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壟斷行的搜尋結果,共49筆
大陸山東1名6歲女童在舞蹈課「下腰」時受傷致癱瘓,父親控告中國舞蹈家協會未監管考級與師資。事件發生於2020年,法院判舞校賠償人民幣147萬元(約新台幣633萬元),但部分未支付。女童父親近日再指控,舞校使用「中國舞協教師證」誤導家長,追究舞協壟斷與監督不力,目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立案。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價在15日暴漲超過4%,收盤市值達到3.05兆美元,正式加入全球市值「3兆俱樂部」,成為繼蘋果、微軟與輝達之後,美股第4家突破此門檻的科技巨擘,穩居「美股四大天王」行列。
日前台北8名大學生前往小琉球旅遊,途中卻因行車糾紛,遭潛水業者老闆、綽號「田老大」的田加在動用私刑,烙人圍堵打巴掌、逼下跪,影片流出引發軒然大波,事後田老大認錯並宣布歇業,但有內行人表示別被騙了,指出退休是假的,實則只是換個人頭掛而已。
民眾黨主推的重啟核三公投將於23日投票,中選會辦理5場意見發表會,13日由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擔任正方代表,對上20歲的反方代表吳亞昕。吳亞昕曾自述6歲參加反核大遊行,加上在發表會中以世代立場、黃國昌立場轉變進行攻防,被外界塑造「台版環保少女」。
全球首富馬斯克指控蘋果的App Store,在AI聊天機器人應用程式上排名只有利OpenAI而存在壟斷,同時他創辦AI新創公司xAI的Grok,和所擁有的社交媒體X,均未被蘋果納入「必備應用程式」(Must Have)分類,揚言對蘋果提告。
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5日發布《關於聯合抵制內卷式競爭 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的倡議書》。
大陸市場監管總局「市說新語」微信公眾號13日消息,近日據中國大陸市場監管總局指定管轄,天津市市場監管委依法對自然人郭某組織津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仙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聯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國康瑞金製藥有限公司達成並實施價格壟斷協議作出行政處罰,罰沒款合計3.62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15.204億元),並對達成壟斷協定負有個人責任的人員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巴克萊分析師出具報告指出,如果美國地方法院法官Amit Mehta下令谷歌(Google)出售Chrome瀏覽器,其母公司Alphabet股價恐將下挫15%~25%。
蘋果服務部高級副總裁Eddy Cue坦言,伴隨人工智慧(AI)的快速崛起,iPhone 恐怕會步上當年iPod的後塵,在未來10年內,不再是人們所需要的產品。
太陽花學運期間,民進黨與「覺醒青年」們高舉「監督政府、捍衛民主」大旗霸占立法院,堅稱面對黑箱服貿,人民有權抗爭,豈料物換星移,綠營從抗爭者變成操控國家機器的執政者,漠視國會多數民意,發動大罷免,還透過司法全面掃蕩在野黨,426凱道盛況顯示人民開始思考,從反服貿到戰獨裁,誰才是踐踏民主?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2025年起全面生效,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零關稅來台,但網友質疑價格未調降,向公平會檢舉聯合哄抬價格行為。無論朝野立委,均對此議題表達高度關切,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提及,公平會應即刻介入調查;民進黨立委許智傑也說,希望消保處、公平會與業者溝通,提供民眾多元、平價的乳品選擇。
美國時間4月21日,美國聯邦法院在華盛頓特區舉行針對谷歌反壟斷案的聽證會,聚焦司法部提出的補救方案,將谷歌Chrome瀏覽器與安卓操作系統拆分,試圖削弱其在搜尋市場的壟斷地位。谷歌則強烈反對,認為該措施將削弱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對中國的競爭力,並損害國家安全與科技創新。
李嘉誠、李澤鉅家族之長和原訂於4月2日或之前,向貝萊德-TiL財團簽署出售包括巴拿馬港口在內的最終文件。正當市場猜測長和會否簽約之際,首次有國家機構就交易正式出手。大陸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市監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回覆港媒表示,注意到此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的港口經營權售予美企事件持續「炎上」。繼港媒連日多篇批評文章被中共港澳辦快速轉載外,香港特首李家超18日表示,任何交易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但未鬆口是否動用《香港國安法》審查。此時傳出,北京高層已指示大陸監管單位介入審查,甚至另有中資與長和積極洽談中。
美國司法部近日撤回一項提議,不再強迫谷歌出售其在人工智慧(AI)新創企業的投資部位,但仍要求該網搜巨擘分拆並賣掉Chrome瀏覽器事業及採取其他措施,以解決谷歌在搜尋引擎市場的壟斷問題。
美國密蘇里州聯邦法官7日裁決,中國大陸政府要為隱匿新冠肺炎疫情、囤積醫療防護設備負責,對北京宣判240億美元(約新台幣7882億元)罰金,密蘇里州官員誓言,要透過扣押中國資產來執行法官裁決。
大陸全國「兩會」(全國人大會議、全國政協會議)陸續登場,值此外部局勢複雜之際,大陸極力穩住陣腳,讓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的節奏,特別是在兩會登場前,大陸領導人與民營企業家座談,表態力挺民營經濟,對於振興整體經濟具關鍵作用。如何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無疑是本屆「兩會」最重要議題。
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晨穎5日在中共《人民日報》用戶端撰文指出,中國大陸市場監管總局網站2月4日公布消息,美國谷歌公司因涉嫌違反大陸《反壟斷法》,被市場監管總局依法立案調查。這是依法對跨國公司壟斷行為監管, 有利於維護國際市場公平競爭,促進產業創新發展。
1月27日,輝達(NVIDIA)股價單日暴跌17%,引發市場廣泛關注。這一事件再次凸顯了科技行業的波動性,以及巨頭企業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與此同時,中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深度求索」(DeepSeek)的崛起及其與 OpenAI 的競爭,也讓人們重新審視科技巨頭壟斷對市場競爭和創新的影響。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主席莉娜.汗(Lina Khan)長期以來強調,科技巨頭的壟斷行為不僅損害市場競爭,還會扼殺創新。
大陸最高人民法院於1月6日舉行2025年首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高質量審判服務保障科技創新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涵蓋刑事、民事、行政三大審判領域,從總體要求到司法保護體系建設共提出25條、98項具體舉措,助力構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