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工作機理的搜尋結果,共02

  • 陸新一代類腦機悟空 神經元數量接近獼猴

    陸新一代類腦機悟空 神經元數量接近獼猴

     浙江大學腦機智能中國全國重點實驗室2日發布最新一代神經擬態類腦電腦Darwin Monkey(悟空),支持的脈衝神經元規模超過20億個,神經元數量已接近獼猴大腦水準,且位居全球神經擬態類腦電腦系統前列。目前「悟空」已成功運行DeepSeek類腦大模型,完成邏輯推理、內容生成等智慧任務,並能初步模擬從秀麗線蟲到獼猴等多種動物大腦。

  • 陸科學家8年突破性進展 補上葉綠體基因研究最後一塊拼圖

    陸科學家8年突破性進展 補上葉綠體基因研究最後一塊拼圖

    《中國科學報》1日報導, 2016年1月,回國不滿半年的張余,在《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人員遴選申請書》裡寫道:「申請人擬開展的工作是運用結構生物學研究葉綠體編碼的RNA聚合酶(PEP)的工作機理和調控機制。」8年後,張余團隊和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周菲團隊合作,解析了PEP的冷凍電鏡結構,並揭示了該葉綠體基因轉錄「機器」的「裝配零件」「裝配模式」「功能模組」,為葉綠體光合作用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探索打下了基礎。相關研究成果3月1日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細胞》。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