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外貿企業的搜尋結果,共129筆
美元偏弱整理、中國人民銀行引導升值,觸發人民幣走勢強勁,兌美元中間價28日續創逾一年高,在岸價盤中最高升至7.0982元,為2024年11月5日以來首次升破7.1元大關,創近一年新高。專家分析,短線人民幣將維持偏強格局。
10月13日,大陸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海關總署副署長王軍介紹2025年前三季進出口情況。據大陸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3.61兆元人民幣,同比4%。其中,出口19.95兆元,增長7.1%;進口13.66兆元,下降0.2%。9月當月,進出口4.04兆元,增長8%。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特點:
大陸國家稅務總局7月7日發佈公告,將「買單出口」納入規範監管,強化出口企業監管,且深圳市稅務局一次性公佈9起稽查案例。台灣會計師示警台商,買單出口的風險早已遠超其便利,除有違法問題外,更造成主動放棄退稅紅利、外匯資金流混亂、成本核算失真等3項侵蝕利潤隱憂。
大陸央視新聞客戶端 5 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7月31日強調,要加力提升宏觀政策效能。近期,大陸國務院多部門部署下半年工作。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進一步做強內循環、優化外循環、搞好雙循環,努力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和「十四五」規畫各項任務,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好基礎。
中國人民銀行1日召開2025年下半年工作會議,重申將繼續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信貸合理增長,確保社會融資規模與經濟增長和價格水準目標相匹配。
中國人民銀行1日召開2025年下半年工作會議,重申將繼續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信貸合理增長,確保社會融資規模與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目標相匹配。
據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戰略學者張競受訪時指出,新華社通稿篇幅較長,特別提到中共20屆四中將研究制訂「十五五規劃」,對於研究當前中國大陸經濟現況與前景來說,具有重大參考價值。
今天(7月18日)大陸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大陸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東協已經連續5年保持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今年上半年貿易額同比增長9.6%。2024年,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比重已經超過了50%。中國對美出口,占中國出口比重從2020年的17.4%下降到2024年的14.7%,上半年中國對美出口下降9.9%,但整體出口增長7.2%,「一增一降」。兩會期間王文濤曾說過,「西方不亮東方亮」,中國出口實現了多元化。
中新社報導,17日,4輛滿載電子元器件、跨境電商包裹的貨車經廈門海關監管放行後,以「跨境一鎖」快速通關模式駛往香港。自去年7月17日啟動以來,廈門海關累計監管「跨境一鎖」快速通關932車次、貨值104.9億元(人民幣,下同)近5000家外貿企業享受紅利。
大陸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14日出席國新辦記者會,說明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據統計上半年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計21.79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增長2.9%。其中出口13兆元,增長7.2%;進口8.79兆元,下降2.7%。
新華社報導,中國進出口銀行11日透露,今年上半年,該行投放對外貿易領域貸款超過61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2.44兆元),持續加大對外貿企業支持力度。
2025陸家嘴論壇18日在上海登場。為推進上海國際金融建設,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在會上宣布8項重磅金融改革開放政策,包括設立銀行間市場交易報告庫,數位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等。
2025陸家嘴論壇18日在上海登場。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今在會上宣布8項金融改革開放政策,包括設立銀行間市場交易報告庫,數位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等。
大陸官方正在全力拚經濟、穩就業之際,相關政策利多,包括支持就業、促進消費、擴大有效投資等方面在內的大部分政策舉措將在6月底前落地。其中,擴大投資方面,相關部門將力爭6月底前下達今年「兩重」建設和中央預算內投資全部專案清單,同時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決專案建設資本金不足。
大陸一年一度的「2025陸家嘴論壇」將於6月18日上海登場,官方不僅預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將出席開幕式,並「劇透」屆時將公布重大金融政策,引起高度關注。專家分析,為了因應市場波動,官方第二季可能會重啟抵押補充貸款(PSL)和中央財政貼息等政策工具。
在中美關稅戰的硝煙中,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以其堅定的立場與果斷的行動,成為國際經貿舞台上備受矚目的人物。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挑戰,王文濤帶領中國外貿企業應對複雜局面,展現出「奉陪到底」的強勢姿態。
據觀察者網報導,在川普的關稅高壓下,沃爾瑪等美國零售巨頭一度要求中方承擔關稅成本,在遭中方約談後,方才通知中國供應商恢復發貨,並同意美方承擔全部關稅成本。
據《解放日報》28日報導,上海到美國的貨櫃船再現「一艙難求」的「爆艙」盛況,訂單已排到6月份。面對美企「搶購潮」,上海的港口、貨代及外貿企業卻顯得從容冷靜,其底氣在於中國製造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力,讓上海企業選擇專心做好自己的事。
大陸國家統計局發布4月經濟數據。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主任石英華表示,從統計局數據看,4月經濟增長有品質,總體平穩。這段時間經濟增長受各方關注,特別是外部不確定性,面臨衝擊挑戰不斷加大。其中在實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積極應對,所以能夠看到整體經濟增長。
大陸央視23日報導,中國大陸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指出,今年1—4月大陸電子商務發揮內外貿一體化程度高、全球產供鏈布局能力強優勢,提升消費品質做強國內大循環,深化國際合作聯動外循環,建強電商產供鏈暢通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