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外交部次長的搜尋結果,共225筆
壹、論壇緣起 隨著全球化與科技快速發展,跨境犯罪型態愈加多元且複雜,對個人安全與國家法治秩序造成嚴重威脅。鑑於打擊跨境犯罪須仰賴各國通力合作,我國自2018年9月起首度舉辦「國際警察合作論壇-打擊跨境電信詐欺犯罪研討會」,獲得熱烈迴響。此後每年持續舉辦,以當年度最嚴峻的犯罪挑戰為主題,邀集國內外執法官員與專家學者齊聚交流,分享偵查經驗並研議防制對策,逐步建立穩固的國際警政合作平臺。今年為第七屆論壇,以「打擊跨境犯罪」為主題,聚焦電信詐欺、人口販運、洗錢、毒品及網路犯罪等議題,深入探討新興犯罪趨勢與科技偵查策略,加強跨境執法合作與交流,展現我國在防制跨國犯罪及促進國際合作的決心與行動力。
副總統蕭美琴今(28)日下午出席「2025福爾摩沙俱樂部(Formosa Club)台北年會國際記者會」強調,台灣將持續扮演國際社會中積極且負責任的一員,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夥伴關係,期盼持續就海底電纜、國防安全與社會韌性建構等相互交流與分享,攜手合作共享更美好未來。
總統賴清德27日晚間出席「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晚宴,感謝其長期關切海台和平對區域及全球和平繁榮的重要性。他並表示,台灣、美國及以色列雖然地理位置相距遙遠,但都站在面對威權主義的第一線,保衛最基本的文明與價值。台灣也將提高國防投資,提升自我防衛能力,並期盼發揮半導體重鎮優勢,結合美國、以色列研發資源,深化經貿合作,為區域帶來和平、穩定與繁榮。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於30日在韓國會談,預計將談到台灣議題。藍委羅明才28日以烏克蘭為例,擔憂台灣會不會在「川習會」中被賣掉?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台灣會被誰賣掉?」、「不要把台灣當作烏克蘭」。
美國智庫「國防重點」亞洲事務主任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23日在《時代》雜誌刊登的專欄文章,將賴清德總統視為「魯莽的領導人」。外交部次長吳志中28日在立法院受訪表示,投書人一向較為親中,對民主價值沒有那麼重視,在美國屬於孤立主義,並認為,「把一個投書當作一個重要報導,我想這應該是相當不恰當」。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四(16日)提前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還宣布兩人近期將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再晤討論烏克蘭戰爭問題。各界還在討論雙方為何選布達佩斯見面、普丁要怎麼繞過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領空入境匈牙利,川普21日突然宣布雙方不急著見面了,因為他不想浪費時間開沒有意義的會議。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旋即於23日宣布,俄方22日舉行戰略核武演習。
台灣近年積極尋求擴大全球貿易夥伴關係,但是成效相當有限,試圖與週邊國家簽定貿易平等協議,不是遭到拖延就是直接拒絕。顯示即使民進黨執政多年,面臨的外交困境仍然難以突破。
「程部長謙和溫厚,我們不捨他的離開,但他已走完一生,服侍了他的世代,願主榮耀他,」沈正牧師7日在外交部前部長程建人的告別式,證道如斯。程建人過去在外交部的長官、部屬、學生、親友,約500人齊聚一堂,為他送別。此去,外交典範又少一人。
巴拉圭眾議院議長拉多雷7日率團抵台參加雙十國慶大典,他下機時發表談話強調,巴拉圭堅定地與台灣站在一起,沒有人能打破這份情誼。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美國農業部貿易及對外農業事務次長林德柏格(Luke Lindberg)表示,臺灣業者規畫在未來4年採購1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除加速臺灣畜產業生產效率,也有助於提升臺灣糧食安全。林德柏格則表示,美國訪團帶著善意而來,決定進一步開放讓臺灣鳳梨能銷售至美國市場。希望在中秋佳節到來之際,為臺灣許多家庭帶來歡樂和富足。
投身外交工作近40年,完整的涉外經歷如同一本「外交實務教科書」,前外交部長程建人日前病逝,享壽86歲。程曾擔任駐美、駐歐代表、行政院新聞局長、外交部政務次長、外交部司長等職,與胡志強、李大維等人都是國民黨時期重點栽培的外交人才。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今(27日)傳出病逝消息,享夀86歲。程為著名外交政治人物,曾擔任駐美、駐歐代表、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外交部政務次長、外交部司長等職,與胡志強、李大維等人都是國民黨時期重點栽培的外交人才,完整的涉外經歷如同一本「外交實務教科書」。
副總統蕭美琴今(22)日下午接見加拿大國安事務訪問團,感謝加拿大長期支持臺海和平穩定,展現維護國際原則的立場。並表示,兩國在安全防衛及科技領域有許多潛在合作機會,期盼未來持續深化夥伴關係,共同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2025年世盟年會暨第66屆亞盟年會今在台北舉行,世亞盟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曾永權表示,非政府組織能由草根深處主動察覺衝突危機,向國際社會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及時防範區域性戰爭的參考,我應當將資源與關注提升至區域性戰爭發生前,同時團結國際多元視角的力量,倡導人權,提供人道援助,推展社區教育與發展。
政治大學今天正式成立「安倍晉三研究中心」,教育部部長鄭英耀期盼將安倍晉三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讓情誼在兩國青年世代中生根發芽;日本駐台代表片山和之也希望透過更多的交流計畫,進一步培養新世代的「知日派」;安倍遺孀安倍昭惠強調,安倍生前致力世界和平,她期盼自己未來也能在這條道路盡一份心力,持續推動日台關係。
政治大學今天舉行「安倍晉三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賴清德總統細數安倍對台灣和全世界的貢獻表示,我們面對中國武力擴張,今天沒有看到砲火,能夠享受寧靜和平,這要歸功於安倍晉三的高瞻遠矚。他要求政治大學對安倍晉三的研究不能夠落後日本,要把研究成果貢獻給台日兩國,也造福全世界。
隨著台積電與供應鏈大舉赴美設廠,德州與亞利桑那州的工業地產、商業地產與住宅市場需求全面升溫,美國西南部迎來新一波投資熱潮。同時,中美貿易關稅問題推動更多台廠考慮「在地化生產」,美國正成為台灣企業布局的第二成長基地。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隅修三,肯定隅修三以老子《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作為人生座右銘,並將以此精神帶領「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加深各領域的臺日友情。他提到,如果世界各國領導人也能秉持「上善若水」精神來處理和周邊國家的關係,相信世界和平自然水到渠成。
外交部長林佳龍出訪歐洲,首站前往捷克。歐洲議會議員柯安杰(Ondřej Kolář)13日在社群平台X發文,分享林佳龍與其父親、捷克總統外交政策顧問Petr Kolář會晤的照片,提到雙方就創新、AI、社會韌性與夥伴關係等議題進行交流。Petr Kolář 也表示,「台灣是我們的盟友,這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