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家房企的搜尋結果,共61筆
為進一步穩定房市,吸引購房者敢買房、願買房,大陸住建部長倪虹刊文表示,要推進現房銷售制,實現「所見即所得」。分析指出,該政策並非「一刀切」廢除預售屋,而是構建「預售加現房」雙軌並行、風險可控的新體系。
大陸房市研究機構克而瑞公布數據,大陸房企償債壓力將在今年出現階段性高峰,債務到期規模較去年增加人民幣(下同)逾500億元至5,342億元。但房企融資難問題仍未改善,今年截至第三季末,房企融資規模大減三成,處於歷史低位。
大陸官媒經濟日報發文稱,要加強對「好房子」項目的保障力度,加大優質地塊供應,在港上市的大陸房企逆勢上漲。
近期大陸房企債務重組捷報頻傳。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佳兆業、時代中國等10多家房企債務重組或重整獲批,房企加速化解風險。最新案例是民營房企龍頭碧桂園,該公司日前公告,逾75%持有人加入境外債重組支持協議,並將會繼續與主要債權人磋商重組條款,以盡快達成協議並在年底前實施建議重組。
近期大陸房企債務重組捷報頻傳。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6月底,佳兆業、時代中國等10多家房企債務重組或重整獲批,房企加速化解風險。最新案例是碧桂園,該公司日前公告,逾75%持有人加入境外債重組支持協議,並將繼續與主要債權人磋商重組條款,以盡快達成協議並在年底前實施建議重組。
據澎湃新聞報導,近日,大陸土地市場升溫明顯,包括上海、浙江省杭州、江蘇省蘇州等在內的多個城市頻現高溢價地塊,像杭州短期內出現多個地王地塊。與此同時,民營地產企業、外資地產企業再次入場,參與土地競買;溢價成交的地塊不再局限於核心城市的核心區域,部分城市的遠郊市場開始回暖。
據澎湃新聞報導,近日,大陸土地市場升溫明顯,包括上海、浙江省杭州、江蘇省蘇州等在內的多個城市頻現高溢價地塊,像杭州短期內出現多個地王地塊。與此同時,民營地產企業、外資地產企業再次入場,參與土地競買;溢價成交的地塊不再局限於核心城市的核心區域,部分城市的遠郊市場開始回暖。
市場期盼大陸房市回暖,今年1月大陸領先房企在核心城市土拍表現上競爭激烈,克而瑞研究中心日前公布數據顯示,1月重點監測的30家房企,單月投資拿地總額接近人民幣(下同)638億元,年增達186%。但綜觀全國普遍性房市回溫尚未出現,土地市場的熱度僅屬於局部回歸。
大陸房市在疫情後持續低迷,根據大陸中指研究院最新數據,百強房企2025年1月銷售總額為2350.3億元(人民幣,下同),年減16.5%。銷售額超百億元的房企僅5家,較去年同期減少2家,顯示市場仍面臨下行壓力。不過,跌幅較2024年同期的30%顯著收窄,部分歸因於各地政府與房企合作推出的「迎新年、購新房」促銷活動,試圖穩定市場信心。
據《證券日報》報導,2025年,北京、杭州、深圳等多個城市相繼迎來土拍「開門紅」,為樓市持續增添暖意。
據《證券日報》報導,2025年,北京、杭州、深圳等多個城市相繼迎來土拍「開門紅」,為樓市持續增添暖意。
大陸A股上市房企陸續公布2024年前三季業績表現,現金流吃緊仍是房企普遍面臨的問題,若以經營性現金流淨額作為衡量指標,前三季有近六成上市房企的「造血」能力在減弱。但業界預期,在近期大陸政府利多政策加持下,A股房企第四季現金流可望迎來顯著改善。
隨著節前政策發布,大陸「十一」的黃金周期間,看房與交易熱度大幅提升。中指研究院監測表示,多數城市的監測調研項目在假期平均認購量已超過9月全月。尤其一線城市房產項目到訪、認購量也明顯提升。其中廣州、深圳的監測項目在假期平均認購量達到9月的2倍水準,北京、上海也同樣超過9月全月。
「十一」長假前,大陸政府推出多項拉抬房市政策,刺激重點城市建案在假期期間的到訪量與認購量,都較長假前大幅提升。也因市場出現回穩跡象,開發商轉變定價策略,多家房企不是宣布漲價,就是全面收回折扣。
9月下旬大陸政府推出一連串利多政策激勵房市後,逾50城接續推出房市優化政策,參加促銷的專案到訪量年增長50%以上,業界期望在「十一」長假先衝一波銷量。另據機構指出,今年前三季,大陸主要65家房企融資總量年減29%,但從季度有所收窄,顯示房市出現好轉跡象。
大陸房市仍未走出寒冬,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地產最新研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大陸百強房企累計全口徑銷售金額為人民幣(下同)20,116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衰退43%。從房企類型來看,央企、國企的銷售情況仍優於民營房企,「國進民退」態勢愈加明顯,央企保利發展更是穩居上半年銷售冠軍。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之前將大陸房企之一的中國海外發展公司信用評級進行上調。這也是2023年下半年以來,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中首次上調陸資房企評級展望。但是否代表大陸房市已趨穩訊號,市場看法呈現兩極。有專家認為此次上調屬於個例、不能代表整個大陸房地產業;也有人認為這代表國際機構對房市預期正在改善,也向國際資本市場傳遞積極信號。
國際評級機構對大陸房市看法似乎改變?標準普爾20日將中國海外發展公司的信用評級進行上調。這也是2023年下半年以來,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中首次上調陸資房企的評級展望。但是否代表大陸房市已趨穩的訊號,市場看法呈現兩極。有專家認為此次上調屬於個例、不能代表整個大陸房地產業;也有人認為這代表國際機構對房市預期正在改善,也向國際資本市場傳遞積極信號。
國際評級機構對大陸房市看法似乎改變?標準普爾20日將中國海外發展公司的信用評級進行上調。這也是2023年下半年以來,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中首次上調陸資房企的評級展望。但是否代表大陸房市已趨穩的訊號,市場看法呈現兩極。有專家認為此次上調屬於個例、不能代表整個大陸房地產業;也有人認為這代表國際機構對房市預期正在改善,也向國際資本市場傳遞積極信號。
大陸官方為確保房企資金不斷鏈,至今透過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推出的「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已達人民幣(下同)9,000億元。但獲得白名單資格並不代表拿到融資的入場券,銀行基於風險評估仍謹慎放貸,實際真正貸款金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