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存款帳戶的搜尋結果,共388筆
集保結算所攜手一銀、華銀、玉山銀與中信銀等4家先導銀行,合作提供開放銀行第三階段「交易面資訊」服務。投資人即日起可透過「集保e手掌握」App,連結上述銀行操作台幣轉帳、活存轉定存及定存解約等3項交易服務,為台灣金融市場打造嶄新的開放金融服務。
2025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將於明(7)日登場,彰銀(2801)以「幸福安養、防詐守護、智慧理財」三大主軸,打造兼具現代感與時尚感的「ChaiBo轉運站」主題館,以「Live Well」延伸至全方位服務,協助客戶實現心中理想的美好生活願景,讓幸福順利轉運而至。
普發1萬今(5日)開始分流登記,除了銀行業者、旅宿業者推出優惠外,各大電子支付平台也祭出回饋活動,《中時新聞網》整理各家電子支付平台優惠資訊,讓一萬元繼續放大、花得更聰明,其中使用LINE Pay赴韓國指定店家消費,疊加回饋最高可達30%。
普發現金1萬元預登記今(5)日上路,已有例行領取政府津貼或年金者,11/12開始入帳,11/17開放民眾到指定金融機構(含郵局)實體ATM機台領取。臉書粉專「理享人生」分享各銀行「普發一萬加碼」優惠。
普發現金1萬元即將上路,公股銀行陸續祭優惠拚場,目前以合庫銀行最高可抽8萬元刷卡金最為吸睛;臺灣企銀、兆豐銀行及第一銀行亦均加碼抽萬元活動;土地銀行針對ATM領現推出優惠,最高可抽等值新台幣8,000元的台灣Pay紅利點數(10點等值1元);臺灣銀行則主打數位存款帳戶登記入帳領回饋金活動。
全民普發1萬元上路,台新銀行宣布推出便捷領取方案,民眾可選擇至全臺台新銀行ATM直接領取現金,或透過線上登記入帳台新帳戶。台新銀行同步加碼推出多項優惠活動,最高可讓1萬元翻倍變2萬元,希望以行動積極配合政府強化經濟政策,與全民共享政府的暖心福利。
全民普發1萬元正式上路,多家銀行推出「加碼獎金」活動,包括台新、元大、永豐、北富銀行等,最高可拿11萬元,抽日本來回機票、蘋果手機等;超商也推出咖啡最低54折起優惠活動,強吸這一波消費商機。
普發現金1萬元將上路,已有例行領取政府津貼或年金者,11/12開始入帳,11/17開放民眾到指定金融機構(含郵局)實體ATM機台領取。國內多家銀行拚場加碼優惠,除了抽iPhone 17、機票、回饋點數外,甚至還有39900元現金的抽獎機會。
地價稅11月起開徵,繳納期至12月1日。財政部28日指出,因今年未調整公告地價,地價稅按2024年申報地價計徵,全國地價稅開徵戶數924萬戶、稅額986億元,較前一年開徵戶數增加12萬戶、成長1.34%,稅額減少4億元、0.42%。
安泰銀(2849)因應數位金融快速變革與民眾支付習慣轉變,看準電子支付成長動能,對此加強「平台整合與場景深化」,至年底推出「綁定安泰 支付無礙」活動,針對在街口支付及全支付綁定安泰銀帳戶的用戶祭出回饋優惠,盼打造更完整的數位支付生態圈。
據金管會統計,公股銀行今年上半年數位帳戶數達682萬戶,年成長2成,其中以臺灣銀行年增44.75%居冠,其次是臺灣企銀44.12%、土地銀行32.84%,其他銀行年增幅亦普遍達雙位數。不過,若與第一季相比,整體成長速度已趨緩,顯示市場逐漸飽和。
近年公股銀行採取多項防詐措施,根據財政部國庫署統計,八大公股銀2021年至2024年合計已投入逾6,000萬元防詐經費,2025年全年預計再投入超過1億元,盼能有效防制詐騙。
新北市黃姓男子無照駕駛、累計交通違規多達30件,共被裁罰16萬元,他因拒絕繳付,被移送行政執行署士林分署執行,正當執行人員要執行其帳戶存款時,發現黃男因涉犯詐欺案正在監服刑,帳戶遭列為「警示帳戶」,一度無法執行,執行人員一直等到帳戶「解凍」後,立刻扣押其存款,順利追繳欠款。
近期電支平台市場版圖即將重組,業者積極與銀行結盟合作推出回饋活動吸引新戶,民眾趁年底前申辦將有機會享多重好康,即日起至11月30日截止,全國農業金庫攜手一卡通公司,推出「農金數位存款」新戶首次連結iPASS MONEY達成指定任務,最高可獲得iPASS綠點500點(1點=1元)回饋活動,限額500名,針對首次開戶的民眾提供回饋,可望帶動數位存款新戶成長,並提升民眾使用電子支付的頻率。
兆豐銀行繼去年導入金融Fast-ID服務,再加入由財金公司建置的「金融Fast-ID驗證轉接中心」,成為首波推出金融Fast-ID 2.0 的銀行。同時並將擔任「請求驗證機構(RP機構)」與「驗證機構(IDP機構)」雙重角色。
泰山公司投資街口支付的36億元股權交易案愈演愈烈。泰山公司日前控告街口金融科技公司負責人胡亦嘉涉嫌侵占其中「購買老股」的14億元,質疑胡亦嘉明知僅「代收」款項,款項須「專款專用」,曾親筆簽名本票擔保如果投資案未獲經濟部許可或法院命令禁止交易就返還款項,卻將鉅款挪至街口集團使用;泰山雖多次發文提醒銀行應禁止街口金科動支該「代收」帳戶資金,但事後帳戶資金竟遭胡亦嘉搬空,將請求金管會介入調查。
為防堵詐騙集團冒用民眾自然人憑證開立數位帳戶,17家銀行於年中暫停以自然人憑證作為線上開戶的身分驗證方式,金管會要求於3個月內恢復服務。銀行局今(7)日宣布,截至9月底止,已有16家銀行恢復受理,剩下一家預計於10月恢復。
近年來,台灣詐騙問題猖獗,金管會要求各銀行必須做好控管措施。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無預警凍結存戶帳號,引起大批民怨。為此,台北富邦銀行今(5)日宣布,為打擊詐騙、保障消費者權益,台北富邦銀行將自民國114年10月30日起,針對久未往來存款帳戶將採額度調整方式控管,屆時估計約有100萬個帳戶將受到交易限額影響。
配合政府打詐,前陣子多家銀行爆出鎖卡潮。這兩天又有不少網友在網路平台表示,使用的某銀行簽帳金融卡被鎖,銀行發出簡訊,表示「因詐騙頻傳,為保障帳戶安全,已暫停您名下帳戶自動化交易功能」,導致他們無法使用第三方支付、領錢跟轉帳。多數網友推斷,有可能是金融卡綁了手機小額付費,並分享解鎖流程。
金管會為加速數位金融發展與多元應用,偕同金融行動身分識別(Fast-ID)聯盟、由財金公司建置維運的「金融Fast-ID驗證轉接中心」已於9月25日試辦上線,首階段共有7家銀行率先介接,壽險、證券業者後續亦將陸續加入,擴大跨業服務的涵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