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天然氣存量的搜尋結果,共41

  • 11月民生天然氣價不調整 電業降3.12%、工業降2.11%

    11月民生天然氣價不調整 電業降3.12%、工業降2.11%

    台灣中油公司31日宣布,11月民生用戶天然氣價格不調整;惟國際液化天然氣價格小幅回落,電業與工業用戶氣價分別調降3.12%與2.11%。

  • 台遭封鎖「限電7成+綠能」撐1年?葉宗洸轟:不切實際

    台遭封鎖「限電7成+綠能」撐1年?葉宗洸轟:不切實際

    華府智庫日前模擬大陸封鎖台灣情境,指出台灣天然氣存量僅能支撐11天,恐成防衛關鍵時刻的致命弱點。對此,油電國營事業高層透露,經濟部曾推演能源備援方案,若國安危機升高、政府頒布緊急命令,將可採取限電措施,僅保留約3成民生與基本產業用電,其餘7成停供。如此一來,天然氣安全存量可延長至30天以上。對此,清華大學核工所教授葉宗洸直言,天然氣屬進口能源,安全存量難以大幅拉長,所謂「延長到30天」並不切實際,引發討論。

  • 共軍封鎖兵推 限電7成 全台能源可撐1年

    共軍封鎖兵推 限電7成 全台能源可撐1年

     華府智庫日前兵推中國封鎖,台灣天然氣存量11天耗盡成致命弱點。對此油電國營事業透露,經濟部曾推演能源備案,一旦國安危機頒布緊急命令,可以限電7成,僅保留3成民生與基本民生產業用電。如此天然氣安全存量天數可拉到30天以上,加上煤炭、綠電、水力發電,評估島內能源存量可支應供電1年,並無外媒推估緊張。

  • 新聞透視》重啟核能 多元能源避國安軟肋

    新聞透視》重啟核能 多元能源避國安軟肋

     台灣LNG的安全存量不足是老問題,現在還被華府智庫點出是「阿基里斯腱」軟肋,讓高喊「抗中保台」的執政黨無力反駁。事實上,油電國營事業曾對共軍封鎖做過兵推,可以採取限電7成手段才能保能源存量,但如此也得犧牲台灣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為了不要讓美國老大哥擔心,賴政府真的需要趕快思考核能角色,讓台灣可以核氣煤綠等多元能源,增強供電韌性。

  • 顧部長:視需求編特別預算 強化戰備韌性

    顧部長:視需求編特別預算 強化戰備韌性

     國防部長顧立雄昨日表示,國防相關特別預算編列,均依戰備需求執行,並說明戰備飲用水等軍品、庫儲設施及訓場設備等項,也依照防衛作戰需求,提升戰力建構與強化戰備韌性;此外,顧部長於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國防部會持續增加戰備、屯儲能力,關於液化天然氣的部分也有因應計畫。

  • AI浪潮來襲 賴正鎰:核一、核二及核四也該重啟

    AI浪潮來襲 賴正鎰:核一、核二及核四也該重啟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8日指出,核三延役公投結果顯示台灣社會對核能接受度提升,他認為台灣要淨零,又要「乾淨、便宜又穩定的電」不該缺少核能,不僅核三重啟,核一、核二及核四都應重啟,避免天然氣或煤炭因天候或戰爭影響海運,僅靠七天存量「風險太大,也不安全」,政府應調整能源政策並比照歐美日等國,加速建置核能新科技SMR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才足以應付未來發展AI科技島的龐大電力需求。

  • 核電便宜又穩定「為何不用? 」 賴正鎰:加速引進SMR新技術

    核電便宜又穩定「為何不用? 」 賴正鎰:加速引進SMR新技術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天指出,核三延役公投結果顯示台灣社會對核能接受度提升,他認為台灣要淨零,又要「乾淨、便宜又穩定的電」不該缺少核能,不僅核三重啟,核一、核二及核四都應重啟,避免天然氣或煤炭因天候或戰爭影響海運,僅靠七天存量「風險太大,也不安全」,政府應調整能源政策並比照歐美日等國,加速建置核能新科技SMR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才足以應付未來發展AI科技島的龐大電力需求。

  • 張威翔Military》烏克蘭狂轟能源設施  俄為何能屢次復原?

    張威翔Military》烏克蘭狂轟能源設施 俄為何能屢次復原?

    為了真正有效打擊俄羅斯戰爭機器,破壞經濟與軍事燃料供應,自2024年以來,烏克蘭對俄能源基礎設施的攻擊日益頻繁,今年8月密集的無人機、飛彈轟炸成效斐然,更讓外界關注俄羅斯能否持續維持經濟穩定,不過國際權威大宗物資價格評估機構阿格斯(Argus Media)等產業及財經媒體反應依然平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麥寮電廠全面煤改氣 地方憂工安

    麥寮電廠全面煤改氣 地方憂工安

     雲林麥寮電廠所有燃煤發電機組都將除役改為燃氣,多名縣議員19日擔心有工安疑慮。縣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麥電的天然氣接受站、儲槽、電廠等設施都尚未動工,世界各國尚無發生過儲槽工安事件;但台灣是海島國家,天然氣仰賴船運,颱風或強風時船隻難靠岸,中央應慎重考量能源配比。

  • 麥寮電廠將轉燃氣供電 雲林環保局長憂供應不穩 有船運風險

    麥寮電廠將轉燃氣供電 雲林環保局長憂供應不穩 有船運風險

    麥寮電廠今年所有燃煤發電機組都將除役改為燃氣,沿海多名縣議員19日在「雲林縣產業園區工安及汙染監督專案小組會議」表述工安疑慮。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麥電的天然氣接受站、儲槽、電廠等設施尚未動工,世界各國尚無發生過儲槽工安事件,不過台灣是海島國家,天然氣仰賴船運,颱風或強風時船隻難靠岸,中央政府應慎重考量能源配比。

  • 曾文生:保留燃煤核能妥善維護

    曾文生:保留燃煤核能妥善維護

     兩岸關係緊張考驗台灣能源韌性,台電董事長曾文生26日表示,對大陸圍台封鎖都有因應,屆時除了非民生的工業用電可先停,民生部分比較不重要的像是娛樂場所,也可以列入。台電也會保留燃煤機組、維護好核能機組來做對應。

  • 賴總統兌現核電承諾 此其時矣

    賴總統兌現核電承諾 此其時矣

     賴清德總統在2年前的競選期間,曾當著台大學生的面提到,相關單位已有規畫,會將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緊急使用的情況,以備不時之需。

  • 時論廣場》賴總統兌現核電承諾 此其時矣(葉宗洸)

    時論廣場》賴總統兌現核電承諾 此其時矣(葉宗洸)

    賴清德總統在2年前的競選期間,曾當著台大學生的面提到,相關單位已有規畫,會將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緊急使用的情況,以備不時之需。

  • 中油LNG船因共軍演訓無法入港?國安人士:勿輕信謠言

    中油LNG船因共軍演訓無法入港?國安人士:勿輕信謠言

    中共解放軍接連兩日發動軍演,網路指稱中油LNG船因共軍演訓無法入港,國安人士表示,這是中國操作「訊息作戰」的主要模式之一,過去幾次中共演習都有出現,提醒國人注意媒體識讀,不要輕信謠言。

  • 網傳大陸軍演LNG船無法靠港 經濟部駁斥

    網傳大陸軍演LNG船無法靠港 經濟部駁斥

    共軍東部戰區演訓,網友流傳昨載運天然氣的LNG船被軍演擋住,掉頭迴避,擔憂天然氣存量沒了無電可用。經濟部今(2)嚴正澄清,該艘中油天然氣船是提早到達,在港外繞行等候,今早該船已靠永安港完成卸貨,籲請民眾勿以訛傳訛。

  • 天然氣LNG船遇「軍演結界」進不來?網查航線圖炸鍋了

    天然氣LNG船遇「軍演結界」進不來?網查航線圖炸鍋了

    共軍東部戰區1日起於我周邊演訓,引發熱議。過去綠委林岱樺就曾質疑,LNG船受軍演影響未依時程進港,問題很棘手。名嘴歷史哥也曾示警。PTT有網友發現,載運天然氣的LNG船被軍演擋住,凌晨早就掉頭迴避,直呼是共軍設下的結界。經濟部2日對此澄清,該艘中油天然氣船是提早到達,在港外繞行等候,今早該船已靠永安港完成卸貨,籲民眾勿以訛傳訛。中油也表示,高雄外海繞行為氣船提早抵達目的地的正常作業。

  • 中油:3月民生天然氣持續凍漲 電業用戶氣價調漲3% 工業用戶調漲10%

    中油公布3月份國內天然氣價格。中油表示,依據政府核定之天然氣價格公式計算,3月各類用戶天然氣價格均應調漲,惟考量照顧民生及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民生用戶氣價不調整,由中油吸收。

  • 中時社論》大陸綠電輸台 務實解缺電危機

    中時社論》大陸綠電輸台 務實解缺電危機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日前接受彭博社訪問時指出,台灣對採用新核能技術的態度「非常開放」。彭博社將卓揆的這番說詞解讀為民進黨反核的傳統立場出現轉變,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 天然氣存量才8天  經部喊有信心2027年增至14天  網全傻眼

    天然氣存量才8天 經部喊有信心2027年增至14天 網全傻眼

    對岸日前舉行聯合利劍B演習,引發台灣若遭封鎖,我國能源存量面臨風險的討論。國防部長顧立雄23日坦言,天然氣是能源供給中最弱一環。經濟部國營司司長胡文中則表示,若在極端狀況下,無法達14天的法定存量,會規畫動用已除役的燃煤電廠。胡文忠提到,今年是8天左右,到2027年,會把安全存量拉到14天。網友傻眼直呼「沒用年在規劃就少說大話」、「無言以對」、「2027這個數字怕怕」、「那14天以後呢?」

  • 中共若封鎖台海 國際不可能坐視

    中共若封鎖台海 國際不可能坐視

     中共解放軍14日舉行「聯合利劍-2024B」軍演,遼寧號航艦編隊也投入演訓,並於22日晚間通過台灣海峽,國防部長顧立雄23日表示國軍密切掌握,並強調國際不會坐視共軍封鎖台灣。此外,賴清德總統昨解釋他為何不接受九二共識,「因為九二共識是一個中國原則,接受之後國家就沒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