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實作體驗的搜尋結果,共97筆
新北市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攜手淡江大學USR遊宴計畫,舉辦「歷史與海洋的交會—海洋文史與飲食文化的印痕」教師專業社群研習,結合文史走讀、出海探學與食魚教育體驗,讓教師在體驗中品味歷史、思考永續,也展現新北推動跨域教學與行動學習的成果,吸引新北市30名教職員熱情參與。
為協助創業青年迎接人工智慧趨勢,嘉義縣政府勞工暨青年發展處今年度在「嘉我好漾」青年培力課程,推出18堂創業課與12堂AI應用課,內容涵蓋AI工具入門、工作效率最佳化、電商應用實戰到AI 短影音製作,讓年輕人透過數位能力,強化創業競爭力。
新北市教育局19日宣布啟動全國首創「新未來產業職業試探課程」,以「智慧永續」為核心,整合技術型高中、大專校院與新興產業資源,打造專屬國中生的跨域實作體驗,即日起開放北北基桃國中學生報名,共規畫40場次、1200個免費名額,內容涵蓋AI應用、半導體實作、綠能設計、智慧製造等4大未來關鍵領域,提前培養學生迎向未來的行動力與創造力。
中央研究院今(19)日舉辦第28屆的「院區開放」活動,並首度與「兒童科普日」合併舉辦,推出超過300場互動展示與科普體驗,吸引近萬民眾熱情參與,中研院長廖俊智表示,兒童科普日及院區開放日是專為學生及一般民眾設計的派對,研究人員每年都努力讓學術展現新奇有趣的面貌,期盼能激發每位參與者對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與想像力。南院院區開放日則為11月8日,歡迎民眾參與。
新北市教育局今(19)日推出「新未來產業職業試探課程」,以「智慧永續」為核心,整合技術型高中、大專校院與新興產業資源,打造專屬國中生的跨域實作體驗。課程自即日起開放北北基桃國中學生報名,共規畫40場次、1200個免費名額,內容涵蓋AI應用、半導體實作、綠能設計、智慧製造等四大未來關鍵領域,歡迎學生踴躍報名。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秉持環境永續的核心理念,受邀參加由新北市政府主辦的「2025新北濕地藝術季-種籽之旅」,並以作品《種籽的幾何學:對立的共生》精彩亮相。展期至11月4日,於板橋新月橋下的新海二期人工濕地展出。作品為溼地空間注入跨域創新的藝術能量,展現元智師生結合藝術創作與環境意識的深厚實踐力,體現以行動推動環境教育與永續設計的成果。
遙不可及的月球,竟在校園裡伸手可及!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師生合力打造一顆超巨型「月亮球」,直徑達5公尺,依真實月球比例以1比70萬縮小呈現,栩栩如生的月面陰影與坑洞,讓人彷彿置身太空。巨球一亮燈,立即成為校園最吸睛焦點,也讓今年的中秋賞月別具創意與浪漫氣息。
苗栗縣大湖鄉老官道,在台3線及苗54線等道路尚未開通前,是過去聯通卓蘭鎮的重要幹道,部分老官道是沿著山勢而行,年久失修,林保署新竹分署攜手國立苗栗農工學生及志工們,以人工徒手逐一修復老官道,讓學生除學習專業技能,也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以行動支持偏鄉教育,元大金控與元大文教基金會持續送愛,本年度「元大幸福日」活動,以「環境教育」為年度主題,今(20)日邀請來自高雄市上平國小及屏東縣霧臺國小68位學童,前往由百年老糖廠轉型的「高雄旗糖農創園區」,展開一場結合生態、文化與環保工藝的學習旅程,同時致贈內含外套、長褲及運動鞋的專屬幸福大禮包,為學童留下溫暖感動的回憶。
花蓮縣萬榮鄉「支亞干遺址」是縣內重要的史前玉文化資產,文化局2022年攜手當地族人成立考古學園,推廣在地文化也讓民眾體驗試掘過程認識歷史,廣獲好評,園區今年獲文化部支持展開優化工程,更新導覽系統與展覽內容,盼讓考古更親民,成為大眾認識土地與歷史的起點。
花蓮縣萬榮鄉「支亞干遺址」是縣內重要的史前玉文化資產,文化局2022年攜手當地族人成立考古學園,推廣在地文化,也讓民眾體驗試掘過程認識歷史,廣獲好評。園區今年獲文化部支持展開優化工程,更新導覽系統與展覽內容,盼讓考古工作更加親民,成為大眾認識土地與歷史的起點。
AI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為迎接AI時代來臨,苗栗縣政府特別規畫「AI菁英爭霸賽」暑假營隊活動,吸引了縣內3至9年級對人工智慧程式設計(PAIA)與Scratch創意編程充滿興趣的學生踴躍參加,在縣教育網路中心電腦教室舉辦3天課程節奏緊湊,融合遊戲互動與實作挑戰,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實作中成長。
為深化國中教師對技職教育的理解,並強化國中端生涯輔導能量,在臺北市教育局技職教育科指導下,114學年度「遇見技職未來~臺北市國中輔導室資料組長調訓研習」8月26日於亞東科大舉行,由亞東科大與松山工農聯合辦理,吸引北市各國中輔導教師與資料組長踴躍參與,以強化未來推動技藝教育工作的知能。
為促進海洋永續發展,新北市漁業處將舉辦「新北市海洋永續課程講座」,於9月3日中午12時30分起開放免費報名,9月13日起至9月28日、每周六日在新北市海洋資源復育園區熱情開課,共推出6場次海洋復育體驗課程。漁業處邀親子一起體驗海洋復育工作,深入了解海洋資源復育的奧妙。
石岡國中前校長廖玉枝退休前,推動「幸福學園,禾埕夢想家」方案,結合在地文化與產業,成立職探中心,積極推動閱讀與國際教育,帶領師生一同改變,也讓石岡國中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典範學校等多項殊榮。退休之際,她再添一筆佳績,獲頒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為教育生涯畫下圓滿句點。
桃園市議員李宗豪今與凌華科技合作,將利用員工餐廳廚餘製作而成的有機肥料捐贈給大埔國小與長庚國小,支持學校推動食農教育,讓孩子透過實作體驗農事,從播種、施肥、採收到上餐桌,完整學習食農教育的核心精神。
新北市立圖書館今(25)日起至9月30日舉辦「中華兒童叢書風華再現特展」,完整展出已絕版的973冊「中華兒童叢書」。這套出版於1965年至2002年間的兒童讀物,被譽為台灣兒童文學作家與插畫家的搖籃,培育無數創作者,也是許多五、六年級生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課外讀物。
桃園市教育局為推動原住民族文化教育、培養學童自信與多元能力,近日於復興區高義國小舉辦「桃園市原住民兒童及少年成長營」。教育局表示,此次營隊採2梯次,以2天1夜模式進行,匯聚了德龍、大溪、龍安、石門、內壢、高義、內定及東安等八所國小共80位原住民學童,共同展開一場兼具文化傳承與自我挑戰的學習之旅。
苗栗東方美人茶以蜜香與精緻製程聞名國際,是台灣茶業代表。頭份市農會14日舉辦「東方美人茶品茶研習活動」,邀請返鄉青農許郁仁授課,帶領近30位學員了解茶葉製作、評鑑流程與沖泡技巧,並品飲多款在地特色茶,推廣茶文化、連結產地與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