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基隆廠的搜尋結果,共42筆
台船(2208)高雄廠11月1日舉行嘉義級巡防艦第四艘台北艦成軍暨高緯度遠洋巡護船第一艘「西拉雅」(SIRAYA)號命名下水聯合典禮,海巡署「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自民國107年正式啟動,台船總計承攬100噸巡防救難艇15艘(已全數交付)、1000噸巡防艦6艘建造案(已交付4艘)、4000噸級巡防艦4艘統包採購案(已交付4艘,包含台北艦),以及高緯度遠洋巡護船統包案6艘(包含西拉雅號)。
台船(2208)今(1)日舉行承造嘉義級巡防艦第四艘「台北艦」成軍,以及高緯度遠洋巡護船首艘「西拉雅號」下水聯合典禮,由總統賴清德主持,台北艦在交艦後,將配置於「中部地區機動海巡隊」提供巡護。
日前台北市因為爭取輝達設廠,引發諸多爭議,基隆市多位議員認為,AI產業是未來發展趨勢,市府若希望發展AI產業,就應正視電力需求,更應該在協和電廠轉型的議題上,重新評估立場。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市府會綜合考量,且市民安全為最重要的考量。
全球類比IC大廠德州儀器(TI)第三季財報出爐,營收和獲利略優於市場預期,但第四季財測遜於市場預測。TI認為,庫存調整已結束,全球半導體景氣溫和復甦,其中資料中心是成長最快市場。
HVDC電力架構革命,功率元件迎來規格升級,相關業者透露,高壓/高功率IGBT和閘流體(thyristor)是所需的眾多新元件之一。德微(3675)自去年開始積極布局閘流體,相較IGBT成本更具競爭優勢,另外,Low VF(低正向壓降二極體)產品陸續導入AI伺服器用的PSU及相關邊緣運算產品,帶動產品價值提升。
依內政部統計,基隆市錄案列管的威權象徵共有11件,截至今年8月底,列管11件之中,已有10件完成處置,迄今只剩下台船基隆廠內一座蔣公銅像還留存。台船基隆廠表示,這座銅像已經在廠區矗立46年,目前並沒有移置銅像的計畫。
台船(2208)新任董事長陳政宏今(17)日主持首場媒體座談會,陳政宏強調,這一年來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變化迅速,帶動軍事需求,台船將加速、加深、加寬調整策略因應,加速智慧製造,打造非紅供應鏈,掌握軍艦(潛艦後續艦、無人船等)、商船(含修船)兩大主線訂單,也要爭取海軍180億元1,320艘無人艇大單。
台船(2208)董事長陳政宏表示,台船持續多角化布局,但還是會集中在擅長造船本業(商船、軍艦),目前也持續導入智慧船廠,提升生產效率也因應少子化衝擊。總經理蔡坤宗表示,台船在手訂單2000億元,訂單能見度到2030年第二季,目標明年轉為獲利。
無人船概念股台船(2208)今(8)日自結2025年8月財報,8月營收13.51億元,月增8.86%、年增10.63%,營業虧損1.08億元,受惠於美元匯益回沖,在手公務船、商船業務工程按計畫進度認列營收,合併稅前盈餘0.83億元,連續兩個月轉盈。
即將於今年9月行駛基隆到石垣島航線的渡輪八重山丸,9日上午8時左右開進基隆港嘴,這艘船將在台船基隆廠進行為期1個月的船身塗裝改變及相關整備。
預計將於今年9月開航基隆到日本石垣島航線的八重山丸渡輪,將於9日上午首航基隆港,目前這艘船正在東海上,以6節的航速往基隆港前進。若一切順利,可望於9日清晨抵達基隆港。
新台幣升值,水泥廠活化手中土地資產,挹注營運收益、潛在獲利大增,台泥(1101)竹東廠土地公開標售、基隆廠進入實質開發程序。環泥(1104)則啟動高雄路竹廠的都市計畫變更,將會朝科技園區開發。信大水泥(1109)也在進行關西土地194公頃開發評估多角化經營或出售可能。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廠今天(19日)上午11時30分發生工安意外,有一名56歲孫姓工人在維修貨輪時,疑似不慎摔落約5公尺高的船艙,現場人員趕緊通報119搶救,但孫男已無呼吸心跳,送醫急救後仍在下午1時許宣告不治,詳細事故原因,仍有待後續調查釐清。
台船(2208)董事長黃正弘今天指出,目前台船在手訂單880億元,若加入萬海訂單,將達1400億元,今年虧損有望持續收斂,商船挹注下,2026年力拚轉盈。
具第二海軍轉換功能的海巡署新造1000噸級巡防艦連江艦,5日在澎湖馬公商港 6 號碼頭舉行進駐及首航典禮,隨後執行成軍後首航勤務,正式加入澎湖地區海域執法能量。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6日在台船基隆廠舉行1000噸級巡防艦「連江艦」交船;「花蓮艦」命名下水典禮,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表示,國艦國造計畫帶動造船產業鏈,創造8000個就業機會以及1000億元以上產值。海委會也宣布,以海巡署專線電話「118」定11月8日為海巡節,並向海巡同仁表達最高的敬意與感謝。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6日在台船基隆廠舉行1000噸級海巡巡防艦連江艦及花蓮艦命名下水典禮,邀請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等人參與。鄭麗君表示,國艦國造計畫帶動造船產業鏈,創造8千個就業機會及1000億元以上的產值。
美國大選川普聲勢強,預期對中國大陸產品將課徵更高關稅,台廠功率半導體業者迎未來轉單。IDM大廠德微(3675)董事長張恩傑即透露,確實感受歐美業者詢問是否有台灣產能支援;霍爾(Hall)IC大廠久昌科技(6720)董事長葉錦祥也表示,相對國際大廠台灣具備價格優勢,現階段與美國品牌大廠合作打造電競鍵盤,未來將受惠轉單商機。
德微(3675)IDM轉型之路攻頂,第三季毛利率衝上42%,一條龍整合效益顯現,董事長張恩傑指出,大環境壓力持續,尤其在消費電子、車用仍有庫存,成長亦達高原期;他表示,德微將擁抱AI,從邊緣裝置下手。逐步出貨包括ESD(靜電保護元件)及TVS二極體,併入喜可士、達爾基隆廠後,擴展下游客戶廣度及製造精度,更有能力打國際盃,瞄準業界龍頭TI(德州儀器)、ST(義法半導體)。
台灣最大造船廠台船29日臨時董事會通過重大人事案,總經理由原副總經理蔡坤宗升任,遺缺由執行長余茂華接任,即日起生效。值台船董事長黃正弘新官上任滿兩個月,他期許,新高階營運團隊到位後,以全新概念調整集團財務體質,率領基隆廠、高雄廠全體同仁打拚,邁向健康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