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天然氣田的搜尋結果,共32筆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25日報導,大陸「中國石油」透露,大陸單套處理規模最大的天然氣淨化廠,在四川資陽建成投產,顯示大陸在深層、高含硫複雜天然氣資源的潔淨化處理技術上,實現新突破,將為區域經濟發展和迎峰度冬提供堅實的清潔能源保障。
美國總統川普25日與韓國總統李在明在白宮舉行峰會時表示,美國將與韓、日在阿拉斯加州進行合作,開發當地蘊藏的豐富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他說,「我們將與韓國達成協議,設立合資事業,日本也在積極參與。」
美媒《華盛頓郵報》取得的政府文件揭露,川普試圖將關稅化為多功能「外交瑞士刀」,用途超越削減貿易逆差,並延伸至國防、能源與環保等領域。文中稱,美國有意要求台韓等國增加國防預算、擴大軍購、調整軍事部署,同時影響國際組織表決,甚至為特定美企爭取優惠。
「我認為,現在是達成(停火)協議的時候了,我們拭目以待;但有時,他們必須先打一架。」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美東時間週日(15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媒體談到以色列和伊朗的軍事衝突時,認為以伊兩國「打一架」之後,就可望朝磋商和平協議的方向邁進。
以色列與伊朗交鋒邁向第7天,戰火也對兩國經濟造成沉重壓力。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分析,自2023年10月以色列與哈瑪斯戰爭打響以來,財政赤字飆升,國內公司倒閉截至2024年已超過10萬家,伊朗則已被制裁多年,經濟疲弱,如今多處石油設施遭破壞,雙方若持續交戰,都將進拖垮各自的財政與經濟發展。
13日凌晨,以色列發動一場前所未見的空襲行動,動用逾200架戰鬥機,幾乎同步打擊伊朗境內上百個戰略目標。以色列援引聖經為這次行動取名為「雄獅崛起」,足見其企圖心,其對伊朗採取先發制人的軍事行動,標誌著以色列國防戰略的一次根本性轉變,也可能成為中東安全秩序的分水嶺。伊朗不堪受辱,也採取大規模的空襲行動。雙方不斷加大攻擊力度,美國介入的機率大增,戰火已經朝向擴大的方向發展。
以色列15日襲擊伊朗兩處天然氣設施後,帶動國際油價延續上周大漲走勢,16日亞洲盤上漲約1%。整個周末以色列與伊朗衝突不斷,令市場更加擔憂這場戰事可能蔓延整個區域以及嚴重擾亂中東石油出口。
儘管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衝突似乎還在升級,但美國總統川普周日卻對中東局勢發表樂觀的看法,他認為和平很快就會到來,且俄羅斯總統普丁可能出手襄助。
繼以色列與伊朗13日凌晨爆發衝突後,雙方持續互相攻擊,兩國戰火隆隆、多顆飛彈劃破深夜的天際。伊朗14日晚間發動新一波飛彈襲擊,以軍隨即反擊,空襲德黑蘭超過80個目標,當中包括伊朗國防部總部、核計畫總部。更令人擔憂的是,以軍首次攻擊伊朗油氣產業,導致全球最大天然氣田發生火災,此次攻擊也標誌著中東衝突的重大升級。
特拉維夫與耶路撒冷爆炸聲不斷,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升溫!以色列14日空襲引發火災導致伊朗暫停全球最大天然氣田南帕斯(South Pars)部分生產,這是伊朗能源基建設施首次遇襲。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這場衝突可輕易結束,並警告德黑蘭當局不要攻擊美國目標。
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交火,令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升溫!以色列14日空襲引發火災導致伊朗暫停全球最大天然氣田南帕斯(South Pars)部分生產,這是伊朗能源基建設施首次遇襲。
當地時間14日深夜,伊朗對以色列發動新一波飛彈攻擊,以色列隨即宣布打擊包括伊朗國防部總部及核計畫總部在內等軍事目標,導致伊朗國防部一棟建物輕微受損,以國總理尼坦雅胡誓言,將打擊伊朗政權「所有目標」,伊朗也證實德黑蘭2座燃料庫遇襲,回嗆若以色列持續「敵意行為」,德黑蘭將強化攻勢。
(00:07更新)社群媒體消息傳出,伊朗南部布什爾省(Bushehr)法傑爾-賈姆煉油廠(音譯:Fajr Jam Gas Refinery)週六(14日)發生大火,起火地點還包括坎甘石化廠(Kangan Petro chemical Plant),傳出可能遭到第一人稱無人機(FPV drone)襲擊,伊朗媒體梅爾通訊社(Mehr News)已經證實了相關消息。
台美關稅談判之際,由美國眾議院天然資源委員會主席魏德曼率領的訪問團27日至29日訪台,昨拜會賴清德總統,賴表示,台灣將持續增加對美天然氣、石油等能源及農產品、工業製品、軍事採購;魏德曼則特別提及農業,「美國大量糧食與飼料也積極尋找可分享資源的朋友」。
路透23日引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已邀請日本、韓國和台灣官員赴阿拉斯加出席會議,以廣泛討論在北極地區能源項目上的合作事宜,包括參與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Alaska LNG)管線計畫。經濟部表示,中油公司(CPC)將派幹部與會。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已經邀請日本、南韓和台灣官員前往阿拉斯加討論一些投資項目,其中包括一條大型天然氣管道。
因應美國公布新的關稅政策,總統賴清德22日表示,對美國將提高採購,包括天然氣、石油等國家必要能源,這既是台美雙方關稅談判重點,也是台灣強化能源自主、能源韌性的重要環節。據悉,中油表達將參與阿拉斯加天然氣田開發占1/10股權約投資44億美元,2032年開發完成一年爭取採購600萬噸。
據路透獨家獲得的消息指出,歐盟正在研究,如何讓美國液化天然氣(LNG)出口,更加容易符合歐盟甲烷排放規定,進而避免與美國發生貿易戰。
為解決對美順差,中油今(20 日)在台北總部與美國「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Alaska LNG)計畫」簽署買賣暨投資意向書(LOI)」,未來除了採購天然氣外,也同步爭取上游投資參與權,不過入股比例。投資金額都未定。由於一般天然氣田開發至少3到5年,後續進口量、投資等細節,還有時間可商談。
(22:50更新--6條戒嚴令內容)南韓媒體周二(3日)晚間報導,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令,他痛責反對黨多次發表同情北韓言論,還透過彈劾官員、擱置削減預算的手段癱瘓國政運作。南韓國防部宣布,當天下午已召開全軍指揮官會議,國防部指示全體部隊加強緊急戒備和戰備。這是南韓自1980年以來首次宣布戒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