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陸智慧型手機的搜尋結果,共75筆
研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發布的《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周度銷售追蹤》報告顯示,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今年第四季開局表現穩健,在10月前兩周整體銷售量年增11%;其中,蘋果銷售年增29%,為主要成長動能。
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激烈,本土手機大廠小米對標蘋果iPhone,推出小米17系列。「最強蘋果分析師」天風國際分析員郭明錤引述產業調查顯示,由於小米17標準版需求低於預期,再加上iPhone在陸銷量提振,小米17系列總出貨量將大減20%。
晶瑞光(6787)受惠NBPF Fitter、NBG接單旺,今年前八月營收首度突破億元大關,虧損可望大幅縮小。董事長鄒政興表示,結合可見光遠距鏡頭、彩色夜視鏡頭以及紅外熱成像到雷射模組的「三光模組」,拓展無人機和智慧監控市場,預期明年發酵,屆時有機會轉虧為盈。
全新(2455)自結2025年前7月每股盈餘為1.24元,受惠於微電子與光電子產品需求回升,全新表示,第3季營運可望遠優於第2季,下半年展望樂觀,會比上半年好,今天早盤股價開低。
大陸內需持續疲弱,拖累經濟表現,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表現,終止連六季增長,再度轉為萎縮,該季手機銷量年減4%,預期下半年大陸手機市場仍不樂觀。
根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研究顯示,今年第二季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銷售預計將較去年同期小幅成長,成長主力來自蘋果與華為,其中蘋果受益大陸政府補貼政策,加上促銷活動帶動,第二季在大陸銷量年增8%,為兩年來首次正成長。
蘋果的人工智慧(AI)服務Apple Intelligence自2024年10月推出以來,遲未正式進入大陸市場,拖累蘋果在陸銷量不振。蘋果今年2月宣布與大陸本土網科大廠阿里巴巴達成合作協議後,如今卻再傳卡關,在中美關係緊張的局勢下,蘋果AI登陸正面臨大陸監管部門的審批延遲。
儘管下半年變數不少,微電子及光電子需求可望回升,全新(2455)預期,第3季營運可望比第2季好,美系外資最新報告給予全新「觀望」評等,目標價102元,全新早盤股價走弱。
蘋果5月1日將公布上季業績,美股超級財報周進入高潮,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就算基本面充滿挑戰,但Apple Intelligence滲透率高於預期、用戶換機意願創高,以及對折疊iPhone興趣濃厚,三大利多支持對蘋果長線看好,惟電子產品關稅利空懸而未決,多空交戰下,台系供應鏈「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聯發科與輝達的合作已延伸至雲端AI ASIC領域,短期展望更是利多滿滿,包括第二季營收可望優於市場預期、奪TPU v8e訂單,加上將於5月到來的Computex展,均為短期催化劑(catalysts),廣發證券亦看好聯發科坐擁四大利多。二外資賦予的股價預期皆在1,800元以上。
砷化鎵晶圓代工龍頭穩懋(3105)14日舉辦法說會,展望今年首季營運,總經理陳國樺指出,受產業傳統淡季及廠區歲修影響,本季營收可能較前季下滑mid-single digit(4%~6%),毛利率則為high-teens(17%~19%)水準,然看好去年表現疲弱的(Cellular)PA及Wi-Fi PA需求可望小幅回溫。
第1季為傳統淡季,穩懋(3105)2025年第1季營收將較上季下滑,但穩懋預期,手機相關及WiFi有機會較上季小幅回升,產能利用率將與第4季相近,第1季說不定是全年最低的一季,資料中心相關的光電(Optics Electronics)元件,以及衛星通訊、軍工或商用雷達等應用產品,將會是穩懋在後5G時代Infra業務主要的成長動能。
聯發科(2454)公布1月營收,在旗艦晶片的強勁出貨帶動下,突破500億元大關,創下歷年1月新高,展現淡季不淡的強勁動能。此外,聯發科在法說會上對2025年釋出樂觀展望,並重申AI加速器市場規模可達450億美元,公司產品組合將充分掌握AI商機,進一步驅動營收成長。
蘋果在大陸市場踢鐵板,根據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華為在2024年第4季度重回市場榜首,小米和蘋果分居第二、第三名。綜觀2024年大陸手機市場表現,陸廠vivo全年市佔17.8%穩居第一,華為及小米以16.3%、15.7%緊隨其後。
中國手機大廠華為過去數年飽受美國制裁衝擊,如今華為在自研麒麟晶片突破下,捲土重來,擬進軍6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期在香港、杜拜和吉隆坡等國際都市,皆能看到華為旗下手機Mate X6的宣傳廣告。
在經歷五年的制裁後,華為手機正計劃重新回歸全球市場。日媒近日報導,手機製造商華為正在積極佈局新的全球化策略,計劃進軍多達60個國家和地區。目前,華為的新折疊螢幕產品Mate X6的廣告看板已出現在香港、杜拜和吉隆坡等國際都市的核心位置,預示著華為回歸全球市場的決心。
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激烈競爭,由於華為強勢回歸,小米、OPPO、榮耀等本土品牌緊追在後,導致蘋果iPhone在大陸2024年第4季的銷售量下滑25%。《路透社》分析,蘋果因此失去大陸智慧型手機銷售量龍頭地位,被Vivo和華為超越退居第三名。
大陸國家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2024年11月,以蘋果iPhone為首的外國品牌智慧型手機在大陸的出貨量年減47.4%,至304萬部,跌幅較10月進一步擴大,連續4個月下跌,顯示市場需求明顯減弱。
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手機大廠蘋果(Apple)正面臨本土品牌掀起的價格戰。為了迎戰華為日前推出的新年促銷活動,蘋果2日突宣布新春限時優惠,iPhone 16系列在內的多款產品最高可享人民幣(下同)800元降價優惠,衝刺年節銷量。
vivo執行副總裁兼營運長胡柏山近日發表觀點,認為生成式AI技術目前仍難以成為智慧型手機全新的增量推力,要成為全新增量市場的關鍵推力,仍需要約5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