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外商直接投資的搜尋結果,共91筆
2025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TAITRONICS)與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AIoT Taiwan)22日登場,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台灣今年GDP表現亮眼,其中AI是重要的驅動力,不僅AI產業及供應鏈持續被看好,AIoT產業更預計2032年產值翻4倍,達到1,500億美元,貿協將持續扮演平台,協助業者掌握商機。
中國外匯管理局近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國際收支報告,強調儘管面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外匯市場頂住壓力,表現較強的韌性與活力,國際收支維持基本平衡。展望下半年,預計經常帳戶繼續保持合理均衡水平,跨境雙向投融資有望穩中向好。
2025菲律賓台灣形象展疫後回歸,也是第三度於菲律賓舉辦台灣形象展,於9月17日起至19日假馬尼拉SMX展覽中心登場,參展規模邀集超過145家台灣企業,瞄準5大主軸,為綠色永續、農漁科技、智慧科技、大健康產業、智慧生活,今年本展特別凸顯台菲產業互補的優勢,隨著菲律賓內需市場持續成長與基礎建設加速推進,台灣企業以創新技術、優質服務正逐步深耕菲律賓市場。貿協預期展覽將吸引超過一萬名買主與觀眾造訪,並創造超過5270萬美元潛在商機。
據澎湃新聞報導,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深化跨境投融資外匯管理改革一攬子便利化政策。9月15日,大陸國家外匯局發佈消息稱,按照系統集成、穩妥有序的思路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充分調研瞭解銀行、企業、個人有關外商直接投資(FDI)、跨境融資、資本項目收入支付等外匯業務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深化跨境投融資外匯管理改革有關事宜的通知》(匯發〔2025〕43號,以下簡稱《通知》),不斷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助力吸引和利用外資,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今年中國企業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新簽訂的投資和建設合同總額創歷史新高。中國不斷拓展海外市場,並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這與華盛頓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美國川普政府正對其全球貿易夥伴徵收高額關稅。
美國首波對等關稅出爐,越南出口稅率敲定20%,低於先前盛傳的46%,為市場帶來正面驚喜。法人表示,稅率確定有助穩定投資情緒與出口動能,配合經濟強勁與產業升級,越南股市後市展望轉趨樂觀。
美國首波對等關稅正式公布,越南出口稅率確定為20%,遠低於市場先前盛傳的46%,為投資人帶來正面驚喜。法人表示,稅率塵埃落定,有助提振出口動能與市場信心,結合經濟表現強勁與產業升級趨勢,越南股市中長線展望愈趨樂觀。
新世紀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一個有別於「美國版」世界秩序之外的新版本即將出現。這個新版本的塑造力量主要是美國。美國對既有的國際秩序不滿意,也有力不從心之感,川普執政後以誇張的言行表現出來,企圖從國際關係、地緣政治及全球貿易生態各層面上翻轉既有秩序。
新世紀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一個有別於「美國版」世界秩序之外的新版本即將出現。這個新版本的塑造力量主要是美國。美國對既有的國際秩序不滿意,也有力不從心之感,川普執政後以誇張的言行表現出來,企圖從國際關係、地緣政治及全球貿易生態各層面上翻轉既有秩序。
川普宣布對全球的對等關稅進入90天的協商期以來,全球經貿進入到一個更為不確定的態勢。在中美將長期對抗的前提下,大陸當局一方面強調對美要堅持底線思維,一方面透過多元反制、擴大內需、產業升級、市場多元化等策略因應。值得注意的是,為促進市場多元化加速區域經濟整合的各種作為,會為全球經貿體系帶來怎樣的改變。
中國政府近年加強穩外資,包括擴大市場准入,以吸引外資前來投資。但中國歐盟商會最新調查顯示,多數歐企看壞中國市場前景,逾七成受訪者表示,在中國做生意更困難,僅12%對未來兩年在中國獲利持樂觀態度,創下歷史新低。與此同時,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這一周則密集會見來訪的美企高管,爭取美資進入中國市場。
5月12日美中完成階段性經貿談判,部分輿論認為中國展現強硬,迫使川普讓步,國內外媒體也多認為中國在這一輪談判中占得上風。
5月12日美中完成階段性經貿談判,部分輿論認為中國展現強硬,迫使川普讓步,國內外有些媒體也多認為中國在這一輪談判中占得上風。
印度、巴基斯坦爆發衝突,再推升全球軍備需求,相關國防軍工股上漲反映,統計今年以來至5月5日百億元級股票型ETF績效,全球防衛概念的元大航太防衛科技(00965)挺過川普關稅戰,至今仍維持雙位數漲幅表現稱霸,其他其他由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表現最抗跌、統一台灣動能高息(00939)次之,富邦越南(00885)則是少數入榜非高股息ETF。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將在5月10日率團訪美,與逾百位企業領袖及行政部門代表共同參加美國商務部於華府主辦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 Investment Summit)。行政院表示,龔明鑫代表團涵蓋5大信賴產業多個領域,充分彰顯台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實力,也盼此次進一步深化台美雙邊產業與科技合作。
在全球化尚未全面展開的1960年代,新加坡於1965年獨立之初,便果斷採取兩項與當時主流經濟思維背道而馳的策略,奠定其躋身亞洲四小龍、進而成為全球化成功典範的基礎。
新加坡大選結果4日凌晨出爐,由總理黃循財及其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勝選。外交部表示,未來盼持續深化台星合作。駐星代表童振源指出,新加坡政府過去在極不利條件下,從「不可行」變為「典範」,證明即使是資源匱乏的小國,只要政策清明、治理優良、與世界接軌,亦能躍升為世界經濟強國。
因3月28日緬甸地震而倒塌的泰國曼谷一幢在建大樓,被查出鋼筋材質問題,可能與大樓倒塌有關。泰國政府在本周六宣布逮捕一名張姓中國公民,他是承建這棟倒塌大樓公司的負責人,此外還有3名泰國人也因此案被逮捕。
美國祭出關稅大棒,大陸學者紛紛獻策,日前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專家提出短期目標GDP增長保5,中期實施「兩個30戰略」,即爭取到2030年對非美國家的關稅降到零,實現國內消費比當前增加30%,以填補美國保護主義帶來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