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大陸解放軍的搜尋結果,共307

  • 專家評估 對台灣無直接威脅

    專家評估 對台灣無直接威脅

     大陸解放軍最新的福建號航艦5日在三亞灣入列服役,國內軍事專家直言,福建艦主要任務是拒止外軍介入,對台灣並無直接威脅,不過,這是大陸從陸權走向海權的重要里程碑,且在電磁方面技術經驗可能比美國更豐富穩定,民主國家陣營應警惕。

  • 菲巡航南海 陸南部戰區嚴密跟監

    菲巡航南海 陸南部戰區嚴密跟監

     中國南部戰區發言人田軍里1日表示,大陸解放軍嚴密跟蹤和監視菲律賓於10月30至31日在南海組織的「聯合巡航」行動,指馬尼拉此舉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此前,南部戰區10月31日發文強調,10月以來,已於黃岩島海空及周邊區域組織戰備警巡,並公布警巡視訊展現海空巡邏軍力。

  • 美國前海軍飛官:福建艦有缺點 性能不如美國尼米茲航艦

    美國前海軍飛官:福建艦有缺點 性能不如美國尼米茲航艦

    前陣子,中國大陸解放軍海軍「福建艦」的宣傳影片,顯示該艦的電磁彈射器已經發揮作用,成為繼美國之後,另一個可以自行研發航空彈射器的海軍。許多人認為,福建艦的性能已經可與美國航空母艦相提並論,然而兩名前美國海軍飛行員則表示,福建艦是還不錯,但是它無法與福特級相比,甚至性能也只有尼米茲級的60%左右。尼米茲級是美國海軍最老的航空母艦,從50年前就開始服役。

  • 英艦穿越台海遭解放軍鎖定!驚險內幕曝光   蔡正元轟「不安好心」

    英艦穿越台海遭解放軍鎖定!驚險內幕曝光 蔡正元轟「不安好心」

    英國與美國軍艦9月12日共同穿越台灣海峽,過程中驚險情況曝光。英國媒體9月30日引述消息指出,當時中國大陸解放軍戰機疑似對英國皇家海軍「里奇蒙號」護衞艦進行模擬導彈攻擊,擬以軍事動作施壓。對此,前立委蔡正元1日指出,英國派艦來台海本就帶有挑釁意味,「你來幹嘛?這不是叫陣是什麼?不安好心」。

  • 解放軍加速擴建2飛彈基地 衛星照曝:距台灣僅579公里

    解放軍加速擴建2飛彈基地 衛星照曝:距台灣僅579公里

    《紐約時報》29日公布衛星照,指出中國大陸解放軍正加速擴大2座飛彈基地,基地裡設置數十座飛彈發射台,其中一座距離台灣僅360英里(579公里)。

  • 「晶片外交」反制南非具高度風險?外交部曝現況

    「晶片外交」反制南非具高度風險?外交部曝現況

    南非政府逕自將我駐處降等,政府祭出晶片輸出管制措施反制才兩天,南非政府隨即請求協商。外交部今天表示,台斐雙方的協商持續進行中,對於不尊重我國主權的國家,外交部都會通盤研議可能措施,以捍衛國家尊嚴與主權。

  • 解放軍新歌嗆「攻佔總統府、插旗寶島」 退役少將警告1事

    解放軍新歌嗆「攻佔總統府、插旗寶島」 退役少將警告1事

    中國大陸解放軍東部戰區13日在微信公眾號發布原創歌曲《把勝利的旗幟插在寶島上》,歌詞內容直接點名台灣,甚至出現「駐泊基隆港」、「擁抱澎湖灣」等字句,甚至出現模擬攻佔「總統府」插上五星旗,並強調「定要把勝利的旗幟插在寶島上」,挑釁意味濃厚。對此,退役少將栗正傑16日就警告,「解放軍透過軍歌推動思想動員,已是戰爭準備的一部分」,引發討論。

  • 共軍嗆聲升級!陸東部戰區推宣傳歌 配101畫面喊「插旗寶島」

    共軍嗆聲升級!陸東部戰區推宣傳歌 配101畫面喊「插旗寶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九三北京閱兵中高調宣示,解放軍將為「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作出更大貢獻。沒想到中國大陸解放軍東部戰區13日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原創歌曲《把勝利的旗幟插在寶島上》,內容直白嗆聲台灣,歌詞中甚至出現「駐泊基隆港」、「擁抱澎湖灣」等字句,並強調「定要把勝利的旗幟插在寶島上」。

  • 共軍大舉出動!41機艦、6公務船擾台 26架次直闖我空域

    共軍大舉出動!41機艦、6公務船擾台 26架次直闖我空域

    國防部今(14)日公布最新台海周邊動態,自昨(13)日上午6時至今日上午6時止,共偵獲中國大陸解放軍27架次各型軍機出海擾台,其中多達26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台灣北部、中部、西南及東部空域活動。同時,還有14艘中國大陸軍艦及6艘公務船在台海周邊徘徊,顯示中國大陸軍事動作頻繁且具挑釁意味。

  • 張安樂稱與宮廟簽「戰時協議」 警依組織犯罪條例驅離告誡解散

    張安樂稱與宮廟簽「戰時協議」 警依組織犯罪條例驅離告誡解散

    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日前在電視節目上表示,統促黨已與部分宮廟達成協議,若大陸解放軍登陸台灣,廟方將打開廟門保護民眾。內政部因此發函要求統促黨提供相關資料並說明,認為此言論涉及國家安全。張安樂9日下午在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舉辦活動,隨後率員前往內政部遞交陳情書。然而,警方認定統促黨為幫派,依組織犯罪條例告誡他們解散,最終將近50名成員驅離,張安樂等5人仍堅持赴內政部遞交陳情書。

  • 美陸潛艦台海對決?外媒揭保台攻防劇本

    美陸潛艦台海對決?外媒揭保台攻防劇本

    《華爾街日報》9日指出,中國大陸解放軍的潛艦性能已較數十年前大躍進,航行時更安靜,攻擊也更致命,相較之下,即便美國潛艦技術依舊領先,但產能落後卻是嚴重問題,該文也模擬華府與北京參與台海戰事時,雙方潛艦可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 富國強軍 川普的中國化改革

    富國強軍 川普的中國化改革

     大陸九三閱兵後,美國總統川普向媒體表示,他觀看了閱兵並評價為「美麗而印象深刻」。事實上,川普再任總統後有樣學樣,在華府舉辦閱兵儀式。不僅如此,川普政府從經濟政策到整軍備戰,居然出現了以富國強軍為目標的「中國化改革」傾向,值得深思。

  • 時論廣場》富國強軍 川普的「中國化改革」(蘇泳霖)

    時論廣場》富國強軍 川普的「中國化改革」(蘇泳霖)

    大陸九三天安門閱兵後,美國總統川普向媒體表示,他觀看了閱兵並評價為「美麗而印象深刻」。事實上,川普再任總統後有樣學樣,在華府舉辦閱兵儀式。不僅如此,川普政府從經濟政策到整軍備戰,居然出現了以富國強軍為目標的「中國化改革」傾向,值得深思。

  • 九三閱兵秀肌肉 威脅美軍部署

    九三閱兵秀肌肉 威脅美軍部署

     大陸即將舉行的九三閱兵受到全球矚目,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將出席之外,大陸會秀出什麼樣的戰略武器更是舉世關切。近日解放軍在閱兵排練中已亮相4款新型反艦飛彈,可能是美、日等國最感到威脅的戰略武器,但尚未出場的鷹擊-21反艦飛彈更將影響美國在西太平洋包括台海的戰略部署,值得台灣重視。

  • 九三閱兵前夕!共軍開展黃岩島「戰備警巡」 稱強化控管力度

    九三閱兵前夕!共軍開展黃岩島「戰備警巡」 稱強化控管力度

    在大陸九三閱兵前夕,大陸解放軍南部戰區29日組織海空兵力,在黃岩島領海周邊海空域開展「戰備警巡」。南部戰區亦於同日發佈聲明稱,黃岩島是中國大陸固有領土,戰區部隊自8月以來組織海空兵力,持續加強黃岩島領海周邊海空域巡邏警戒,以強化控管力度。

  • 國防學者示警:陸「東風-100」對印太美軍是重大威脅

    國防學者示警:陸「東風-100」對印太美軍是重大威脅

    今年適逢大陸解放軍建軍98週年,《南華早報》亦在本月11日報導指大陸解放軍在週年的紀錄片中,罕見發佈「東風-100」(DF-100)長程超音速巡弋飛彈的作戰影片與畫面,呈現該武器的規格與機動性能。對此,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黃恩浩表示,可預測的是,若「東風-100」確定服役,將會對美國軍艦以及軍事基地,在印太地區的戰略佈局構成重大威脅。

  • 6共機、5軍艦逼近台灣!3架次主戰機越中線闖北部空域

    6共機、5軍艦逼近台灣!3架次主戰機越中線闖北部空域

    國防部今(18)日表示,自昨(17)日上午6時至今日上午6時,共偵獲中國大陸解放軍6架次軍機出海,其中3架次偵巡的主戰機逾越海峽中線,直接闖入我北部空域。同時,另有5艘共艦在台海周邊海域活動,持續進行挑釁動作。

  • 共軍批希金斯號艦「非法擅闖」   美方反駁冒火藥味

    共軍批希金斯號艦「非法擅闖」 美方反駁冒火藥味

    大陸解放軍南海戰區海軍軍方13日發布聲明,美國「希金斯號」驅逐艦(USS Higgins)當天未經北京政府批准,「非法闖入」大陸黃岩島領海,嚴重侵犯北京主權,並指已依法驅離。但美國第七艦隊發言人梅里爾 (Sarah Merrill)卻反駁稱中方聲明是錯誤的,並指「希金斯號」是根據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航行,強硬表態「北京的任何反駁都無法嚇阻我們」,雙方火藥味十足。

  • 影》夾擊菲艇變撞船 陸海警船直撞自家驅逐艦!艦艏慘況曝

    影》夾擊菲艇變撞船 陸海警船直撞自家驅逐艦!艦艏慘況曝

    期一,南海黃岩島海域發生大陸海警艦「南域號」,撞上解放軍海軍軍艦「桂林號」的自家人撞自家人事件,南域號的艦艏嚴重受損,航行能力大減;而桂林號的左舷出現刮擦痕跡,但受損有限,不影響航行。

  • 獨家》陸潛艇部隊演練「艦艇封艙」前艦長曝堵漏失敗嚴重後果

    獨家》陸潛艇部隊演練「艦艇封艙」前艦長曝堵漏失敗嚴重後果

    8月1日適逢大陸八一建軍節,《央視》今(31)日首次披露一段大陸解放軍新型潛艇遠航片段,只見模擬艙室突發管路破損的情況時,水手們即刻封艙漏堵,在悶熱艙室留著汗珠作業。海軍潛艇部隊馬曉輝也在影片中指「一旦封艙,就是面臨生死」,若遇敵情而不能浮起的狀況時,只能捨去性命、封閉艙室,誓死保證任務的完成。對此,《中時新聞網》也獨家訪問前海軍中權軍艦艦長張競,說明為何海軍一旦「封艙」,便是攸關生死。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