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小院高牆的搜尋結果,共302筆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韓國APEC峰會前後,與美國總統川普、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兩場會談,將在歷史長河中留下重要印記。正如川普會前發文以「G2」形容此次美中會晤,在經過將近8年的戰略試探與對抗後,中美關係進入平起平坐的戰略相持期。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韓國APEC峰會前後,與美國總統川普、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兩場會談,將在歷史長河中留下重要印記。正如川普會前發文以「G2」形容此次美中會晤,在經過將近8年的戰略試探與對抗後,中美關係進入平起平坐的戰略相持期。
10月31日至11月1日,亞太地區21個經濟體的領導人和代表將聚首韓國慶州,參加以「建設可持續的明天」為主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習近平主席將發表重要講話,並同有關國家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當地時間24日與美各界人士交流十五五規畫方針時表示,中國堅定擁抱經濟全球化,且有能力應對內外風險。「小院高牆」、「脫鉤斷鏈」,都阻擋不了中國前進的步伐。
《華爾街日報》15日發表評論,稱北京正以極其類似華府的手法,運用稀土管制作為地緣戰略工具,反制美國長年利用半導體優勢遏制中國科技發展的行徑。文中形容,中國此舉幾乎是「逐頁照搬」美方戰略,堪稱在現代付諸實踐「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古訓。
美國在二戰期間是同盟國反法西斯陣營的領袖,想不到二戰以後,美國成了新法西斯霸權,攜手德國、日本這兩個法西斯戰敗國、G7、北約國家、五眼聯盟,加上以色列,聯合形成新的法西斯集團。1991年蘇聯瓦解以後,新法西斯的霸權達到了頂峰,前後侵略了世界上讓其礙眼的數十個國家。2023年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提出《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的報告,就是對抗新法西斯霸權的檄文。
7月底,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第八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公布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動計畫》;短短的三千多字雖多為宏觀的倡議,但卻揭示了未來大陸AI產業的發展戰略。
美國對等關稅開始全面實施,唯獨與中國大陸的「關稅休兵」再度展延90天,為「川習會」及美中大交易鋪路。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對美中大國關係及世界地緣政治,都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兩大強權角力關鍵90天倒數計時,國際社會既期待又擔憂,台灣更不能掉以輕心。
美國對等關稅開始全面實施,唯獨與中國大陸的「關稅休兵」再度展延90天,為「川習會」及美中大交易鋪路。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對美中大國關係及世界地緣政治,都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兩大強權角力關鍵90天倒數計時,國際社會既期待又擔憂,台灣更不能掉以輕心。
前不久,英國航母「威爾斯親王號」到亞太地區活動,以支持美國的印太戰略,但此一行動卻意外地遭到了美國軍方的抨擊。美國國防部次長柯伯吉在與英國國防官員的會議上,當面叫停英航母在亞洲的部署,並直言「印太與你們無關」,這讓英國備感錯愕與震驚。
前不久,英國航母「威爾斯親王號」到亞太地區活動,以支持美國的印太戰略,但此一行動卻意外地遭到了美國軍方的抨擊。美國國防部次長柯伯吉在與英國國防官員的會議上,當面叫停英航母在亞洲的部署,並直言「印太與你們無關」,這讓英國備感錯愕與震驚。
川普政府點頭同意讓輝達H20和超微MI308兩款AI晶片重返中國市場,這個圍堵中國的立場出現重大逆轉引發外界臆測,在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佈下如同天羅地網的貿易管制措施後,這個川普領導下的美國政府願意退回到哪裡?
根據美方消息,美、中兩國或於未來三周內將再展開貿易談判,稍早倫敦回合最關鍵的要素在於稀土,過去只見到美國持續地以高科技對中國實施管制,阻止中國獲取關鍵技術,這次卻是中國準確卡住美國的脖子,讓美國汽車與國防等產業陷於停擺危機,更在談判中扭轉局勢,傳又將延長90天關稅暫停期。
美中關稅貿易戰仍在持續,兩國大使為此隔空交鋒。當地時間18日,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USCBC)舉行2025年度慶典晚宴,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出席晚宴致詞時,呼籲美方取消對中國不合理的高額關稅,「小院高牆」圈不住牆外花開;以視訊參與同場活動的美國駐華大使龐德偉則指出,中美需著力糾正當前兩國關係中的失衡狀態。
據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消息,6月18日,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應邀出席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2025年度慶典晚宴並發表演講。謝鋒呼籲,「小院高牆」圈不住牆外花開,「大院鐵幕」只會激發中國加快自立自強,關稅戰沒有贏家,衝突對抗不應成為選擇,對話協商才是正確出路。
當地時間6月9日至10日,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在英國倫敦舉行。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葛里爾進行了坦誠、深入的對話,就各自關心的經貿議題深入交換意見。《中國新聞週刊》引述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趙明昊分析稱,中美馬拉松式會談16小時後,仍存在3方面挑戰。
據觀察者網風聞社區《地球知識局》報導,擁有豐富資源的非洲,已經成為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環節。目前,世界主要國家紛紛落子非洲,一場佈局之戰正在暗流湧動之下進行。中國對礦產資源有著巨大需求,在大力投資非洲資源的同時,也在發揮「基建狂魔」特長,積極建設基礎設施。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蒙內鐵路、坦贊鐵路等陸上交通設施,中國還在非洲投資、建設和運營了幾十個港口。
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從9日開始正在英國倫敦舉行,根據《人民日報》以鐘聲(意為中國之聲)為名發表評論文章,表示這是中美雙方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的又一重要機遇,中美經貿關係的真實圖景是優勢互補、共生共贏,中美各界與國際社會期待雙方落實好兩國元首通話共識,為兩國各自發展和全球經濟復甦增添確定性、穩定性。
期刊《外交家》(The Diplomat)20日刊載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國關專家傑克森(Van Jackson)的訪談,探討川普外交政策對大國競爭格局的影響。他認為,在美國總統川普眼中,台灣是可供交易的,美國正透過半導體產能外移與軍售,逐步吸收台灣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