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學習評量辦法的搜尋結果,共08筆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5月17、18日舉行,4月11日寄發准考證,集體報名的考生由就讀國中轉發准考證,個別報名的考生由考區試務會郵寄准考證。教育部及全國試務會提醒考生,務必詳細檢查並妥善保管准考證,准考證內容如有錯誤,須依據簡章於4月14、15日提出勘誤需求。
近期國內多所高中籃球隊於學期中,赴中國大陸參加籃球交流賽事,教育部體育署今日表示,不鼓勵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團隊在學期中出國交流,違反相關規定,體育署將停止各類經費補助。體育署重申,秉持保障學生學習及受教權利,不鼓勵也未曾提供補助相關學校於學期間參與此類型活動。
山陀兒颱風侵襲台灣,各地因受災情況不等,而連續放不同天數颱風假,想到國慶假期又即將到來,師生與家長均擔心國高中段考還有上課時程受到影響。論及是否該採取補課機制,教育部於今(5)日表示,所涉問題層面廣泛,爰不予採行補班補課機制。
為照顧學生身心靈健康,全國高中職配合教育部政策,讓學生每學期有3天「身心調適假」。台北市教育局設計關懷小卡,幫助學生正確運用身心調適假,此外,學生也可透過線上系統請假保障隱私,不過,議員認為關懷小卡的提醒,恐讓學生產生罪惡感不敢請假,進入職場後沒有身心調適假,可能也會有適應不良狀況。
教育部近日預告修正「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評量辦法」,在學生請假類別中,增列「身心調適假」及「生理假」,從8月1日起實施。對於是否會將「身心調適假」擴大到國中小,教育部說,將視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情形,再研議於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推行之可行性。
教育部近日預告修正「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評量辦法」,在學生請假類別中增列「身心調適假」及「生理假」,其中「身心調適假」主要是協助學生覺察其心理狀況並促使教師、家長重視、覺察學生心理狀況,這項新規定預計從8月1日起實施。
教育部修正「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評量辦法」,將國小低年級的定期評量紙筆測驗,即俗稱的段考,每學期考試次數上限降低為2次;另外,生理假不列入出缺席考勤,將來遇到災害及傳染病等變故,學校可實施線上教學及彈性評量方式。預計8月1日新學期開始執行。
為營造國民教育具備更友善學習環境,教育部於24日發布〈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評量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增加因應災害及傳染病等變故,實施線上教學及彈性評量方式,使學生學習不間斷,也降低國小低年級定期評量次數,降低學生學習壓力,亦透過放寬出席率計算彈性,及增加學校人員違反辦法議處機制,保障學生評量公平性及學習權益。辦法將函送各縣市政府,並於8月1日開始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