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寒武的搜尋結果,共149筆
中新社報導,大陸工信部10月21日公開徵求對《算力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5版)》的意見,旨在加快構建大陸一體化算力網,構建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的算力標準體系。
美國針對高階AI晶片銷往中國大陸一事守得死緊,業界巨頭輝達屢次嘗試遊說未果,中國市場龍頭地位不保。現在又有壞消息傳來,兩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官方已發布「指導意見」,要求所有接受國家注資補助的資料中心須用本土AI晶片。不僅輝達成為最大受害者,超微、英特爾等業者也會受到不小影響。
為扶植陸製晶片產業發展,與美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競爭,大陸官方正在推出補助措施,加大對部分大型資料中心的補貼力度;比如給予字節跳動、阿里巴巴與騰訊等科技巨頭提供電費補貼,甚至電費減半。
大陸政府力推晶片自主政策,大型科企卻反映國產晶片因高耗能,導致電費成本暴增。外媒報導,北京為支持本土晶片產業,近期加碼補貼大型資料中心,最高可將電費削減達50%,藉此降低阿里巴巴等科技巨擘的營運成本,並強化全球競爭力。
趁著GTC大會首度移師華盛頓特區舉辦時,輝達市值突破5兆美元,再度改寫人類資本主義歷史!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前腳剛宣布新產品線,破除AI泡沫化疑慮,後腳立刻緊跟美國總統川普參加APEC,飛到韓國跟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吃炸雞配啤酒,加上台北市長蔣萬安正式宣布輝達海外企業總部落腳北士科T17、T18用地,黃仁勳在10月確實又創下人生高峰。
為扶植國產晶片產業發展,與美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競爭,大陸官方正在推出補助措施,加大對部分大型資料中心的補貼力度;比如給予字節跳動、阿里巴巴與騰訊等科技巨人提供電費補貼,甚至電費減半。
胡潤研究院28日公布「2025胡潤百富榜」,農夫山泉創辦人鍾睒睒重返大陸首富,財富年增56%至人民幣(下同)5,300億元,刷新大陸首富紀錄,「四度登頂」的紀錄更追平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另外,小米創辦人雷軍財富暴增1.5倍,成為今年增長最多的企業家。
受惠於AI算力需求強勁,大陸AI晶片設計大廠寒武紀日前公布最新財報,表現亮眼。2025年第三季營收年增13.3倍,達人民幣(下同)17.27億元,淨利達5.67億元,較2024年同期轉虧為盈,且已連續四季實現獲利。然而,亮麗的業績背後卻浮現隱憂,其營收與淨利雙雙呈現季減,引發市場關注。
中國遽然宣布稀土出口管制,美國口頭回應將對中輸美產品關稅課徵100%關稅等報復手段,關稅戰再起!惟距管制稀土出口及美國拉高關稅尚有一段時間,只要國際股市未連續重挫,正值九月公布營收創高者,可趁拉回布局佳績股。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10月17日,法國《世界報》刊登的一篇評論文認為,自今年年初「深度求索」(DeepSeek)給世界帶來了「億點」小小震撼後,中國正試圖借助這一效應,舉全國之力,縮小與美國在晶片與人工智能(AI)領域的差距。
全球記憶體產業正進入新一輪景氣循環,供需緊張,帶動記憶體相關股價飆漲。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除了南韓的SK海力士與三星兩大龍頭,全球第三大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供應商日本鎧俠(Kioxia)今年股價也暴漲319%,市值已達3.71兆日圓,令人矚目。他表示,台、韓、日、美、中、荷六地股市的半導體股全面大漲,充分印證了「晶片力就是國力」。
大陸AI晶片龍頭寒武紀17日公布第三季財報顯示,營收暴增逾13倍。淨利潤方面,雖已經連續三季與上年相比轉虧為盈,但較第二季下降17%。
2025年以來,大陸AI晶片產業迎來訂單爆發期,相關企業營收高速成長,但多數仍深陷虧損困境,獲利能力備受市場考驗。晶片設計服務大廠芯原股份最新業績預告即是縮影,儘管第三季營收與在手訂單大幅成長,卻仍未擺脫虧損,凸顯整個產業的普遍挑戰。
面對美國對最尖端晶片出口大陸的限制,大陸展開韌性,在高階人工智慧(AI)微晶片領域的開發正逐漸加速,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警告,限制其產品出口,只會刺激大陸晶片崛起,因為雙方差距僅在幾奈秒之間。但法新社報導,專家指出,在未來十年內,大陸難以與美國晶片巨頭輝達抗衡。
外資持續看好中國AI晶片產業前景。高盛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在一個月內第四度上調中芯國際及華虹半導體的目標價,雙雙至每股港幣(下同)117元。高盛表示,中國半導體產業正進入「系統性重估」階段,人工智慧(AI)驅動的半導體需求週期有望延續,相關晶圓代工企業將成為主要受惠者。
台股在台積電帶領下,不知不覺中漲到二六三九四.○三,對比川普四月祭出關稅,台股最慘跌到一七三○六.九七,在這半年之中,加權指數已經拉升了九○八七.○六,台股不但越過二四四一六的前波高點,而且直奔三萬點,現在大家心中最關切的是台股漲這麼多,會不會崩盤?也有人用另一種期待的心情問,台股還有什麼可以買?
新聞提要■美國對中國祭出科技管制,GPU巨頭輝達無法倖免,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四年前輝達在中國市占率約95%,如今只剩50%。而此事件市場關注的不僅只是將對輝達帶來多少衝擊,還有一重要問題:誰能在中國市場取代輝達,是華為,還是另有他人?
大陸「十一」長假前夕,本土算力企業獲得利多「大紅包」。中國聯通與工商銀行公布伺服器集中採購案,兩者合計總金額突破人民幣(下同)100億元,其中,工商銀行以海光晶片為主的伺服器採購案金額達30億元,由浪潮信息取得標案,成為唯一得標廠商,顯示大陸人工智慧(AI)自主技術與伺服器產業鏈逐步成熟。
大陸AI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9月29日發表新一代大語言模型DeepSeek-V3.2-Exp,透過自研DeepSeek Sparse Attention(DSA)稀疏注意力機制,突破長文本處理效率。大陸本土算力廠商華為雲、寒武紀、海光信息等火速宣布完成適配並上線,進一步加速大陸AI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