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小孩哭鬧的搜尋結果,共26筆
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史哲6月才在爭議聲浪中,空降接任高鐵董事長,日前大陣仗去日本考查鐵道文化,回台於9月22日推出「寧靜車廂」政策,本意是營造安靜乘車環境,最後引起多數民眾反感,還引發「厭童」爭議,甚至衝突到行政院推動的共築育兒友善社會政策,政界也傳出史哲面臨是否適任問題。
台東縣政府持續拓展國際及離島觀光市場,17日開通台東與澎湖直航包機,首航兩地共吸引逾300名旅客往返,象徵雙向觀光合作新模式啟航,也為離島旅遊注入新契機。
高鐵「寧靜車廂」上路後,引發育兒家長與一般乘客對立,效應還持續延燒、擴大。北市聯醫整合醫學科醫師姜冠宇表示,小孩哭鬧是本能,跟刻意喧嘩畫等號,這是一種不友善與擴大解釋,直言全車適用是「非常愚蠢的政策」。民團則認為,寧靜車廂易使孩童照顧者承受更大壓力,建議應以更加友善方式取代,更能展現對育兒家庭的支持與關心。
高鐵「寧靜車廂」9月22日實施,近期有家長因孩子哭鬧,遭陌生男子轟「閉嘴」。媽媽回覆對方「你是不是也當過小孩」,卻被嗆「我當小孩時吵過你嗎?」,引發網友對「厭童」的熱議。北市聯醫整合醫學科醫師姜冠宇今直言,全車適用是「非常愚蠢的政策」。小孩哭鬧是本能反應,該哭該求救時卻不准他哭,只是徒增父母被社會排擠的感受。很多人把人性、自然的噪音,跟刻意喧嘩劃等號,這是一種不友善與擴大解釋。
台灣高鐵9月22日上路「寧靜車廂」政策,原以為是營造安靜乘車環境的好方法,然而,近日有網友看見一名2寶媽被舉牌警告,於是將吵鬧的小寶帶到車廂外安撫,獨留大寶一人坐在位置上,引發網友熱議。對此,身為2寶爸的男星吳鳳也在社群分享自身經驗,並提出兼顧寧靜與育兒的建議。
台灣高鐵寧靜車廂9月22日起實施,近期有家長反映,帶幼童搭車頻被舉牌提醒安靜,甚至遭其他乘客責罵。高鐵表示,迄8日勸導1.3萬次案例中,逾7成為使用3C,孩童相關僅零星個案,將優化服務技巧避免誤會,提供必要關懷協助。
台灣高鐵「寧靜車廂」今年9月22日上路,雖然高鐵寧靜車廂規定不含兒童及病患,不過仍有不少乘客抱怨遇到小孩吵鬧的狀況。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分享,有男子搭高鐵時遇到小孩哭鬧,忍了5分鐘後決定出面大聲斥責,推車員出面緩頰時,反過來指責是「寧靜車廂」,讓蘇怡寧直呼很難過,「我覺得這個社會病了」,因為如果這個社會不能包容下一代的哭聲,那就不會有下一個社會,貼文曝光後引發砲轟,男子也因此刪文。
台灣高鐵「寧靜車廂」9月22日上路後,旅客使用手機看影片或聽音樂需戴耳機,講電話要到車廂玄關處,若屢勸不聽可拒載,但該規定卻讓不少帶孩子搭車的家長壓力爆表。一名女子指出,搭高鐵時突然聽到前方男乘客對後座一對母子大喊「吵死了!寧靜車廂啦!」,她質疑「高鐵所謂的寧靜車廂,是用來對付帶小孩手足無措的父母嗎?」貼文一出,吸引不少不清楚規定的網友回應,才恍然大悟地表示,原來高鐵寧靜車廂是全車制,家長帶小孩搭乘也無法避開。
知名網紅昨(7)日爆料自己女兒在新北市林口區某雙語幼兒園受到不當管教,稱小孩被「封箱膠帶貼嘴巴」、「打臉」、「關小黑屋」等不當管教,新北市教育局獲報後派員稽查,除依法移請社會局調查外,也發現學校以補習班名義立案,卻從事教保服務已違法,先依規定裁罰負責人30萬。
高市經營娃娃機的蔡姓男子與同居女伴潘姓女子,自親生兒子2個月大的時,就疏於照料,導致嬰兒營養不良,男嬰更因哭鬧被蔡男徒手毆打至肋骨骨折,又在無圍欄床鋪上摔落造成顱骨骨折與腦出血。橋頭地院判蔡男有期徒刑2年6月,潘女判刑1年6月。兩人認為科刑太重上訴,遭高雄高分院駁回,維持原判,全案可上訴。
作家林思齊表示,從吃到飽餐廳中,可以觀察一個人的待人處事方式,例如是否將盤子裝得過滿、對服務生態度不佳或過度要求、對食物新鮮度碎念,或是遇到鄰桌孩童哭鬧時的反應等。他形容 Buffet 餐廳根本是一面「照妖鏡」,要看出一個人的品德,一頓飯就夠了,貼文曝光後,立刻引發熱烈討論。
民眾搭飛機最怕遇到小孩哭鬧,1名網友表示,昨天搭機時,有位年輕爸爸在飛機上發小禮物,裡面有糖果、餅乾、耳塞,還有1張字條,原來是初次帶小寶寶搭飛機,擔心孩子吵到乘客,原PO看了直喊感動。貼文引發熱議,網友都相當讚賞家長的行為,同時也感嘆,「社會氛圍變成這樣真的有必要嗎?生小孩好像虧欠了全世界。」
醫院面臨兒科醫師荒,兒科醫師指出,兒科住院醫師20年來暴減7成,即使衛福部去年起補助住院醫師每月1萬元,及兒科研修醫師在重難罕症、外科,給付每人每月1~3萬元津貼,但兒科值班過多、訓練困難、薪資低,加上少子化影響未來前景,不僅離職率高,招收人數仍不理想,願意留在醫院的人更少之又少。
立法院昨(19日)送出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立法院長韓國瑜盼行政院不要提覆議。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則在臉書列出總預算三讀以來,自行政院以降,各部會爭相哭窮,包含請不起手語老師、記者會沒有茶點、沒有統一發票獎金、不能辦會考、廁所沒衛生紙等等;她痛批,為抹黑藍白癱瘓政府,綠營謠言盡出,目的只有一個,「讓仇恨、民怨升溫」,為之後的大罷免增添柴火!
婦人歡歡(化名)遭2個孩子控訴,在他們成長過程未盡扶養義務,母親還有菸癮、毒癮,吸食菸毒時常與他們同處一密閉空間,吸食後常精神恍惚、嗜睡,不僅無法操持家務,也未照顧他們,還因年幼的他們哭鬧,就拿衣架及水管、藤條鞭打。不滿母親未善人母之責,憤而訴請免除扶養義務。
台南、高雄兩都10日同爆虐童案,台南市歸仁區有家長舉報某私立幼兒園2名幼師對幼童施虐,教育局發現至少18名幼童遭不當管教,副局長楊智雄更坦言「影片內容讓人看不下去」。高雄市1名保母涉嫌摔打3月大的雙胞胎女嬰,涉案教師與保母皆已遭停職調查。
許多人搭乘長途班機時,可能會準備一些法寶保持旅程舒適。一位常常搭機出差的女子分享,自己搭乘長途班機時,一定會準備耳罩式耳機、護手霜和護唇膏、蒸氣眼罩、頸枕4大好物,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許多女生紛紛大讚這4樣東西真的很好用。
一名鄭姓婦女2022年生下小孩後,只要小孩哭鬧,就以毆打方式管教,且持續4至8小時以上至2天內未餵食,嬰兒還被打到頭部、眼睛腫脹,中樞神經衰竭死亡,最高法院將鄭女依對兒童犯傷害致人於死罪判刑10年6月,並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驅逐出境定讞。
覺得小孩可憐!有網友在網上透露,姪女國中畢業後就在家啃老,不僅不做家務事,三餐還須替姪女準備,甚至,姪女生活習慣差,用過的衛生棉還丟在床底下任由「發臭長蟲」,在家人積極的撮合下將姪女嫁出去,豈料,姪女依舊邋遢,導致再好的婆婆也難忍受,姪女結婚4年後便離婚,帶著3歲多的兒子回到娘家繼續躺平。
婦人小萱(化名)被2個孩子指控,不僅在他們的成長過程未盡扶養義務,且母親還有菸癮、毒癮,甚至吸食菸毒時,常與年幼的他們處同處在密閉空間,母親吸食後經常精神恍惚、嗜睡,無法操持家務。他們若是哭鬧,還會被用衣架及水管、藤條等工具鞭打。他們不滿母親未盡人母之責,因此憤而訴請免除扶養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