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工具機公會的搜尋結果,共124筆
台中手工具產業集中於大里、太平、霧峰、大肚、烏日及龍井等區,這些傳統產業近年受美國關稅及匯率影響,營運壓力沉重,不少工廠面臨無薪假或停產危機。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指出,市府藉由產業輔導計畫導入精實管理與AI應用,協助業者從進料管理、製程自動化到數據決策全面升級,逐步與國際接軌,日前市議員對此推動產業升級的具體成果也予以高度肯定。許多廠商反映受益良多,期盼市府持續扮演產業升級的領頭羊角色,加速協助企業導入AI技術、提升生產效能與營運效率,強化整體競爭力。
很榮幸當選TMBA副理事長,就任後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全力促成「產業規範」(機械零組件規格標準化)的實現,這項立意良好的產業政策,工具機公會推動至今已有初步成果,建議政府繼續投入資源,協助產業界儘快落實應用,我覺得最應優先做的產品項就是800mm與1米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規格的統一。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第7屆27席理事、9席監事於14日順利完成改組,由永進機械總經理陳紳騰高票當選理事長;3席副理事長分別由東培工業董事長陳成、台灣麗馳科技董事長胡偉華與三鋒機器董事長林松益出任;監事會召集人由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文恒擔任。陳紳騰強調,第7屆理監事團隊的組成更著重於世代的延續與經驗的傳承,未來分工合作重點將透過委員會機制,聚焦「AI賦能下的數位轉型」與「綠能永續」兩大主軸,以解決會員痛點為核心,運用產業規範與數位技術,共同提升台灣工具機產業在嚴峻國際競爭中的差異化優勢。
副總統蕭美琴14日表示,紡織業是台灣在國際間最早打出名號的產業之一,從代工走向研發創新,展現堅強的技術實力與永續決心。她強調,「MIT」不僅象徵高品質,更是創新的代名詞,盼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的創新與實力,而面對關稅衝擊等各項挑戰,政府絕不會讓產業孤軍奮戰。
工具機業明年景氣能否回暖,業界大佬看法不一,程泰集團會長楊德華說,目前全球經濟看不到好轉跡象,東台集團董事長嚴瑞雄、上銀董事長卓文恒也認為,明年景氣難預測;百德機械董事長謝瑞木、慶鴻董事長王武雄、台灣引興董事長王慶華則樂觀明年行業景氣,表示在以巴停火、俄烏可望和談、美國市場需求可望增加等前提下,工具機業有機會好轉。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14日會員大會全面改選理監事,一如原先規劃永進機械總經理陳紳騰續任理事長。
副總統蕭美琴14日出席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工具機公會)會員代表大會,他在致詞時強調,工具機產業是「台灣工業之母」,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烏俄戰爭、中東能源衝擊,以及美中競爭等多重挑戰,台灣必須靠產業團結與轉型保持競爭力。她承諾,政府將持續做產業的堅實後盾。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14日央舉行會員大會,全面改選理監事,新一屆理監事規劃多由會員企業第二、三代擔綱,現任理事長陳紳騰獲工具機會遴選委員會推薦,可望順利連任;東培董事長陳成、三鋒機器董事長林松益、台灣麗馳董事長胡偉華等三人獲推薦接副理事長,監事會召集人內定上銀董事長卓文恒擔綱。
受惠電子、檢量測設備出口成長的助攻,台灣機械設備9月及前三季出口值均較去年同期成長,尤其美元計價更呈連續八個月正成長;工具機9月出口值雖年增5.0%,但7月對等關稅90天緩衝期結束後,外銷美國金額已連續三個月出現年減衰退。
為從關稅戰中突圍,台灣工具機廠及零件業參加兩年一度歐洲工具機展(EMO),積極爭取歐洲市場訂單。程泰集團、三鋒等工具機廠客戶現場詢單狀況優於預期,程泰集團參展前二日累積接單約300萬美元。
歐洲景氣差,不含上銀集團透過歐洲子公司報名參加兩年一度歐洲工具機(EMO)展,台灣工具機廠及零件業參展家數合計122家,比上屆減少15.3%,東台、永進、友嘉集團及百德等工具機廠今年都缺席。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紳騰出席外貿協會主辦記者會表示,台灣正將自身定位為全球製造業的「首選AI整合夥伴」。
機械公會協助精密機械業轉型,打入半導體設備供應鏈體系,11日與SEMI共同舉辦2025半導體先進封裝技術發展論壇。訊得機械技術長呂文斌建議業者,除必要設備投資,也要走向客戶,配合客戶要求與調整後,才能獲得半導體商認證,成為不可被取代的供應商。
8月機械設備出口以美元計價,連續七個月正成長,但工具機持續衰退。機械公會表示,工具機是台灣機械出口品項中下滑幅度較大者,顯示工具機產業還在景氣低點徘迴。
精密機械及工具機業為搶攻半導體產業商機,公會揪團約百家廠商參加10日登場台灣國際半導體展,包括程泰、東台、上銀集團等業者,擴大展出半導體設備、機器人關鍵零件等新產品,積極拓展高科技業需求新藍海。
機械及工具機業代表14日與閣揆卓榮泰座談,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會後宣示,銀行絕對不會雨天收傘、強化國土韌性特別條例增加至930億元,主要用來補助企業汰舊換新設備或工具機,如果不夠再想辦法更多支應。此外,政府要推「產業控股」公司,會從法規及行政程序支持,但不會介入成立公司,希望儘快完成產業控股條例法規,政府提供企業換股利益所得緩課等誘因,不要一下子產生高額所得稅,讓業者卻步。
台灣輸美產品關稅適用疊加方式並高於20%的消息,持續引來產業界關注。工商協進會9日發表聲明提出四大訴求,強調面對全球經貿環境快速變化,需有更完整的資訊支撐,政府應及早整合並釐清關鍵資訊,協助企業穩健因應;身處關稅海嘯第一排的機械及工具機業指出,為今之計,只有讓新台幣維持貶值,並配合開發印度等三大國際市場因應變局。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所提及「美國對台灣的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為產品原有 MFN 關稅,疊加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 20%」,工具機公會立即表示,8 月1 新聞稿所載「台灣輸美的工具機稅率約 2%到5%、零組件約 8%,美國政府擬再加徵高達 20% 對等關稅」之認知一致。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將針對232條款調查結果,公布半導體、資通訊等產業課徵稅率,機械及工具機產業普遍認為,受影響相對較小。
2025年8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商品實施20%「暫時性」對等關稅,雖較原預期的32%下調,仍高於日本(15%)與南韓。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灣主要有兩大難關,除了美方對半導體相關產品「232條款」國安審查,台美官員透露,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要求台灣比照日韓對美國砸大錢投資,導致談判進度延遲,無法在8月1日前拍板。
美國政府公布對台對等關稅暫定20%,高於日、韓的15%,對機械、工具機產業衝擊高於預期,機械公會皆呼籲政府持續與美方溝通,爭取讓台灣能有與競爭對手國日、韓相近的關稅稅率,並採防禦性匯率調控,以協助機械產業維持國際競爭力,持續根留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