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工業自動的搜尋結果,共553筆
國巨*(2327)7日公布10月自結合併營收113.52億元,月減2.8%,年增8.5%,累計前十月自結合併營收飛越千億元大關,達1,083.14億元,年增6.1%,若以美元換算則年增9%。由於AI及利基型應用需求強勁,國巨10月營收仍登同期新高紀錄,法人預期11月伴隨工作天數回升,國巨本月營收有望重迎成長。
歐盟是台灣第四大貿易夥伴,貿易額高達847億美元。台中產業包含智慧製造、綠能及電動車等在近期「歐洲創新週」均受歐洲經貿辦事處長谷力哲(Lutz Güllner)肯定,看好長期發展;台中與歐洲往來密切,谷力哲也參與台中年度盛會「2025台中購物節」拍攝形象廣告,體驗台中驚奇的歐洲元素,包含建築、美食及骨董文物,讓雙方交流從產業擴及至商業與文化層次,向世界展示國際化風采。
國巨*(2327)公布第三季財報,稅後純益登12季新高,每股稅後純益3.1元,累計前三季繳8.22元財報成績單,以股票分割前計算,相當於32.88元,國巨看升第四季AI稼動率,一舉抵銷消費性電子傳統淡季的疲弱,也將帶動平均稼動率走揚。
受惠AI半導體與伺服器需求強勁帶動,臺灣IC設計產業2025年可望再創高峰,年成長率預估達12.6%,產值上看新臺幣1.4兆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鍾淑婷指出,2025年上半年產業走勢呈「先揚後抑」:第一季受中國刺激政策與供應鏈提前拉貨推升,市場需求明顯反彈;惟急單效益逐步消退,加上新臺幣升值造成匯兌壓力,使上半年動能收斂。展望第四季,邊緣AI與網通晶片需求轉強、旗艦手機晶片銷售暢旺、AI ASIC設計服務接單穩健,並受惠車用與PC運算晶片與國際大廠合作發酵,全年成長動能可望延續,推升產值改寫新高。
神盾(6462)集團昨(28)日舉辦「2025 Egis Tech Day 神盾集團科技日」,以「AI全面啟動」為主軸,集結旗下安格(6684)、芯鼎(6695)、安國(8054)與乾瞻科技等子公司及夥伴,展示AI視覺平台、機器人與無人機晶片,以及3奈米異質運算/Chiplet架構等多項技術,強調台灣半導體與AI創新的整合量能。
據《虎嗅科技》公眾號報導,機器人養老的故事,已經被社交平台玩壞了。「玩不起了是不是?不玩兒了,不玩兒了!」老人在多次耍賴仍輸給賽博(cyber,意指網路虛擬)對手後,怒摔棋子轉身就走。
近年中國以「技能培訓+文化交流」為核心的海外職業教育平台─「魯班工坊」(Luban Workshop)快速向全球擴張,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教育輸出的新樣板。截至目前,魯班工坊已在亞、歐、非3大洲超過30個國家落地運作,累計培訓超過3萬名技術人才,被視為中國治理模式與軟實力的延伸。
華豫寧(6474)23日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預計11月下旬掛牌上櫃,暫定承銷價每股35元。
東元(1504)董事長利明献22日指出,東元與鴻海(2317)合作在已鎖定全球AI基建、鴻海在全球200多個廠區推行智慧工廠廠務節能管理,及鴻海、電電公會在海外設立科學園區等,都是合作方向。對於東元近期股價大漲,利明献表示也很意外,顯示市場對東元的期待很高。
東元電機參加「2025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暨人工智慧物聯網展」,展現在智慧製造與永續能源領域的技術力與創新成果。東元董事長利明献受訪時指出,與鴻海合作已鎖定全球AI基建、鴻海在全球200多個廠區推行智慧工廠廠務節能管理,以及鴻海、電電公會在海外設立科學園區等,都是合作方向,對於近期股價大漲,他表示,自己也很意外,顯示市場對東元的期待很高。
華豫寧(6474)預計將在11月下旬掛牌上櫃,明(23)日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華豫寧近年以雙引擎驅動模式,一方面長期深耕微控制器(MCU)及類比元件代理通路業務,奠定穩固現金流基礎;另一方面積極投入自有IoT智能門鎖與智慧建築系統開發,品牌「WAFERLOCK 維夫拉克」快速擴張,穩健推進轉型布局。
電腦設備國際大廠BIOSTAR映泰,宣布將參加Embedded World North展覽,本展將於年11月4日至6日於美國加州安那罕會議中心C館舉行。
第7屆台捷科技日於20、21日在捷克布拉格舉行,由國科會與捷克技術署、捷克科學院共同主辦,國科會副主委陳炳宇率領台灣產官學研代表,與捷克學者專家就雷射科技、人工智慧與資訊安全議題進行交流。
端子廠建通(2460)9月年、月雙減,公司表示營收下滑主因家電插頭端子類產品陸市內捲,影響整體出貨動能;此外,國標新絕緣插頭端子在大廠觀望,短期內未能挹注明顯營收貢獻。不過,隨高雄廠特殊新型銅材持續出貨,加上進行組織優化,力拚11、12月營收回升並單月轉盈,第四季業績優於第三季。
國巨以併購為成長引擎,三十年間橫跨歐美與亞洲市場,從美國普思電子、基美,到德國賀利氏、法國施耐德,再到日本芝浦電子。這條併購之路,不僅讓國巨從電阻電容製造商升級為全球前三大被動元件廠,更逐步擴展至感測與電源管理領域,奠定其成為「整合型電子零組件供應商」的產業地位。
東佑達自動化與日本山葉發動機株式會社(Yamaha Motor)共同宣布,雙方正式在日本成立合資公司TY ROBOTICS Co., Ltd.(TY公司)。新公司設立於日本靜岡縣濱松市濱名區的YAMAHA MOTOR成都田事務所內,預計2026年1月開始正式投產。未來,YAMAHA MOTOR將逐步把其單軸及直交機械手相關產品的生產移轉至TY公司,以進一步強化工業型機器人的市場競爭力。
盛群(6202)今(16)日舉辦新品發表會,以「智慧賦能、引領永續」為主軸,推出4款具邊緣AI運算能力的MCU,鎖定智慧家居、穿戴與健康量測等應用。總經理蔡榮宗表示,美系客戶拉貨帶動,今年上半年煙霧警報器相關出貨量放大2倍、營收成長4倍;隨著邊緣AI落地,公司已完成多款AI MCU導入,AI伺服器散熱模組用MCU也通過國際大廠驗證並陸續出貨。雖受中美貿易衝突干擾,第4季營運動能評估可望持平。
神盾(6462)旗下安格(6684)宣布,以每股30元參與欣普羅(6560)私募增資,投資總額約新台幣1.98億元。此次合作將整合集團內芯鼎(6695)AI視覺晶片、鈺寶-創(3150)低延遲通訊技術及安格AI演算法優勢,攜手欣普羅打造完整的「AI視覺解決方案」,瞄準智慧製造、智慧物流與無人機市場。
板金加工業迎來研磨技術革命!傳統研磨設備多以平面為主,對立面、弧形及凹凸面金屬件難以處理,長期仰賴人工打磨,造成高成本與低效率。
彰化無人載具聯盟顧問游富洋指出,台灣無人機產業正快速轉型,聯盟會員已近500家,其中約100家為上市櫃公司。他分析,目前產業焦點已不再侷限於零配件,而是朝向「模組化」發展,包括影像視覺、操控、馬達電池、動力及電力系統模組化,這將是未來競爭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