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工研院院士的搜尋結果,共35

  • 中原半導體論壇 產學研精英匯聚

    中原半導體論壇 產學研精英匯聚

     中原大學半導體產業學院於10月13日舉辦「中原70半導體產業國際論壇:回顧與前瞻」活動,吸引近200位產學研代表及師生與會,會中同步發起成立「台灣半導體國際發展協會」(TSIDA),期以策略性資訊共享與技術交流平台,整合台灣產業與學界量能,鏈結全球頂尖學研單位,因應AI智慧運算及量子計算時代的國際政經挑戰。

  • 工研院提3建議 聚焦AI無人載具

    工研院提3建議 聚焦AI無人載具

     AI無人載具市場需求持續上升,工研院舉辦第14屆院士會議,聚焦臺灣如何深耕AI無人載具產業。出席院士包括施振榮主席、林耕華、林本堅、史欽泰、王康隆、張有德、楊育民、楊振通、劉德音、林憲銘、蕭慈飛、海英俊、李謀偉、劉克振、吳明賢、陳適安、童子賢、米玉傑、余俊彥、蔡長海、羅唯仁、倪衍玄。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院長劉文雄亦出席與會。

  • 工研院院士呼籲:鎖定AI無人載具建立國家級計劃

    工研院院士呼籲:鎖定AI無人載具建立國家級計劃

    工研院舉辦第14屆院士會議,會中針對臺灣深耕AI無人載具產業的相關議題進行討論,院士們認為,AI無人載具是臺灣應發揮既有優勢不可錯過的產業浪潮,應持三大策略全速前進。第一是聚焦領域及技術,因臺灣市場規模有限,應聚焦具發展基礎的無人載具公司,鎖定製造、照護等領域跨國合作、跨域橫向整合產業。第二是布局生態系方向,應建立國家級計劃,制訂AI、通訊等國家級標準,甚至透過投資或收購國外公司帶動創新生態系統。第三是發展基礎建設,全力發展AI無人載具的人才、教育與基礎建設,如加強全齡教育與訓練、提升能源韌性等。盼藉此三大策略積極行動,壯大臺灣AI無人載具生態系及國際市場定位,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 《科技》工研院院士籲三路並進 壯大AI無人載具生態系

    AI無人載具市場需求不斷推升,工研院日前舉辦第14屆院士會議,會中針對臺灣深耕AI無人載具產業的相關議題進行討論,院士們認為,AI無人載具是臺灣應發揮既有優勢、不可錯過的產業浪潮,應持三大策略全速前進,以壯大產業生態系及國際定位。

  • 《科技》工研院院士呼籲鎖定AI無人載具 建立國家級計劃

    AI無人載具的市場需求不斷推升,工研院日前舉辦第14屆院士會議,會中針對臺灣深耕AI無人載具產業的相關議題進行討論,院士們認為,AI無人載具是臺灣應發揮既有優勢不可錯過的產業浪潮,應持三大策略全速前進。

  • 工研院新院士誕生!千挑萬選五位出爐 蕭美琴親授證

    工研院新院士誕生!千挑萬選五位出爐 蕭美琴親授證

    副總統蕭美琴今(15)日下午前往新竹出席「工研院52週年院慶暨院士授證典禮—創新週開幕」,肯定工研院在推動台灣工業化及經濟產業發展的貢獻與付出。她表示,面對國際情勢快速變化及諸多挑戰,期許工研院持續在融合產、官、學、研上扮演重要角色,在艱難處境中尋找好的解決方案,帶領台灣繼續向前,成為改變世界、讓臺灣更好的力量。

  • AI結合醫療!倪衍玄獲院士盼打造新護國神山

    AI結合醫療!倪衍玄獲院士盼打造新護國神山

    台大醫療體系管理發展中心主任倪衍玄15日獲得工研院院士頭銜,對於AI產業如何與醫療結合應用,他希望AI能做到重新詮釋偏鄉醫療以及拓展精準健康領域,並帶與科技業共同聯手打造下一座護國神山。

  • 工研院新科5院士授證 領域橫跨半導體、醫療、工程

    工研院新科5院士授證 領域橫跨半導體、醫療、工程

    工研院15日舉辦工研院52周年院慶暨第14屆院士授證典禮,今年共有5位院士獲殊榮,專業領域中,兩人來自半導體業且均為台積電資深員工、1人為台灣工程營造業者及兩名生醫醫療領域專家。其中新科院士台大醫療體系管理發展中心主任倪衍玄致詞時笑稱,專業領域的分布是工研院的「暗示」,暗示下一波發展是生技醫療產業。

  • 《半導體》工研院新科院士 台積電米玉傑:續致力技術創新

    工研院今(15)日舉辦「工研院52週年院慶暨第14屆院士授證典禮」,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執行副總暨共同營運長米玉傑成為新科院士,他認為工研院將繼續引領台灣助力產業邁向新高峰,並期許自己能持續致力技術創新與突破,將專業能力轉化為更多產業價值。

  • 《半導體》開創非揮發性記憶體新紀元 旺宏盧志遠獲未來科學獎

    旺宏(2337)總經理暨欣銓(3264)總經理盧志遠(Chih-Yuan Lu)獲得「未來科學大獎(Future Science Prize)」之「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殊榮,因在推進非揮發性半導體存儲技術方面的創新和領導地位,肯定盧志遠對半導體技術的卓越貢獻,更彰顯旺宏在國際研發舞台上的堅強實力。頒獎典禮預計於10月在香港舉辦。

  • 中原大學攜手社會影響力投資基金會 推動量子教育

    中原大學攜手社會影響力投資基金會 推動量子教育

    桃園市中原大學量子資訊中心與聯合國支持的國際組織「社會影響力投資基金會」於7月9日下午3時在中原大學行政大樓會議室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雙方將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動量子計算與聯合國17個永續發展目標(SDGs)結合之跨領域教育,攜手培育具備全球視野與科技素養的未來青年人才。

  • 台光電打造AI雙軌優勢 邁向爆發期

    台光電打造AI雙軌優勢 邁向爆發期

    台光電製作的銅箔基板,看來不起眼,但少了這塊薄薄的電路板,從現在最當紅的GPU晶片,到800G高速交換器,都將全數無法運作。

  • 醫療新南向政策 前加國衛生部長:台灣2領域是國際領導角色

    醫療新南向政策 前加國衛生部長:台灣2領域是國際領導角色

    2025玉山論壇今日(17)登場,第二場演講中,由衛福部部長邱泰源、次長林靜儀、前加拿大衛生部長甘禮明等人出席,分享新南向政策下,我國智慧醫療與他國合作經驗。甘禮明特別點出,台灣在防疫、智慧醫療領域都是國際領導角色,對於台灣被剝奪WHO觀察員深感遺憾。

  • 嘉中傑出校友陳適安榮膺工研院院士 AI醫療領航者

    嘉中傑出校友陳適安榮膺工研院院士 AI醫療領航者

    新出爐的工研院第13屆院士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以其專科心臟內科結合AI推動整體醫療的AI,帶領榮總體系醫院進行數位轉型,他是是嘉義高中傑出校友,今年4月嘉中百周年校慶曾返回母校,嘉中校長陳元泰說,將邀請陳適安回母校分享。

  • 工研院院士會議 提生成式AI發展倡議

     工研院6日舉辦第十三屆院士會議,提出「臺灣產業生成式AI發展倡議」,內容涵蓋五大策略:槓桿產業特色加速AI技術研發與應用、制定AI治理規範、完善AI資料與基礎環境、培育AI跨域人才、促進國際合作共創,以加速建構百工百業AI化生態鏈。

  • 工研院院士會議提AI發展五大策略 加速百工百業AI化

    工研院院士會議提AI發展五大策略 加速百工百業AI化

    工研院日前舉辦第十三屆院士會議,針對台灣產業AI發展相關議題進行討論,提出「台灣產業生成式AI發展倡議」,內容涵蓋「槓桿產業特色加速AI技術研發與應用」、「制定AI治理規範」、「完善AI資料與基礎環境」、「培育AI跨域人才」及「促進國際合作共創」等五大策略,以加速建構百工百業AI化生態鏈。

  • 《科技》百工百業AI化! 工研院院士獻5大策略

    AI人工智慧是新世代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工研院第十三屆院士會議,會中針對臺灣產業AI發展相關議題進行討論,提出「臺灣產業生成式AI發展倡議」,內容涵蓋五大策略槓桿產業特色加速AI技術研發與應用、制定AI治理規範、完善AI資料與基礎環境、培育AI跨域人才、促進國際合作共創,以加速建構百工百業AI化生態鏈。對於產業應用到百工百業的部分,院士們提出,AI是給臺灣的禮物,期許工研院積極協助「AI產業在地化」,讓工研院成為臺灣AI新創的搖籃。

  • 工研院院士授證 黃仁勳、蘇姿丰錄影感謝

    工研院院士授證 黃仁勳、蘇姿丰錄影感謝

     工研院6日舉辦第13屆工研院院士授證典禮,今年遴選出的5名院士包括NVIDIA執行長黃仁勳、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中美矽晶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以及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此次黃仁勳及蘇姿丰並未親自出席,但仍錄下影片表達對獲頒院士的感謝,以及對AI對台灣產業前景的看法。

  • 黃仁勳:機器人是台灣的新契機

     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超微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雙雙獲選工研院院士,黃仁勳透過影片表示,現在是企業AI的浪潮,下一波浪潮是機器人技術,能夠真正理解世界的AI,機器人技術對台灣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台灣錯過了軟體時代,由於缺乏龐大的本地市場,建立消費者和企業軟體產業是困難的,但台灣是全球領先的製造中心之一,未來的工廠將由AI驅動,協調機器人團隊來製造從晶片和電腦到汽車的各類產品。

  • 工研院新科院士 大咖入列

    工研院新科院士 大咖入列

     工研院6日舉辦「第十三屆工研院院士授證典禮」,並展出「智匯永續 共創未來」主題特展。今年新出爐的新科院士共有五位,包括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中美晶及環球晶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