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平均報酬率的搜尋結果,共285筆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5)日審查國民黨提出的《公教年金修正草案》,主張停止砍公教人員所得替代率,引發朝野激烈辯論。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批評「年改不能走回頭路」,但民眾黨立委張啓楷則怒斥民進黨「不要再霸凌公教」,並提出三大訴求,呼籲政府應正視年改後續的不公問題。
新聞提要■當全球串流平台紛紛砸重金競相推出「韓流」主題作品時,韓流發源地的韓國影視圈卻陷入困境,究竟韓國影視產業界是發生了什麼事呢?
黃金一直被視為資金避風港,但今年以來,美股與黃金連袂走強,持續刷新歷史高點。市場專家表示,觀察2000年以來長期滾動值,當黃金與史坦普500指數滾動12個月報酬率,均超過10%的89個月中,後續一年美股的平均報酬率達12.7%,美股長期均值為9.5%。即便金價上漲30%,美股漲幅逾10%的情況下,後續一年美股平均報酬仍高達13.7%,顯示金價走強非股市的利空因素。
晨星發布第三季基金市場季報指出,全球金融市場第三季延續上半年漲勢,在美國聯準會重啟降息與AI題材雙利多帶動下,股票與債券基金全面上揚,第三季基金黑馬出線,貴金屬基金與大中華領漲全球股票基金,值得留意的是,亞洲基金強勢崛起,中、港、台等地股票基金平均報酬全面勝歐美。
牽動2025年資本市場的核心干擾因素為「關稅、通膨」,統一全球創新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陳意婷表示,關稅與通膨的影響逐漸鈍化,未來投資視角將轉向就業趨勢與AI產業基本面,看好創新投資。而據Bloomberg統計歷史數據顯示,10月底進場投資創新產業,以MSCI創新指數為例,持有一個月後的正報酬機率高達九成,第四季進場不僅勝率高,平均報酬率也表現不俗,為投資人提供具吸引力的黃金布局契機。
台灣主動式ETF今年第二季正式開放以來,半年內即從0到10檔掛牌,不僅產品數量急速擴張,整體表現亮眼。截至10月9日止,10檔主動式ETF自掛牌以來平均報酬率逾22%,其中主動台股型ETF更達28%,全面勝過同期大盤與傳統被動ETF,10月後還有4檔將強勢上市。
台股受惠AI供應鏈各族群同步回神,近半年以來加權指數已上漲25.6%,表現犀利,第四季因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將持續降息,有利消費旺季,加上10月台積電法說會及電子重要展覽輪番登場,有助於相關題材發揮,帶動台股牛市行情持續。
全球股市第三季展開強勁反彈,帶動投信發行各類海外股票基金表現,統計今年來以大中華區域型、陸股型兩類基金表現最佳,平均報酬率均超過2成。展望後市,法人認為在旺季效應支撐下,第四季全球股市不宜看淡,持續看好中、美、台股市表現。
台股結束中秋連假今(7)日開盤大漲,投信統計過去10年以來,歷年中秋節前後台股表現,並未沒有特別明顯向下變盤跡象,台股在中秋節後股市漲跌互見,秋節後的5、10、20、60日,歷史經驗以小漲小跌為主,上漲機率則都有七成以上。
市場對於降息預期的期待情緒壓過對於政府關門擔憂,美股連日走揚,台指期2日再創歷史新高,美股四大指數早盤也持續上漲,台指期夜盤續漲,盤中一度站上26,500點整數關卡,最新上漲39點、暫報26,463點。
受惠今年以來全球股市表現出色,國內投信發行的各類股票型基金中除了單一國家型,其他各類型全數收紅,其中中概股、大中華區域型與台股科技、台股中小四類投信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報酬率超過2成,表現最佳;另外,一般型台股基金、亞洲股票型、A股基金、日本基金也都有1成以上的報酬率,表現也相對穩健。
全球知名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陸港稱德勤)23日發表報告預計,受惠於多檔超大型上市案及市場熱絡的認購氣氛,港交所2025年前三季的IPO募資金額將達到1,823億港幣,優於紐交所的1,256億港幣,有望蟬聯全球第一。此金額不僅較2024年同期大幅成長228%,上市家數也增加47%,顯示市場動能十分強勁。
美國聯準會重啟降息,市場再度聚焦美股前景。法人表示,歷史經驗顯示,降息往往為股市帶來顯著推升效應,美企業獲利的成長動能依舊,在獲利成長支撐下,美股仍有榮景可期,不過,股價高的企業續航力道仍存隱憂,當資本支出減少或獲利下降時即是警訊。
台股九月份有半導體展、軍工展,中小型股及高價股急速拉回,不過有基本面業績支撐,台股以個股表現為主,矽智財、探針、PCB 上游及台積電大聯盟廠房興建、特化、設備耗材等輪漲持續;軍工股開始有個股飆漲,低基期業績股也有補漲機會。
TISA限定「定期定額」方式投資,績效會比單筆投入來得好嗎?LSEG理柏亞太區研究總監馮志源表示,單筆投資首先要先有一筆大額資金,其次是搶對時機,但是對一般民眾來說,手上閒置資金不多,即使有也不太敢一次「歐印」或長期持有,而定期定額每月最低只要1,000元起,透過分批進場方式降低波動風險,反而更適合長期理財。
股市過往有「9月魔咒」,台股9月的確也以大跌展開序幕。法人統計歷史數據,標普500指數在9月平均報酬率為負,是一年中表現最差的月份,主要原因是許多基金經理人大多在此時進行投組調整、稅務規劃,以及夏季後的資金重新配置,散戶投資人也慣性在此時獲利了結,帶來額外賣壓。不過,法人提醒,大型科技龍頭企業是AI革命下的最大受惠者,目前科技股估值仍不算太貴,建議可買進追蹤Nasdaq 100指數的ETF,掌握科技產業的長期成長紅利。
5年賺到400萬、僅花10年就由18萬元滾出千萬身家,33歲的前派出所所長蔡至誠,看多了作奸犯科的凶惡犯,不信人性不碰個股,只專注ETF就年賺20%。
投資人常聽到「9月魔咒」,而台股9月也以大跌展開序幕,更讓投資人擔心股市是否真的要反轉。法人表示,根據歷史數據統計,標普500指數在9月平均報酬率確實為負,也真的一年中表現最差的月份,但主要是許多基金經理人大多在此時進行投組調整、稅務規劃,以及夏季後的資金重新配置,而散戶投資人也因慣性會在此時獲利了結,帶來額外賣壓所致。對於長期投資人而言,回檔反而是逢低布局的好時機,尤其目前科技股估值仍不算貴,且大型科技龍頭企業仍是AI革命下的最大受惠者,建議可透過買進追蹤Nasdaq 100指數的ETF,掌握科技產業的長期成長紅利。
全球成長股憑藉規模優勢和創新能力,以及穩健的獲利與財務體質,在面對市場風險和科技變革時,展現護城河的韌性及強勁的成長力,長期牛市大於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