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子母溝的搜尋結果,共07

  • 新北 醜泥怪變身 烏魚現蹤瓦磘溝

    新北 醜泥怪變身 烏魚現蹤瓦磘溝

     新北市瓦磘溝曾被形容為「醜泥怪」,調查人員近期卻觀察到大量烏魚現蹤,這種廣鹽性魚類對水質與溶氧極為敏感,竟選擇棲息於過去汙濁惡臭的河段,令調查人員大為驚訝。水利局表示,只要方法正確,原本的惡臭水溝也能蛻變為生態豐富的綠色廊道。

  • 中和「醜泥怪」變生態綠廊 水溝驚見大量烏魚現蹤

    中和「醜泥怪」變生態綠廊 水溝驚見大量烏魚現蹤

    新北市中和地區瓦磘溝因飄散惡臭引發居民反彈,但在新北市水利局大力推動「瓦磘溝渠底改善計畫」後搖身一變成為城市中的生態綠廊,最近台北市野鳥學會調查更在溝礫中發現大量烏魚,證實瓦磘溝不僅水質改善、生態系統也朝向健康方向發展中。

  • 高雄大寮排水溝成死魚墳場 惡臭薰天引民怨 水利局將整治

    高雄大寮排水溝成死魚墳場 惡臭薰天引民怨 水利局將整治

    高雄大寮區鄰近鳳林三路的大排水溝,目前正處於非灌溉期,水溝內水量少,加上太陽曝曬,導致大量死魚屍體浮出引發惡臭,讓周遭居民抱怨連連;會社里長吳銀國說,近5年來該處附近蓋很多新房子,住戶愈來愈多,但水溝長年未整治,已影響生活品質;民代指出,除死魚之外,還有垃圾要清理;高市水利局回應,最快13日進場整治。

  • 侯友宜促中央速核蘆洲南北側重劃

    侯友宜促中央速核蘆洲南北側重劃

     新北市蘆洲水湳溝曾被譏為「黑龍江臭水溝」,經21個月整治後,成為兼具防洪安全與自然生態的示範排水渠道,市長侯友宜28日前往視察表示,會陸續完善各區地下汙水接管等設施,盼帶給民眾乾淨舒適的自然親水環境。此外,侯也向中央呼籲,加速核定蘆洲南北側農業區重劃,讓未來開發更具整體性。

  • 蘆洲水湳溝大變身!白鷺鷥現蹤成生態新亮點

    蘆洲水湳溝大變身!白鷺鷥現蹤成生態新亮點

    新北市蘆洲區重要排水渠道水湳溝歷經21個月的整治工程,第一階段已於9月完工。市長侯友宜28日視察水湳溝整治成果,並指出,此次工程補強護岸結構、進行720公尺子母溝施工及底泥固化,並增設0.4cms抽水機,改善排水不順及異味問題。同時,渠道兩側種植綠色植栽,成功吸引白鷺鷥現蹤,成為兼具防洪與生態的綠色河廊。

  • 新北潭底溝抽水站三度流標 恐錯失國土署補助

    新北潭底溝抽水站三度流標 恐錯失國土署補助

    新北市新莊潭底溝抽水站機組更新工程,今(6)日因無廠商投標而三度流標,民進黨新北市議員翁震州擔憂,該工程總經費有70%由國土署補助,但期限只到2025年8月,若無法在限定時間內完工,將失去此筆補助經費;民眾黨新北市陳世軒也批評,市府對不起新莊居民。水利局回應,將先以臨時抽水機組因應。

  • 瓦磘溝蛻變都會水生態綠廊 台灣大學率團觀摩

    瓦磘溝蛻變都會水生態綠廊 台灣大學率團觀摩

    新北市中永和的母親之河「瓦磘溝」經整治後,由臭水溝蛻變為都會水生態綠廊,優異的整治成效除了透過流域治理平台與教育局合作辦理5場環境教育以外,台灣大學及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長楊人傑日前率領團隊觀摩,透過新北市水利局的解說及領勘,與來訪單位分享整治瓦磘溝的寶貴經驗及環境生態之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