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陸煤炭的搜尋結果,共12筆
大陸國家能源局近日舉行新聞記者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全大陸煤炭、原油等能源供應充足,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占比超九成。此外,能源領域重點項目投資保持良好勢頭,民營企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大陸國家能源局31日舉行新聞記者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全大陸煤炭、原油等能源供應充足,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占比超九成。此外,能源領域重點項目投資保持良好勢頭,民營企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近日網路流傳一則由大陸能源局綜合司公布的促進煤炭供應平穩有序的通知,大陸央廣網從能源局的多個管道確認,該通知屬實。
中國大陸嚴控水泥市場驟效,亞泥(1102)中國市場今年上半年獲利人民幣1.1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虧損4.05億元,營運已大幅改善。西進水泥廠認為,當地政府政策對產能管控趨嚴,將有利下半年整體市場正向發展,預期今年全年大陸市場的營運貢獻會比去年好很多。
受到需求下降導致煤炭價格「直直落」,知情人士透露,大陸政府正要求燃煤電廠增加煤炭儲備,減少進口,以支撐國內煤炭價格。
大陸全國能源工作會議近日召開,統計至2024年止,大陸在運與核准在建的核電機組裝機約1.13億千瓦、規模升至世界第一,且2025年將核准開工一批條件成熟的沿海核電項目,穩步推進在建核電工程建設,預計到2025年底的在運核電裝機將達到6500萬千瓦左右。
根據《人民日報》引述大陸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指出,統計至2024年大陸在運和核准在建的核電機組裝機約1.13億千瓦、規模升至世界第一,且2025年將核准開工一批條件成熟的沿海核電項目,穩步推進在建核電工程建設,預計到2025年底的在運核電裝機達到6500萬千瓦左右。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國合會)2024年年會11日開幕,中國大陸「煤炭三角區」概念首次提出。「這個地區的轉型,對中國乃至全球實現碳中和都具有重要意義。」國合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建議,在國家層面成立煤炭三角區低碳轉型協調機制,設立低碳轉型基金,撬動全區低碳轉型技術升級和保障公平公正。
中國大陸的能源供應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據能源顧問公司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的統計顯示,今年6月,大陸的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量首次超過煤炭。該公司預測,到2026年,太陽能將成為大陸最主要的能源來源,累計容量超過13.8億千瓦,比煤炭多1.5億千瓦。
雖然陸股大盤2024年初表現仍低迷,但煤炭類股逆市「開門紅」。截至12日收盤,煤炭指數(中信)年內累計上漲4.83%,而2023年該指數僅上漲6.66%。市場分析上漲原因:煤企的未來盈利確定性較高,及其高股利風格在下行市場中逐漸受到投資人認可。
《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締約方會議11月30日將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召開,為期近兩周,近兩百個國家的領袖、外交官及氣候特使將與會出席。外界關注,美中這兩個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能否在本屆峰會克服分歧,在氣候變遷問題上取得共識?自由亞洲電台引述學者分析稱,美中氣候合作面臨重重考驗。
太陽能與風電越來越成為大陸近年綠色能源發展重心所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日前發布《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3)》。藍皮書預計,大陸太陽能發電及風電裝機規模均將在2023年首次超過水電裝機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