 台南「府城食府」免費玩

    復刻300年前閩南中秋博餅遊戲 台南「府城食府」免費玩

    中秋節不只團圓烤肉,大陸閩南地區300多年前在中秋節時一度盛行「擲骰子博月餅」遊戲,台灣自鄭成功軍隊時盛行,帶入金門、廈門一代,藉以撫慰軍隊思鄉情,這項博餅遊戲日漸失傳,台南市文化局25日邀集地方耆老,在老字號餐廳府城食府內復刻這項活動。業者未來將在餐廳包廂內推出,免費提供對應的獎品,成為餐後的體驗遊戲。

  • 每人2行字串起城市記憶 中西區打造巨型書《聽說 臺南》

    每人2行字串起城市記憶 中西區打造巨型書《聽說 臺南》

    臺南市中西區是府城舊城區,適逢府城城垣300年,地方打造1本長80公分、高110公分的20頁巨型空白書,開放市民每人書寫2、3行字,提供在臺南生活的短文故事,預計號召150人當「作者」,年底截稿出書《聽說 臺南》。

  • 教師節連假衝台南 旅遊攻略一次看

    教師節連假衝台南 旅遊攻略一次看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 恆春西門又遭卡門 擬禁四輪車

    恆春西門又遭卡門 擬禁四輪車

     屏東恆春今年建城150周年,15日上午西門卻傳出「卡門」事件,一輛小貨車欲穿過城門時,不料車身過高,刮撞到上方城牆。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表示,文化部文資局去年即多次與居民座談討論交通與古蹟維護改善措施,未來將禁止四輪車輛通過西門。

  • 恆春150年古城又現「卡門」 限高或徒步化討論再起

    恆春150年古城又現「卡門」 限高或徒步化討論再起

    屏東恆春今年建城150周年,今(15)天上午西門卻傳出「卡門」事件,一輛小貨車從西門底下穿過城門,結果車身過高刮撞到門洞上方城牆,張姓駕駛酒測為0,警方初步認定為疏忽釀禍。這件車禍也讓地方議論紛紛,有居民認為早該設置限高,也有人認為乾脆劃設徒步區或限制4輪以上車輛通過。

  • 中國考古最大謎團!12位西周天子墓至今無蹤 與2原因有關

    中國考古最大謎團!12位西周天子墓至今無蹤 與2原因有關

    西周自周武王滅商至周幽王亡國,共延續275年,歷經12位天子,然而與殷墟王陵、東周王陵不同,西周王陵至今未有一座被確認發現。根據《搜狐網》報導,近百年從洛陽到寶雞、從岐山到西安,考古人員掘地三尺卻仍一無所獲,西周12位天子陵墓的神秘失蹤 ,至今成為考古界最大的懸案。

  • 嘉南屋損未復原 災民憂「楊柳」襲

    嘉南屋損未復原 災民憂「楊柳」襲

     7月初丹娜絲颱風、西南氣流豪雨重創嘉南地區,台南、嘉義萬餘戶民宅屋頂被掀開,多數只以帆布覆蓋應急,台南57處古蹟、歷史建築仍待修復。面對楊柳颱風來勢洶洶,台南市政府文化局12日啟動古蹟、歷史建築巡檢防護,上周崩塌的國定古蹟「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南門段城垣也已緊急加固。

  • 台南古蹟挫咧等!「楊柳」將強襲 文化局緊急加固防護

    台南古蹟挫咧等!「楊柳」將強襲 文化局緊急加固防護

    7月丹娜絲颱風、西南氣流重創台南,57處古蹟、歷史建築傳出災情,尚未完成修復,眼看又有楊柳颱風強勢來襲,上周國定古蹟「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南門段城垣部分塌陷,擔心楊柳來襲加劇破壞,文化局針對南門段城垣採用太空包與CLSM(高流動性回填材料)疊砌2至3層加固崁腳應急,防止內部土層持續流失,希望所有古蹟、歷史建築挺過楊柳肆虐。

  • 台南府城南門段城垣 塌18公尺

    台南府城南門段城垣 塌18公尺

     台南日前罕見豪雨不歇,有237年歷史的國定古蹟「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南門段城垣禁不起長時間雨水沖刷,地基土石嚴重流失,6日傍晚驚傳約18公尺城牆已傾斜、塌陷深度1.5公尺,是城牆逾200年來首遇天災,已緊急防護並圍起封鎖線。台南市文資處長陳思瑀8日表示,首要任務為穩定結構,初步先以5個鐵架緊急加固,避免繼續傾斜,再討論如何將城牆「扶正」,最快下周進場加固搶修。

  • 台南豪雨惹禍!237年歷史南門城垣段傾斜塌陷 緊急搶修

    台南豪雨惹禍!237年歷史南門城垣段傾斜塌陷 緊急搶修

    近期受西南氣流影響,台南持續降下豪雨,國定古蹟「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南門段城垣疑因受雨水滲蝕,結構受損發生傾斜塌陷;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獲報,會同專家學者現場會勘,初判塌陷主因是豪雨沖刷,造成地基下方土石流失,緊急雇工以5個鐵架包覆城牆,避免地基再淘空,預計最快下周進場修復。

  • 考古揭密》不只乾陵!「4倍大盛唐帝陵」疑也未被盜 關鍵證據曝光

    考古揭密》不只乾陵!「4倍大盛唐帝陵」疑也未被盜 關鍵證據曝光

    「唐十八陵」為關中地區18座唐朝皇帝的陵墓,根據史書紀載,除了唐高宗、武則天合葬的「乾陵」外,其他17座帝陵盡數遭盜掘。然而,根據考古調查結果,唐玄宗李隆基父親唐睿宗李旦(662~716年)的陵墓「橋陵」,很可能也和乾陵一樣未遭盜掘,這座帝陵面積巨大,光是「內城」的面積,就比乾陵大將近4倍。

  • 台南光環境改造 3古蹟亮起來

    台南光環境改造 3古蹟亮起來

     台南以古蹟、廟宇林立著稱、但多數場域入夜後燈光昏暗,讓人難以親近,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向文化部爭取6000萬元預算,預計明年底前完成11處光環境改造,首波完成3處近日亮相,包括原台南州會、原台南合同廳舍與原台南愛國婦人會館,感受古蹟愈夜愈美麗!

  • 台南慶建城門300年!發動「59圍城」 4000份餐點免費送

    台南慶建城門300年!發動「59圍城」 4000份餐點免費送

    台南市在1725年5月9日興建城垣,9日正好滿300年,台南市公私合辦「府城垣遊會」,在4大舊城門遺址發動「59圍城」活動,號召萬人,串聯59家店家提供4000份的餐點,台南市長黃偉哲選定大南門城的圍城活動,與大家一起牽手喊口號。

  • 5/9圍城 府城3000人響應

    5/9圍城 府城3000人響應

     府城建城300年系列活動重頭戲「五九圍城」9日登場,集結幼兒園到大學逾2000位學子響應「牽手圍城」,民間也有千人共襄盛舉;台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府城城垣300年」也同日登場,7場主題講座與3場走讀導覽均秒殺額滿。

  • 致敬府城300年學界打造藝術竹城

    致敬府城300年學界打造藝術竹城

     今年為府城建城300年,台灣府城隍廟5月3日舉辦「府城隍巡城祭」,全台12家城隍廟上百陣頭巡禮4大城門,祈求風調雨順也期許更多人認識城門歷史;成功大學師生於小東門城垣遺址旁打造藝術竹城,呼應第1、2代城由木構、刺竹構築,宗教、學界以不同方式向歷史致敬。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