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安倍首相的搜尋結果,共24

  • 高市「不睡覺備戰」川普會談 專家建議學安倍秘訣

    高市「不睡覺備戰」川普會談 專家建議學安倍秘訣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21日才上任,一星期後就面臨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的大挑戰。她25日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簡稱東協)峰會,今天(27日)清晨從馬來西亞返國,明天將與到訪的川普舉行元首會談。富士電視台記者報導,高市在返日班機上,捨不得睡覺,專注研讀川普相關資料,為此一外交大舞台做充分準備。

  • 賴清德時空錯亂

    賴清德時空錯亂

     政大成立全球第一個安倍晉三研究中心,賴清德總統親自前往揭牌,並宣稱台灣面對中國武力擴張,今天沒有看到砲火,能享受寧靜和平,要歸功於安倍晉三的高瞻遠矚。這番話讓人感到時空錯亂。

  • 凌濤轟賴清德「選擇性交流」 批擋國軍加薪卻稱頌日本

    凌濤轟賴清德「選擇性交流」 批擋國軍加薪卻稱頌日本

    國民黨今22日開「歡迎賴清德跟進國民黨深化台日關係的腳步、賴清德何時要學自衛隊放行我國軍人加薪?」記者會。國政基金會副執行長凌濤表示,賴總統選擇性台日交流,日本提高軍人薪水,賴清德卻視而不見,對於立法院已經通過國軍加薪,行政院竟然不編預算,「到底萊爾校長你何時要放行國軍的加薪?」

  • 四萬美元的虛幻

    四萬美元的虛幻

     依主計總處估計,2026年台灣每人GDP將升至4萬美元,看似好事,其實不然。人們普遍認為每人GDP愈高就是愈有錢,這樣的解讀雖不正確,卻已深植人心,加以政治人物的倡議,使得這項指標愈發撲朔迷離。

  • 台灣經濟新戰略與美利益一致

    台灣經濟新戰略與美利益一致

     川普回歸絕對是台灣的戰略挑戰,台灣需與美國利益一致,才有機會成為經貿洗牌的受益者。想要了解川普的作為,要從他生長的時空背景,與現在的經貿環境出發,才能正確理解他的下一步與背後隱藏的意涵。

  • 日本對台海政策的轉變

    日本對台海政策的轉變

     建交50年左右的中日關係近年來逐漸發生重大變化,不但是由於自2010年起兩國間的釣魚台領土與東海爭議日益升高,還有中國海軍經常性穿越沖繩本島與宮古島間海域南下,並在太平洋演練艦載機起降,甚至還數次與俄羅斯遠東艦隊聯合繞行日本,因此日本格外關注中國在其周邊地區的軍事動態,這些迫使日本必須正視來自中國的威脅以及調整對台海的政策,以因應中日關係的重大變革。

  • 時論廣場》石破訪美 美日新黃金時代? (鄭子真)

    時論廣場》石破訪美 美日新黃金時代? (鄭子真)

    2024年10月日本石破茂內閣上路後的首要外交考驗,就是2025年1月美國川普政權再度登台,讓初上台原本其提出的亞洲版北約,讓諸國猜疑日本是否有離美親中的意味。然而2月10日美日首腦會議後,雙方共同發表「追求美日關係新黃金時代」之內容,引發各國觀察日本的舉動是否帶來相關啟發。

  • 何思慎專欄》川普登場 石破茂外交的正念場

    何思慎專欄》川普登場 石破茂外交的正念場

    美國總統川普20日正式重返白宮,「川普主義」回到國際政治,不僅影響美中競爭,亦將改變美國與日本等盟國的關係。拜登政府在交接前,國務卿布林肯走訪日本,強調「美日同盟關係仍堅若磐石」。拜登任內雖與前首相岸田文雄將美日同盟進行「史上最大升級」,但川普的「美國優先」為美日關係投下陰影。

  • 民主領袖流年不利的2024

    民主領袖流年不利的2024

     2024年是動盪的一年,將預演2025年的波濤洶湧。許多主要國家領袖的地位搖搖欲墜,甚至現任政府大敗換人。首先當然是美國總統拜登放棄連任,民主黨慘敗,21世紀第一民粹強人川普王者再起,勢將成為自由民主國家領袖與美國歷代總統全新的典範。

  • 張登及專欄》民主領袖流年不利的2024

    張登及專欄》民主領袖流年不利的2024

    2024年對世局來說是動盪的一年,將預演2025年的波濤洶湧。許多主要國家領袖的地位搖搖欲墜,甚至現任政府大敗換人。首先當然是美國總統拜登放棄連任,民主黨慘敗,21世紀第一民粹強人川普王者再起,勢將成為自由民主國家領袖與美國歷代總統全新的典範。

  • 安倍遺孀抵美 今赴川普私人晚宴

    安倍遺孀抵美 今赴川普私人晚宴

     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遺孀安倍昭惠當地時間14日抵達美國佛州邁阿密,預計將於15日出席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佛州海湖莊園的私人晚宴。媒體報導川普在安倍晉三去世後就持續關心並與安倍昭惠保持聯繫,此次邀約就是以私人管道接觸成行。而此次會面,也正值東京希望在川普1月20日就職前與他建立密切關係之際。

  • 台灣付保護費要做的功課

    台灣付保護費要做的功課

     川普再度入主白宮,競選期間他提出的「保護費」概念果不其然引起各界關注。據路透報導,台灣可能透過提前進行大筆軍購,展示自衛決心;另則報導指華航即將敲定一筆由美國波音與歐洲的空中巴士拆分的長途客機訂單;甚至國人還擔心川普會要求台積電2奈米製程提前赴美設廠,經濟部長因此出面指法令尚不許可。

  • 時論廣場》台灣付保護費要做的功課(唐開太)

    時論廣場》台灣付保護費要做的功課(唐開太)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剛出爐,川普再度入主白宮,有關競選期間川普提出「保護費」的概念,果不其然引起各界關注。根據路透報導,台灣可能透過提前進行大筆軍購,展示自衛決心;另則報導也引述業界消息,指華航即將敲定一筆由美國波音與歐洲的空中巴士拆分的長途客機訂單;甚至國人還擔心川普會要求台積電2奈米製程提前赴美設廠,經濟部長郭智輝因此出面指法令尚不許可。

  • 石破逆風官僚抬頭 台對日須務實

    石破逆風官僚抬頭 台對日須務實

     今年的日本眾議院選舉為自民黨自2012年底重回執政後最困難的挑戰。安倍晉三執政期間自民黨在國會大選中攻無不克,不僅牢牢控制眾參兩院,在眾議院中,計入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席次更能取得「絕對穩定過半」的優勢,全面掌控眾議院的17個委員會,成就「安倍一強」政治。

  • 何思慎專欄》石破逆風官僚抬頭 台對日須務實

    何思慎專欄》石破逆風官僚抬頭 台對日須務實

    今年的日本眾議院選舉為自民黨自2012年底重回執政後最困難的挑戰。安倍晉三執政期間自民黨在國會大選中攻無不克,不僅牢牢控制眾參兩院,在眾議院中,計入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席次更能取得「絕對穩定過半」的優勢,全面掌控眾議院的17個委員會,成就「安倍一強」政治。

  • 海外看世界》中美日關係新變化與台灣問題(張雲)

    海外看世界》中美日關係新變化與台灣問題(張雲)

    眾所周知,過去幾年來,中美關係緊張一個重要因素是台灣問題。同樣,中日關係近年來再次波動背後也有台灣問題影子,而且有時候似乎日本在台灣問題上表態比美國更高調。

  • 社評/海上漁民心事誰人知

    社評/海上漁民心事誰人知

     2013年4月,台、日簽署《台日漁業協議》,為台灣漁民取回北緯27度以南釣魚台周邊海域傳統漁場,此後漁船在該海域作業鮮少遭日本扣留。2020年9月蘇澳籍漁船「新凌波236號」在釣魚台12浬,遭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艇「來間(KURIMA)號」撞損,台、日漁業糾紛再起。上月「港福洋266號」及「富申號」兩艘漁船接連遭日本海上保安廳扣留,漁民作業問題成為關注焦點。

  • 旺報社評》海上漁民心事誰人知

    旺報社評》海上漁民心事誰人知

     2013年4月,台、日簽署《台日漁業協議》,為台灣漁民取回北緯27度以南釣魚台周邊海域傳統漁場,此後漁船在該海域作業鮮少遭日本扣留。2020年9月蘇澳籍漁船「新凌波236號」在釣魚台12浬,遭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艇「來間(KURIMA)號」撞損,台、日漁業糾紛再起。上月「港福洋266號」及「富申號」兩艘漁船接連遭日本海上保安廳扣留,漁民作業問題成為關注焦點。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