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巨噬細胞的搜尋結果,共60筆
現代人追求健康與長壽,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菇類是一種被忽略的超級食物,富含多醣體、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素,研究顯示,長期食用菇類,具有幫助對抗發炎、穩定血糖、調節免疫、保護腦部與活化長壽基因等功效,建議每周吃2碗煮熟的菇,是最簡單又划算的健康投資。
國內流感疫情還在高點,醫師觀察,近日卻是肺炎的病患越來越多,北市聯醫醫師姜冠宇指出,最近急診沒有驗到,但是住院後陽性而導致院內感染的事件也開始發生,他指出,感染流感後,兩周內肺部巨噬細胞會降低非常多,有人從此「肺炎一直來敲門,且每隔一段時間就來敲門」,他強調,流感絕對不是單純的呼吸道疾病,仍應準時接種疫苗。
漢康生技(7827)宣布,旗下自主開發的免疫治療新藥HCB101已獲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正式核准專利,專利通過顯示漢康生技的研發成果具高度原創性,並為後續國際授權合作奠定基礎。
近日一名34歲空服員於值勤時身體出現不適,返台就醫後猝逝,引發關注,根據航空公司使用的通訊軟體Team+對話,一度提及她疑似罹患「史迪爾氏症」。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孔祥琪)發文表示,根據目前看得到的資料,自己判斷長榮空服員不一定是史迪爾氏症,因為從流出的對話來看,醫師很早就懷疑史迪爾氏症這個病,但後來經過檢查並沒有獲得證實。
長榮航空一名34歲空服員於值勤時身體不適,疑似因罹患免疫疾病「史迪爾氏症」出現發燒、筋骨痠痛等症狀,返台就醫後離世。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14)日表示,不是所有發燒都能靠多喝水與吃退燒藥解決,若患者發現體溫一再飆高、反覆抽血仍查不出原因,就有可能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作祟,其中史迪爾氏症堪稱「發燒界的變色龍」,一下子就多重器官失控。
2025年諾貝爾生醫學獎終於揭曉,三名得主分別是日本免疫學者坂口志文,以及兩位美國學者布朗柯(Mary E Brunkow)與藍斯德爾(Fred Ramsdell)。這3位學者不約而同的都涉及免疫系統當中的「調節性T細胞」(Tregs)的相關研究,那麼調節性T細胞的重要性在哪?它與其他的免疫細胞又有什麼功能差異?
癌症是國人頭號殺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包括十字花科蔬菜、菇類、薑黃與Omega-3脂肪酸,對預防癌症有幫助,而且很容易融入日常飲食,尤其是菇類富含β-葡聚醣,可增強免疫力,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吃菇1次,乳癌風險可下降3成以上。
過度依賴瀉藥,可能造成黑腸症。醫師黃郁純指出,長期服用含有蒽醌類成分的瀉藥或保健食品,會刺激腸道黏膜,導致變黑,這些產品常會以幫助排便、清宿便、體內環保等名義販售,購買時可留意是否含有番瀉葉、大黃、蘆薈、鼠李皮等成分。
全球臨床階段生技公司漢康生技(7827),公布其HCB101全球性Ib/IIa期臨床試驗(NCT06771622)的最新數據,再次證明該藥在二線胃癌患者中的強勁治療潛力。
有強健的免疫力,精神好也不易生病。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研究發現,「膽鹼」這個隱形營養素,對人體免疫系統極有助益,能降低身體發炎、改善脂肪肝、糖尿病,甚至還能保護大腦,建議民眾早餐可吃顆蛋、加點豆類或堅果,就可補充膽鹼,進而強化免疫力。
漢康生技以自主研發的技術平臺開發HCB303,是創新型多靶點三功能融合蛋白生物藥,致力於同時啟動及整合先天與後天免疫反應,並全面提升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活性,期望突破目前現有藥物效果的局限性,並減少患者需併用多種藥物的治療負擔。目前HCB303已通過了體外及體內(癌症動物模型)的多種藥效學試驗證,加速進入了新藥臨床試驗用藥申請(IND-enabling)階段,是繼HCB101、HCB301之後,第三個邁入IND階段的創新融合蛋白生物藥,也是繼HCB301之後,漢康生技所開發的第二個三功能的first-in-class(全球首創)高難度融合蛋白,HCB303將同步展開製程開發,預計在2026年下半年完成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為後續臨床試驗與商業化布局奠定關鍵基礎。
屈公病全球疫情升溫,大陸廣東近一周更是新增約3千病例,疾管署已在昨(4日)將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二級警示。對此,內科醫師姜冠宇表示,屈公病容易對小孩、孕婦、長者產生威脅,且長者會有慢性關節後遺症,不過台灣夏天常見的登革熱其實更可怕,「因為登革熱盛行相對有較高的重症率」,且兩者都只能進行支持治療、沒有特效藥;姜冠宇也提出兩大建議,一是國外旅遊避開禁令區,二是國內要開始清除病媒蚊。
薑是台灣人桌上少不了的辛香料,醫師張家銘指出,薑不僅能縮小脂肪細胞、減少肝臟脂肪,有助於減重,其活性成分還能幫助身體滅火,幫助免疫系統從破壞走向修復,更有助增加腸道益菌,減少發炎反應。
創新免疫療法廠業者漢康-KY(7827)今(22)日下午舉行法說會,聚焦介紹旗下CD47–SIRPα免疫新藥-HCB101的臨床進展,並首度公開針對胃癌(GC)二線治療的三藥聯合策略與初步療效成果。董事長劉世高表示,HCB101為具高度專一性之第3.5代SIRPα/CD47融合蛋白藥物,可有效識別並清除腫瘤細胞,且不影響紅血球,較第一代Gilead單抗藥物安全。他預估,今年第4季開始到明年第3季將會有多個二期臨床適應症數據公佈的密集期,今年第四季也將規劃轉主板上市櫃。
漢康生技研發中的創新免疫療法新藥HCB101,於近期臨床一期試驗中達成重要里程碑。三位罹患晚期實體瘤的患者,在接受每公斤體重18毫克(mg/kg)的高劑量靜脈注射後,觀察期間未出現劑量限制性毒性或嚴重不良事件,證實其具備良好耐受性。此次劑量提升結果已獲臨床安全審查委員會於台灣時間7月14日20時一致通過,為後續劑量遞增與擴大臨床應用奠定關鍵基礎。
漢康(7827)宣布,其研發中的創新免疫療法藥物HCB101在最新的臨床試驗中,再次顯現治療潛力。在2025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的臨床一期試驗中,32例患者接受0.08-5.12mg/kg給藥,共有6例SD(疾病穩定),其中5例經多種藥物治療皆失敗的實體瘤患者,在HCB101用藥下疾病穩定平均超過16周,隨著臨床入組患者施打劑量的提高,更顯著的臨床療效繼續被驗證。
膽固醇(特別是「低密度膽固醇」)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的原兇,它們堆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液循環不佳,要是出現阻塞,就會造成包括心臟病、中風等嚴重問題。其實人體也有清理膽固醇的機制,通常是一種被稱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會將其吞噬並吸收,但它會出現功能喪失的現象,使得膽固醇開始堆積。現在科學家終於找到重新喚起巨噬細胞清理膽固醇的方法,就像是找到它的「重啟鍵」。
身體慢性發炎與許多疾病有關。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名為「IDO1」的酶,會在人體發炎期間,抑制巨噬細胞處理膽固醇的能力,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重大疾病風險,而透過阻斷「IDO1」,有如關閉一個開關,可望能幫助身體正常代謝膽固醇,從源頭預防疾病。
專注於免疫腫瘤學創新生物藥開發的漢康-KY(7827)6月30日宣布,與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復宏漢霖)完成區域獨家授權合作協議,協議內容包括簽約金1,000萬美元,後續依有關里程碑達成情況收取合計不超過1.92億美元里程金,以上合計最高可達2.02億美元,包括開發、法規與商業相關進展,授權範圍涵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東南亞特定國家、以及MENA特定國家等市場。一旦完成,將為漢康抗癌腫瘤新藥發展再創下一項里程碑。
有時候突然感覺身體累累的,其實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基因醫師張家銘引述2025年最新一篇醫學期刊的內容,稱人體中的巨噬細胞會根據每個人的作息、飲食、壓力與情緒,做出「發炎」或「修復」的選擇,不僅是預防癌症的重要角色,也可能是癌症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