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對外關係委員會的搜尋結果,共20筆
據新華社快訊:10月30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離開北京,應大韓民國總統李在明邀請,赴韓國慶州出席APEC亞太經合組織第3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
「川習會」30日將登場,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韋宗友表示,中美關係愈有挑戰,愈需要加強領導人的戰略引領,防止誤判。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凱強則認為,即便雙方領導人無法在此次會晤達成貿易協議,至少也能找到足夠共識,作為未來談判基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第二任期的外交與經濟政策,正持續重塑國際秩序,有專家警告,這種轉變使得北京趁勢擴張影響力,其他國家該如何在美中之間夾縫求生呢?
新華網26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當地時間25日在紐約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美國商會、對外關係委員會等美國友好團體座談。相關代表及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出席。李強表示,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為美國在內各國企業創造更多機遇。中美關係基礎在民間,健康發展需要兩國民間合力推動。
中美今年第四次經貿會談今(14)日起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針對美國財政部12日表示TikTok出售案將納入本次會談議題,中國商務部回應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資料隱私與安全,從來沒有也不會要求企業或個人違反當地法律,為中國政府採集或提供境外的資料。
二度入主白宮的川普,關稅戰的聲勢遠遠超過上個任期,說是瘋狂敲鑼打鼓也不為過。但姿態越高得離譜,最後縮回來就越被人看破手腳。他被華爾街封為「TACO」,意指「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川普總是退縮,拚字和塔可餅相同),太傳神了。
二度入主白宮的川普,關稅戰的聲勢遠遠超過上個任期,說是瘋狂敲鑼打鼓也不為過。但姿態越高得離譜,最後縮回來就越被人看破手腳。他被華爾街封為「TACO」,意指「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川普總是退縮,拚字和塔可餅相同),太傳神了。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戰搞得全球人仰馬翻,卻又屢屢先硬後軟,外媒創造「TACO」一詞形容「川普總是臨陣退縮」(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反映到軍事層面,前立委郭正亮引用專家分析指出,川普喜歡發出威脅,但很少真的付諸行動,連北韓、伊朗都不敢打,哪會為了護台而抗中?
在川普動搖美國的盟友關係、築起關稅高牆引發全球經濟動盪,從而給世界注入混亂之際,中國試圖向世界推銷其一貫的信息:中國將是動盪時期維護全球穩定的力量。但隨著習近平本週前往莫斯科與普丁會談,這個說教更難讓人接受,在拉攏歐洲對抗美國與力挺普丁之間,中國很難兩邊兼顧並取得平衡。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創跨大西洋信任、痛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之際,歐洲多國紛紛打破國防禁忌,重啟徵兵、強化武備,終於出現軍事意識的集體覺醒。但在這波戰略轉向中,西班牙與義大利仍顯得猶豫,未與多數國家步調一致。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即將上任,外界高度關切美國對中國徵收高關稅將造成的廣泛性影響。美媒《華爾街日報》在一篇深度報導中分析,中國製造業獨霸地位已超越19世紀英國與二戰後的美國,高關稅根本無法改變其製造業的主導地位。除非美國與其他國家改變消費習慣,或是中國經濟發生重大變化,否則這種大規模順差仍將繼續下去。
「這些數據預示著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英國《金融時報》4日報導,從近幾年中國大陸對沙烏地阿拉伯投資數據顯示,隨著兩國綠色產業合作不斷深化,中國出口和投資正湧入沙烏地,挑戰沙烏地與傳統西方合作夥伴的商業關係。
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務委員、公安部長王小洪25日應約與美國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進行坦誠、專業、務實交流的視訊通話,中方表示在禁毒等方面取得成果,雙方並同意繼續就執法領域重要問題保持溝通。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於美東時間25日出席紐約聯大期間,會見美國各界人士,呼籲美方理解中國有發展權利。
烏克蘭軍隊上週三(7)從蘇梅地區跨越邊境,攻入俄羅斯庫斯克地區,對此,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軍事戰略專員格雷塞爾(Gustav Gressel),分析了當前的局勢並指出烏克蘭可能陷入的風險,並聲稱「庫斯克攻勢恐導致烏克蘭軍事力量終焉」。
2023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降至十多年來的最低點。《華爾街日報》分析,乍一看,這似乎是由前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導致的兩國經濟脫鉤。但實際上,美國並沒有像相關數據顯示的那樣戒斷中國進口商品。中國和西方的製造商已經找到了許多繞過關稅的方法。但如果關稅進一步上調至60%呢?川普正為完成這項工作煞費苦心,如果今年秋季再次當選,他將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60%或更高的關稅。
近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訪問美國,廣泛接觸美國政界、商界、媒體等各方面重要人士,並在美國重磅智庫對外關係委員會發表演講。 他的一系列密集活動展現了中國對美外交新的活躍度。 由於劉建超的身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次訪問也受到外界的高度關注。 他所做出的相關政策宣示,對於理解下階段中美關係走向具有重要意義。
據中共中聯部新聞辦微信公眾號10日消息,當地時間1月9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應邀在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發表演講並與外方互動交流時表示,中美雙方要增強對話溝通,要妥善管控分歧,要擴大互利合作,要合作應對挑戰。中方願同美方一道,展現大國擔當作為,為人類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美陷入結構性緊張關係,美國前駐中大使羅德(Winston Lord)撰文表示,美中之間有著廣泛且不可切斷的經濟聯繫,中美各個層級都應該保持溝通,如此有利於探討彼此的紅線和核心利益,「除『接觸』政策外,沒有其他更合理的選擇」。與此同時,雙方可以且應該在某些全球性問題上合作。
今年9月中旬美國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前往紐約會見華爾街金融大咖,原本打算勸他們停止在中國投資,但是據美媒指出,加拉格爾很意外地發現不需要說服這些金融大咖們,因為他們已經在減少對華投資,而且不是因為地緣政治或是人權的原因,完全是經濟因素考量。只要情勢轉佳,資本外逃可能會逆轉。
中歐峰會將於12月7至8日在北京召開,有輿論認為這將是一場艱難的峰會。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5日表示,歐盟不會一直容忍與中國貿易逆差擴大,但是,法國廣播電台引述專家分析,雙方要經濟脫鉤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