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太魯閣峽谷的搜尋結果,共56筆
太魯閣國家公園歷經去年地震、颱風以及最近堰塞湖,雖然仍有步道整修中,但已連辦多年的「太魯閣峽谷藝術音樂季」確定本月15日在太魯閣台地演出,今年以「攜.守太魯閣」為主題,象徵大家一起守護太魯閣,現場也有文化市集,並安排免費接駁專車接送。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步道今(17)日發生崩塌形成堰塞湖,林保署晚間6時許指出,崩塌壩體高度約50公尺,因步道較低,堰塞湖目前水從步道溢流出。有當地觀光旅宿業者發文表示,相關工作人員均已撤離峽谷,但提到,目前沒有下雨狀況希望趕快溢流至潰決、明天開始下雨就更麻煩。
花蓮縣秀林鄉台8線175.5k靳珩隧道西口附近的舊台8線道路旁太魯閣峽谷,今上邊坡發生崩塌,大量土石阻塞立霧溪形成燕子口堰塞湖,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到下午4時許,目前溪水已漫淹至燕子口步道、台8線。公路局推估晚間7時溢淹至台8線公路,天祥至太魯閣路段晚間5時30分只出不進,晚間6時全面封路。
《紐約時報》近日刊出專文,揭露台灣「最被低估的旅遊瑰寶」,直言國際遊客對台灣的認識仍然有限,原因則出在這裡。
受到地震颱風天災,太魯閣國家公園景點仍未完全開放,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活絡地方村落經濟,今年擴大舉辦「峽谷音樂節」,活動自8月至10月共規畫10場文化展演,今、明2天將在太魯閣遊客中心台地廣場舉辦「悸動秋鳴」音樂會,邀請知名樂團樂興之時弦樂四重奏.暮光樂團演出,現場還有太魯閣族傳統工藝體驗、在地美食市集。由於未受颱風影響,太管處也宣布活動如期舉辦。
受到地震颱風天災,太魯閣國家公園景點仍未完全開放,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活絡地方村落經濟,今年擴大舉辦「峽谷音樂節」,活動自8月至10月共規劃10場文化展演,本週六、日將在太魯閣遊客中心台地廣場舉辦「悸動秋鳴」音樂會,邀請知名樂團樂興之時弦樂四重奏.暮光樂團演出,現場還有太魯閣族傳統工藝體驗、在地美食市集。太管處說尚未受颱風影響,活動如期舉辦。
國內外遊客訪花必備的花蓮觀光季刊《花蓮趣》,今(114)年秋季號正式出刊!本期以「療癒身心之旅」為主題,精選赤科山、六十石山金針花海,山林步道的自然綠蔭,以及鯉魚潭、清水斷崖、秀姑巒溪等親水體驗,更能騎乘自行車悠遊縱谷田園,包含10月「花蓮太平洋國際龍舟賽」等賽事,並搭配「尋Way花路」探索花蓮特色店家,帶領旅人深度體驗花蓮的美好。
星宇航空以「一日之內,感受多重風貌」為概念,推出《台灣溫度》活動,並同步於全球10個國家及地區正式上線,包含日本、美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港澳…等。透過互動式網站,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可沈浸於台灣獨有的鄉土文化及城市街景,穿梭冷冽山巒、涼爽海岸、炙熱溫泉,感受體感及情感上的多樣「溫度」。
台灣擁有壯麗的山川美景,每年吸引無數國際旅客前來觀光,如今台灣令人歎為觀止的自然美景,也成為卡地亞(CARTIER)珠寶展的設計靈感。即起來台的卡地亞《自然藝境》珠寶展選在風和日麗的彰化台豐球場登場,展場設計融入野柳的海蝕岩景、太魯閣的險峻峽谷、日月潭的湖光山色等台灣代表性景點,展現卡地亞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情感與熱愛。
台灣擁有壯麗的山川美景,每年吸引無數國際旅客前來觀光,如今台灣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美景,也成為卡地亞(CARTIER)珠寶展的設計靈感。即起來台的卡地亞《自然藝境》珠寶展選在風和日麗的彰化台豐高爾夫球場登場,展場設計融入野柳的海蝕岩景、太魯閣的險峻峽谷、日月潭的湖光山色等台灣代表性景點,展現卡地亞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情感與熱愛。
近日傳出太魯閣國家公園將規畫「高空纜車」,預計從崇德台地沿太魯閣峽谷連結到布洛灣,引發熱議。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21日緊急出面澄清表示,目前尚無興建纜車等相關計畫,僅是與前花蓮市長葉耀輝交換意見時談及的內容,並非太管處實質規畫。
花蓮地方近日傳出太魯閣國家公園將規畫「高空纜車」,從崇德台地沿太魯閣峽谷連結到布洛灣,經在地媒體報導後,引發熱議,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天出面澄清強調「目前尚無規畫」,僅是與前花蓮市長葉耀輝交換意見時的過程,並非太管處實質的規畫。
花蓮位於台灣東部,擁有壯麗山脈與清澈海洋,從太魯閣峽谷到東部海岸,處處迷人,無論是喜愛群山或是悠閒海邊的遊客,都能在花蓮找到讓人放鬆的氛圍。
2025太魯閣峽谷藝術音樂季預計於11月中旬登場,因音樂季的舉辦地點秀林鄉,是以太魯閣族為主的原住民鄉鎮,因此太管處延續去年再次舉辦「發現太魯閣好聲音」甄選活動,發掘族人音樂天分。冠軍除了有2萬元獎金外,還能在今年太魯閣峽谷藝術音樂季主場登台演出,鼓勵愛唱歌的太魯閣族朋友報名參加,也歡迎民眾上山聽音樂。
2025太魯閣峽谷藝術音樂季將預計11月中旬登場,因當地秀林鄉是以太魯閣族為主的原住民鄉鎮,太管處舉辦「發現太魯閣好聲音」甄選活動,發掘族人音樂天份,有獎金今外,還安排在今年太魯閣峽谷藝術音樂季主場中登台演出,太管處歡迎愛唱歌的太魯閣族朋友踴躍報名參加。
0403地震滿周年,重創太魯閣國家公園,已爭取30億元園區重建經費,預計今年上半年可陸續開放天祥遊憩區局部區域,及蘇花公路沿線的崇德、大清水遊憩區,同禮部落居民出入的得卡倫及大同大禮等地區。
0403地震發生滿1周年,國家公園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特別製作「走在回家的路上」紀錄片,收錄地震發生當下的景象,以及這1年來努力修復太魯閣受傷的土地與人心的故事,影片在明(3)日7時58分於You Tube太魯閣國家公園頻道首播,並將於太魯閣遊客中心每日定時播映,希望能撫慰受傷的土地與人心。
疫情後旅遊潮大爆發,身旁親朋好友甚至辦公室同事三不五時就出國玩已經變成常態,飛往異鄉總有那麼些一定得踩的點,反過來想,實在也挺好奇對於外國人來說,那些地方是遊歷台灣必須得去的呢?在這個網路資訊方便又快速的時代,雖說這類旅遊介紹文爬一下網路就有,但事實上外國遊客間也會互通資訊,也因此還真有份「台灣必去20個景點」清單在到處流傳著,就讓我們以在地人的角度,來看看被指名的這20個景點,是不是真的超有代表性,以後若「有朋自遠方來」,參考這份名單來安排行程,相信必定能「包君滿意」!
0403地震將滿周年,內政部國家公園署今天表示,目前西寶以西之景點,包括西寶社區、洛韶社區、關原遊憩區等均可供民眾休憩或健行;太魯閣臺地周邊、天祥遊憩區已完成修復,即將完成得卡倫、同禮步道、崇德遊憩區及大清水遊憩區修復。在民眾重遊太魯閣峽谷前,希望能透過工程復建及持續精進設施防災強度等作法,增強防災韌性並能兼顧安全永續。
太魯閣國家公園平均每年400多萬人次造訪,震後掉到21萬人次,颱風加重災情,熱門砂卡礑步道、白楊步道、錐麓古道因地質敏感,靠人力、機具修復有限制也隱藏風險,太管處保守估計7年才能完成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