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禮大同部落的搜尋結果,共12筆
0403花蓮大地震重創太魯閣國家公園,部分景點歷經1年多修復現已開放,包括大禮大同部落、天祥遊憩區、太魯閣台地及遊客中心、崇德遊憩區等。花蓮縣政府17日安排半天導覽行程協助導遊協會成員了解園內復原狀況,希望結合周邊新秀地區景點推廣觀光,帶領遊客看見太魯閣新面貌。
0403花蓮大地震重創太魯閣國家公園,部分景點歷經1年多的修復現已開放,包括通往大禮大同部落的得卡倫步道、蘇花路廊沿線的崇德遊憩區等。花蓮縣政府今天特別安排半天導覽行程,邀請導遊協會成員參加,藉此讓大家了解園區的復原狀況,再結合新秀地區的周邊景點推廣當地特色。
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大禮、大同部落聯外步道,去年遭0403花蓮大地震震垮,阻斷族人返家的路,經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攜手部落投入復建,克服地形、氣候與工程等挑戰,歷經1年完成修復沿線步道與林道,剩下行政程序需要辦理,太管處力拚6月底對外開放,讓遊客能在暑期見證部落的重生。
座落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大禮、大同部落聯外步道去年4月遭0403強震震垮,經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攜手部落族人展開修復,克服地形、氣候與工程等挑戰,歷經1年沿線的步道與林道已修復完成,剩下驗收等行政相關程序,太管處力拚6月底正式對外開放,讓遊客能在暑期上山見證部落重生的力量。
去年0403花蓮地震重創太魯閣國家公園,地處偏遠山區的大禮、大同部落對外聯繫步道嚴重坍方。內政部今天表示,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將部落道路修復列為震後首要任務,攜手部落族人克服地形、氣候與工程挑戰,歷經1年步道與林道日前陸續修復完成,族人終於可以重返家園,開啟震後生活。
登山人數隨山林開放後暴增,進而衍生許多亂象衝擊生態環境,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此舉辦Youth Camp活動,將「無痕山林(LNT)」7大原則深植青年學子心中,今年活動主題為「登山大神養成班」,時間在7月8日至11日,地點大禮大同部落,19日起開放報名,總名額25人。
0403地震發生滿1周年,國家公園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特別製作「走在回家的路上」紀錄片,收錄地震發生當下的景象,以及這1年來努力修復太魯閣受傷的土地與人心的故事,影片在明(3)日7時58分於You Tube太魯閣國家公園頻道首播,並將於太魯閣遊客中心每日定時播映,希望能撫慰受傷的土地與人心。
花蓮大地震讓許多人有家歸不得或受困山中,被譽為世外桃源的大禮、大同部落,因聯外道路遭崩塌土石壓毀淪為孤島,9名族人7日被空勤總隊直升機載送下山,眼見回家的路沒了,不少人感觸萬千;而雲林北港20多名退休老師赴花東旅遊卻遇上強震,前晚搭直升機下山,親友相見,除鬆了口氣也很感恩救難人員的救助。
0403花蓮大地震重創花蓮太魯閣,位在山區的大禮大同部落因下山步道被崩塌落石砸毀,淪為孤島,族人在缺水缺電情況下艱苦熬了4天,眼見物資快用罄時,終於見到曙光,今早全部被直昇機載下山,所幸全部安好。被救下來的70歲簡姓阿嬤驚魂未定的說,在家中避難期間餘震不斷,看到對面山上落石狂落,嚇得心臟都快要掉下來。
0403花蓮大地震重創太魯閣山區,被譽為世外桃源的大禮大同部落卻因通往山下的步道全遭崩塌土石壓毀,淪為孤島,居民在缺水缺電的情況下,艱苦的熬過4天,眼見物資快要用罄時,終於見到一絲曙光,今早全部搭乘直昇機下山,所幸全部安好。簡姓居民指出,這是他第一次看到家園受到這麼嚴重的衝擊,甚至難過的說「回家的路都沒了,重建家園遙遙無期」。
2、300年前,太魯閣族來到立霧溪流域定居,可在日據時代大部分已遷移他鄉,現在僅存大禮、大同部落仍有居民。步道入口處位於太魯閣遊客中心停車場公廁旁,經得卡倫步道沿路而上,到大禮步行單程約3小時,由大禮部落到大同部落,約2.5小時;登山步道大多穿行於林木蓊鬱的低海拔闊葉森林,恬靜、淳樸、自然、與世隔絕,部落附近則有當地居民所種植的桂竹林,還可見到種植蔬果的田園風情,沿途鳥鳴不絕,不時可遇見松鼠、臺灣獼猴等野生動物。
冬季是萬物休養生息的季節,但山林的呼吸依舊持續進行,靜靜地、悠長地繼續餵養著花蓮這塊土地,用芬多精迎接來訪的旅人。走入花蓮的山徑谷澗,你會驚嘆、敬服,不僅蟲鳴鳥叫,還有生生不息的各種植物,都在冬季裡展現強而有力的脈動,等著你一一前往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