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境外個案的搜尋結果,共20筆
桃園登革熱群聚擴大!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5例本土病例,其中4例為桃園市桃園區群聚個案,另1例為居住宜蘭縣羅東鎮40多歲男性;今年累計17例本土病例,分別為桃園市(桃園區)4例、宜蘭縣(羅東鎮)1例、高雄市12例。另外,上周也新增7例境外個案,今年累計181例境外移入病例,為近6年同期次高。
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今年本土首起登革熱群聚個案,高雄市鼓山區一家3口加上鄰居共4人,同時均感染登革病毒第二型,為社區群聚事件。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是有史以來最晚發生登革熱的一年,但她強調,「晚發生不代表比較不嚴重」,尤其現在正是登革熱流行季,全國各地高溫、降雨都還在持續呼籲民眾落實環境整頓與清除。減少登革熱疫情發生。
本土麻疹疫情不斷升溫,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4例麻疹個案,其中2例本土個案,均為北部未滿1歲男嬰,為先前越南境外移入個案的診所接觸者,另2例境外個案也都有越南旅遊史,去過富國島等。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今年累計本土10例、境外移入16例,均來自越南,雙雙創下6年同期新高。
本土麻疹疫情不斷升溫,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4例麻疹個案,其中2例本土個案,均為北部未滿1歲男嬰,為先前越南境外移入個案的診所接觸者,另2例境外個案,則都有越南旅遊史,分別去過金甌省、富國島。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今年累計本土10例、境外移入16例(均來自越南),均為6年同期新高。
疫後境外旅遊夯,連冷門景點也深受歡迎,使得台灣麻疹、瘧疾確診數都分別寫下最新紀錄。疾管署8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3例麻疹病例,今年累計22例,創6年來最高,且境外個案全數來自越南感染。另外,台中市1名60多歲男性參加中西非旅行團1個月,返國確診惡性瘧疾,至今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瘧疾境外個案今年累計7例,也創19年來新高。
越南麻疹疫情越演越烈,嚴重影響我國。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個案,桃園市20多歲男性發燒喉嚨痛,就醫通報確診,感染源不明。2境外個案均自越南感染。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國內累計22例,創6年來最高,其中境外14例全數來自越南感染,越南今年三個月來已超過4千例,5例死亡,美國加拿大也超過600例,提醒民眾避免帶未接種MMR疫苗幼兒前往流行區。
台中市衛生局20日在北屯區松竹國小舉辦首場校園洗手宣導活動,衛生局長曾梓展指出,依疾管署監測顯示,2025年腸病毒疫情比2024年趨緩,但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值得注意的是麻疹、登革熱疫情,尤其美國爆發麻疹疫情,台灣迄今全國已有6例本土、10例境外個案,另登革熱也有39例境外移入個案。
台中市衛生局今(20日)在北屯區松竹國小舉辦首場校園洗手宣導活動,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指出,依疾管署監測顯示,今年(2025)腸病毒疫情比去年(2024)趨緩,但不能掉以輕心;值得注意的是麻疹、登革熱疫情,尤其美國爆發麻疹疫情,台灣迄今全國已有6例本土、10例境外個案;登革熱也有39例境外移入個案。
麻疹疫情狂燒,某醫院群聚案不斷擴大,還有境外個案搭高鐵趴趴走,讓民眾繃緊神經,全台各地診所接到不斷接到詢問有沒有麻疹疫苗可打的電話,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建議疾管署釋出公費麻疹疫苗,提供給25~50歲民眾,排出優先次序,讓醫療人員、航空機組人員等高風險對象優先接種,並同時向廠商採購。
今年首波大陸冷氣團報到,儘管氣溫轉涼,但登革熱威脅不減!台南今天宣布新增1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大內區1名40多歲男性本月初赴印尼結婚,返台出現發燒、關節痛等症狀,醫院快篩檢驗陽性但PCR陰性,二次採檢於26日確診,成台南登革熱境外移入第23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29日指出,2023年全球結核病新增病例達到歷史新高820萬例,較2022年的750萬成長顯著。結核病取代新冠病毒,再度成為全球頭號傳染病殺手,一年內死亡人數幾乎達到愛滋病的兩倍之多。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分析,新冠期間因為封城措施,導致追蹤病患沒有辦法獲得妥善的治療和追蹤,也無法支持結核病的篩檢,是全球失控原因,所幸台未出現這個問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報告,結核病在2023年取代COVID-19成為傳染性疾病相關死亡案例中的首要原因。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分析,可能與新冠疫情期間國際封城,造成衛生體系崩壞,導致追蹤病人無法獲得治療、篩檢率大幅下降,才導致全球失控。不過台灣疫情期間,未曾經歷此特殊現象,仍會持續擴大找出潛伏感染者,目標讓我國結核病發生率,由2005年的每十萬人口73人逐年下降至2023年的每十萬人口28人。
凱米颱風造成南部嚴重淹水,加上今年登革熱境外移入個案已累計155例,創5年來最高。專家指出,境外個案越多,流行規模就會越大,憂心南、高、屏疫情再起,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星星之火足以燎原」,30日緊急發出醫界通函,提醒醫師接下來1周是關鍵期,針對發燒民眾應主動詢問接觸史或受災情形。
這次凱米颱風造成南部嚴重淹水,今年登革熱境外移入個案150例創新高,專家憂心,每年境外個案越多,流行規模就會越大,恐引發南高屏登革熱疫情再起。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今天親自主持記者會,宣布今天早上已全面發出醫界通函,提醒醫師針對發燒民眾主動詢問接觸史或受災情形,中南部一旦有疫情風險,也不排除請羅一鈞再度南下坐鎮。
去年登革熱重創南台灣,感染人數超越2.4萬人,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南下進駐超過2個月,直到冬天才趨緩。上周凱米颱風造成高屏兩地嚴重淹水,疾管署呼籲,風災後一周應徹底清除天溝、屋後溝「兩溝」積水,避免登革熱疫情再起。
新冠肺炎疫情再起,根據疾管署統計,上周新增623例本土新冠重症個案、38例死亡個案。近4周的新冠感染以JN.1變異株為主,本土、境外個案皆占6成,而KP.2、KP.3有緩步上升趨勢,在本土個案的占比已逾2成。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重大傷亡讓人心有餘悸,如今疫情捲土重來,政府不能輕忽。
新冠疫情進入流行期,確診者相較於前一周幾乎翻倍,其中2例重症個案,分別才出生3個月、8個月,都在發病後1至2天快速演變成肺炎,一度住進加護病房。專家觀察,近兩周醫院急性病房裡,近半數都是新冠感染者,以當前趨勢而言,7月就可能到達高峰,呼籲民眾盡速接種疫苗。
新冠疫情升溫,根據疾管署監測,近四周以JN.1變異株為主,本土和境外個案皆占6成左右,而KP.2、KP.3也有緩步上升趨勢,本土占比超過2成,另外也監測到XDV.1變異株,占比達1成。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目前並未發現新興變異株會導致疾病嚴重度增加,目前的XBB疫苗仍有6到8成的預防重症效果。
台灣出現首起M痘(猴痘)境外移入個案!不過,疾管署表示,國內M痘至今已經逾三個月無本土病例,已達世衛疫情消除條件,成為亞洲首例,最後一例本土為去年11月13日確診。但近期出現一起中國大陸入境個案,為20多歲本國籍男性、未接種疫苗,2月初身體出現潰瘍水泡後就醫通報確診。
新冠變異株JN.1近來在全球各國蔓延,至少40個國家地區檢出,台灣也有零星病例。疾管署今天公布,上周本土COVID-19本土中重症病例比前一周232例新增至258,死亡持平,其中病毒株檢出JN.1佔比上升至3%,境外個案更是明顯增加至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