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幹管的搜尋結果,共139筆
小水力發電是低碳且穩定的新能源,被政府納入國家多元綠能施政重點項目,受各界關注。台灣自來水公司(簡稱台水)近年積極衝刺新能源,尤以小水力發電屢創佳績最為亮眼,透過盤點與利用自來水供應系統中既有的高低落差,台水成功將水流的重力勢能轉化為電能,不僅為該公司的淨零轉型目標鋪路,也為台灣的能源結構多元化注入新動力。
台北市公館圓環13日凌晨開始拆除並填公車專用地下道,引起部分民眾擔心當地交通將更壅塞,甚至增加車輛交織通行風險。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退休教授羅孝賢也直言,北市交通壅塞,圓環早已不堪用,改造念頭至少已20年,此刻就是做出根本處置的一刻;前台大土木系教授張學孔11日分析,捨棄既有圓環改為垂直正交路口,能顯著提升每小時車流紓解能量。
台灣自來水公司施作苗栗縣鯉魚潭水庫南水北送工程,將在2026年底全線通水,未來苗栗縣3大水庫自來水網架構即將完成,由於苗栗縣頭屋明德水庫是屬農水署農業灌溉用途,加上苗栗縣政府規畫在明德水庫發展水上休閒活動,縣長鍾東錦在9日縣務會議上,希望苗栗市及頭屋鄉未來能接管使用鯉魚潭水庫用水,讓民眾能使用更好的水源。
自來水公司公告,為配合高雄市捷運工程,必須辦理多處自來水管線遷移工程,停水、降壓影響10行政區、15.8萬戶,有13萬戶停水、2.8萬戶降壓,預計10日9時起開始停水,並在12日0時恢復供水,時間達39小時。
台水公司施作苗栗縣鯉魚潭水庫南水北送工程,將在2026年底全線通水,未來苗栗縣3大水庫自來水網架構即將完成,由於苗栗縣頭屋明德水庫是屬農水署農業灌溉用途,加上苗栗縣政府規畫在明德水庫發展水上休閒活動,苗栗縣長鍾東錦在9日縣務會議上,希望苗栗市及頭屋鄉未來能接管使用鯉魚潭水庫用水,讓民眾能使用更好的水源。
北市府13日將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但有部分民眾及民團表示反對。北市交通局9日表示,公館圓環以民眾安全為優先考量確定會拆,若不填平地下道工期將從2個月暴增至2年。交通局長謝銘鴻坦言,施工期必然會塞車,已與新北市交通局透過「公館專案聯合監控平台」協調,由交控中心即時監測路況,透過調整綠燈秒數及加強沿線違停取締等措施,將衝擊降到最低。
嘉義市6年來積極布建汙水下水道系統,今年再獲內政部國土署全國汙水下水道建設評鑑第三組第1名,連續4年奪分組冠軍,目前正推進第二期汙水建設計畫。市府工務處表示,已有1萬5000多戶接管,用戶接管年增率領先各縣市。
嘉義市6年來積極布建汙水下水道系統,今年再獲內政部國土署全國汙水下水道建設評鑑第三組第1名,連續4年奪此分組冠軍,目前正推進第二期汙水建設計畫,市府工務處表示,已有1萬5000多戶接管,用戶接管年增率領先各縣市。
竹溪是舊台南市區唯一的自然河川,因兩側密植竹子得名,經市府污染整治後,成為熱門拍照打卡景點。不料,位於中華路橋下的自來水幹管1日破管,大量泥沙隨水經由下水道流入竹溪,除造成竹溪黃水滾滾,也讓剛完成清淤的月見橋下方河道「做白工」。市府水利局將視淤沙狀況,考慮提出賠償要求;環保局也說,已完成稽查,目前正由水公司搶修中。
高雄自來水公司配合捷運工程,將於9月10日上午9時至11日深夜24時,辦理管線遷移及相關施工,期間將停水39小時,影響範圍擴及10個行政區,共15.8萬戶,其中13萬戶停水、2.8萬戶水壓降低。
北市府今年3月拍板拆除公館圓環,原訂6月拆除並恢復垂直的「正交路口」,但民眾反映應深入研議,北市議會決議暫緩施工。交通局表示,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已連續7年位居北市交通事故熱點第1名,今年仍為事故熱點之冠,先前外界建議試辦標線改善,但經專業評估成效有限。交通局強調,該案經專業團隊規畫及分析,並經專家審查認可,可大幅提升通行環境安全與友善度,預計9月13日施工,建議民眾提前改道或搭乘大眾運輸,以免行程延誤。
桃園市中壢區今年屢因大雨淹水被網友戲稱「環北灣」,審計處發現桃園20處都市計畫區,有高達207條雨水下水道管段,未能滿足5年重現期距保護標準,其中,中壢、平鎮就占逾3成,和積、淹水災情現況相符。水務局坦言升格前是採3年重現期距設計,如今全市建設率已達85%、居六都第3,會持續爭經費興建,並將舊城中壢、平鎮列為首要改善區域。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今年2月13日發生氣爆,造成5人死亡、38人受傷,震驚全台。事故發生後,台中市政府勒令停業,至今仍持續整建修復。為力拚9月底復業,業者投入大量資源,以「新店」規格全面升級安全設施,並於20日發出聲明,透露天然氣防災計畫細節,包括每6米設置一組偵漏器、導入即時通報系統,以及建立防災人員培訓機制。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復業進度備受關注,自四月申請「整體整建修復至可供使用計畫」起,專業工程團隊由建築師、結構技師與營造單位共同整合,以安全為第一優先為原則,除全面盤點體檢所有管線電路及設備外,持續強化安全管理各項措施,加強天然氣監測及災害預防,增設各式天然氣偵漏設備,導入即時通報系統、規劃防災人員培訓機制等。
基隆市持續布設汙水下水道,自18日起將在市中心的微風東岸商場旁愛一路、仁二路口施工,民眾憂心會對交通產生不小衝擊。基市工務處表示,施工機具將占用原2線車道,將採取不縮減車道另外新增1線車道方式維持3線車道,同時工區兩側槽化線、斑馬線會配合縮減寬度,並重新繪製標線。
基隆市污水下水道持續布線施工中,18日起將在交通流量大的微風東岸商場旁愛一路、仁二路口施工,預計將對市區交通產生衝擊。基市府工務處表示,由於施工機具將占用原2線車道,會採取不縮減車道另外新增1車道的方式,維持3線車道,同時工區兩側的槽化線、斑馬線,都將配合縮減寬度,並重新繪製標線,降低交通衝擊。
國立中山大學近年積極進行校園節能減碳專案,大幅汰換耗能設備,如LED,九年以上老舊冷氣、中央空調系統、太陽光電系統、宿舍太陽能及熱泵熱水系統,並導入ESCO能源績效保證專案,於2021年首度發表ESG永續報告書時,就以重新建置全校能源管理系統,以持續監控各建物用電情形,以達成「深度節能,積極減碳」的目標。
基隆市政府持續進行汙水下水道工程,目前正在施作海洋廣場前的幹管工程,後續工程將會跨越東岸高架,在仁二路的公車循環站前展開,屆時原有的4車道將封閉中央2.5個車道,預期將對市區交通造成衝擊。基市府表示。將派員加強交通疏導,整體工程預估將到2026年5月才會完成。
基隆市政府持續進行汙水下水道工程,市府表示,目前正在海洋廣場前的幹管施後,後續相關工程將會跨越東岸高架,在仁二路的公車循環站前展開,屆時原有的4車道將封閉中央2.5個車道,預期將對市區交通造成衝擊,市府將派員加強交通疏導,整體工程預估將到2026年5月才會完成。
為落實市長黃偉哲提倡「環境永續」政策,水利局積極推動並將水環境精神納入各項治水建設。「2025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於7月29日在台北君悅酒店舉辦隆重頒獎典禮。水利局提報9項重大治水工程皆獲主辦單位及評審委員肯定,得到「4金質5優質」佳績,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