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尿意的搜尋結果,共72筆
因為好奇心作祟,差點害了自己!大陸一名14歲少年因為一時好奇,將38顆「水寶寶」塞進尿道,2天後吸水膨脹撐滿膀胱,武漢兒童醫院專家連夜緊急手術,少年最終脫險。
一名44歲女子稱因病摘除子宮後,面臨膀胱下墜感、打噴嚏就漏尿、體力變差等問題。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謝筱芸對此解釋,女性漏尿不管有沒有子宮都可能發生,但只要卵巢仍在運作,雌性荷爾蒙與新陳代謝都不會明顯下降,體力也不會因此受到太大影響。
適量飲用咖啡對腎臟健康有益,但並非人人適合。醫師曲元正指出,研究發現每天喝2至3杯咖啡者,急性腎損傷風險比不喝者降低15至23%。但該研究是針對健康成年人,對於慢性腎病患者、攝護腺肥大與頻尿族群、有尿路結石病史者要特別留意,不能一體適用。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女性一生中常見的健康困擾,約六成女性在不同階段會曾經歷此問題。特別是進入更年期後,由於雌激素分泌減少,泌尿生殖道黏膜會逐漸變薄,導致防護力下降,因此更容易受到細菌入侵,引發頻尿、排尿不適或反覆性感染等狀況,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常造成心理壓力。
晚上總是被尿意吵醒,頻尿的狀況可能不是單純水喝太多,還可能是健康警訊,泌尿科醫師高銘鴻指出,夜間起床尿2次以上就屬夜尿,其成因複雜,可能涉及膀胱、攝護腺、荷爾蒙或其他健康問題,其中老年人要小心,可能與高血壓及心臟衰竭相關。
許多長者都有夜尿的困擾。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有位75歲爺爺,已動過攝護腺肥大手術,但每晚仍夜尿4、5次,下肢也水腫,造成白天精神不濟、脾氣變差,後來他請爺爺每天花35分鐘進行泡腳與抬腿,2個月後,爺爺不僅改善夜尿,下肢不再腫脹,就連血壓、血糖,也獲得改善,日本研究並發現,泡腳與抬腿還兼具護心的效果。
不少人有頻尿的困擾。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頻尿未必是疾病導致,而是吃錯食物,他分享有位20多歲女子,1個小時就跑1次廁所,讓她不敢出遊,經他告誡要避開喝濃茶、柳橙汁與吃辣習慣後,1周後,困擾女子多年的頻尿即獲改善,提醒柑橘類水果會刺激自律神經系統,甚至比咖啡更易讓人頻尿。
許多婦女在更年期前後面容易面臨頻尿困擾,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生王萱表示,好發時間是白天跟晚上,可透過生活習慣調整、骨盆腔電刺激復健運動、藥物治療控制及膀胱內注射肉毒桿菌可緩解症狀。
隨著年齡增長,男性常面臨頻尿、夜尿等泌尿問題,醫師提醒,攝護腺肥大、膀胱過動症是中年男性常見2大泌尿困擾,鼓勵40歲以上男性透過「IPSS國際攝護腺症狀評量表」,自行檢測泌尿狀況、及早就醫。
民眾多少都有過尿急卻無法立即去上廁所的狀況,對此,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表示,膀胱雖有一定的彈性,但若是膀胱開過刀或是因為車禍受過傷的人,憋尿憋太久有可能導致膀胱破裂;他說一般正常人雖然比較不會出現膀胱破裂的情形,但如果膀胱壓力太大,尿液會逆流回腎臟,造成腎臟水腫,長期下來可能會面臨腎衰竭、洗腎的危機。
那些說不出口的不舒服,其實都是更年期的訊號!
南投1位40多歲林姓男子近期因反覆出現尿急、漏尿與排尿不乾淨的困擾影響日常生活與睡眠,至彰基醫學中心泌尿外科求診,發現是與他罹患多年的重症肌無力相關的膀胱功能異常,醫師依重症肌無力疾病特性選藥,協助林男擺脫如廁困擾。
有些人明明水喝不多,卻一直想尿。對此,泌尿科醫師朱信誠表示,頻尿除了應就醫找出病因、治療外,飲食保健也很重要,包括南瓜籽、芋頭、銀杏與富含蛋白質的海鮮,都是有助保養膀胱的食物,尤其是南瓜籽富含鋅、鎂、植物固醇和木酚素等營養,不只抗氧化,還能紓緩膀胱過動、增強肌肉力量,是泌尿道的保養豆。
炎炎夏日,不少人喝手搖飲解渴消暑,不過台中市1名23歲林姓男子每天僅靠喝2杯半糖烏龍茶補充水分,加上工作性質經常憋尿,身體陸續發生血尿、發燒等症狀,經醫師診斷罹患急性腎盂腎炎,還引發敗血症住進加護病房。對此,大甲李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品叡13日提醒,民眾一定要適時補充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
無論男女,常常在淋浴時會有尿意,就會隨著水流順便排尿,既方便還省水,根據民調顯示,高達60%以上的民眾坦言有此做過,但泌尿科醫師警告,若長久養成習慣,恐會造成尿失禁,尤其以女性機率更大。
29歲前TVB小花陳欣茵擁有34D好身材,2023年她宣布離開TVB後,一度傳出她要結婚,但她後來發聲否認,強調是「不婚主義者」,接著又承認和交往2年半男友分手。近日她曬出自己穿白色比基尼辣照,中間開一大洞,露出東西半球,引來網友暴動。
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昨(18日)發出聲明,證實拜登罹患侵襲性攝護腺癌,且擴散至骨頭,評估攝護腺癌的惡性程度的格利森評分為9分。義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維倫表示,9分意謂惡性度高,一般而言,對已骨轉移的患者,是以荷爾蒙療法為主,以降低體內男性荷爾蒙濃度,來抑制癌細胞生長,提醒中年以上男性,若有解尿不順、頻尿或一直有尿意,但難以排空等情況,建議就醫做攝護腺癌篩檢。
有些人上完廁所後,仍常覺得沒尿乾淨。對此,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表示,會有殘尿困擾可能是因長期憋尿,使膀胱感覺變遲鈍,或是懸空尿尿的習慣,讓骨盆肌肉過於緊張,建議不論男女都坐著尿尿,且要多喝水、不憋尿,與練習凱格爾運動,否則尿液長期滯留,恐引發泌尿道感染,甚至是腎衰竭。
大陸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的一家路邊餐館,發生了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誰來埋單」事件。兩位男子於18日凌晨在該餐館用餐,消費金額約為人民幣百餘元。用餐完畢後,其中一人表示由對方付帳,不料對方聞言立刻「睡著」,另一人也不甘示弱地跟著「睡著」,雙雙倚在椅子上裝睡,誰也不肯買單。
有些民眾白天頻繁跑廁所、半夜又常被尿意叫醒中斷睡眠,生活品質飽受影響,原以為是身體老化的自然現象,但也有可能是罹患「膀胱過動症」。醫師表示,如1天上廁所超過8次、夜間起床排尿至少1次,且常有難以延遲的強烈尿意甚至漏尿,就要特別留意是否罹患膀胱過動症,應儘早就醫,避免膀胱功能惡化危害腎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