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庫藏股買回的搜尋結果,共118筆
八貫(1342)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新台幣6.14億元,雖較上季減少13%,但受惠於原物料採購成本下降,毛利率回升至27%,季增約1個百分點,帶動營業利益達1.03億元。本業獲利維持穩健,加上新台幣匯率第三季逐步回落,挹注業外匯兌收益約2,077萬元,使稅後淨利達1.06億元,季增52.22%,單季每股盈餘(EPS)1.34元。
臺灣證券交易所正式發布「115年度(第一屆)ESG評鑑指標」,共計三大構面75項指標,適用期間為明(1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預計116年4月底前公布115年度評鑑結果。
台灣鋼鐵集團(台鋼集團)旗下特殊鋼廠榮剛(5009)今年第三季每股盈餘0.3元,創下19個季度新低;前三季EPS降至1.30元。展望後市,榮剛強調,第三季淨利下滑主因匯率與關稅等外部因素,實際營運體質與成本結構維持穩健,接單能見度佳,整體營運前景仍具正向動能。榮剛同步啟動庫藏股提振信心,榮剛周五股價相對跌深反彈。
金屬機殼大廠可成將於11月6日舉行法說會,由於可成目前有90%營收比重集中在筆電機殼,第四季受惠於AI筆電需求,外資券商已經調高本季NB市場規模,可成法說會可望聚焦筆電換機潮、新事業轉型,而在法說會之前,可成庫藏股趕進度,累計執行率已逼近20%。
佳邦(6284)受惠集團母公司華新科(2492)展現補漲氣勢,激勵佳邦股價跟進,漲停關門速度超越母公司,收盤價84.9元,創下今年3月以來新高價位,收盤時漲停委買單量破萬張,與母公司華新科同收漲停板,惟法人進出手筆較小,外資小幅度賣超。
金屬機殼大廠可成(2474)為維護股東權益,董事會決議祭史上第八度庫藏股,預計自即日起買回自家股票3.15萬張,買回股份占公司已發行股數達5.05%,未來若用於註銷股本,股本將更進一步輕盈。
連接器廠瀚荃(8103)今年現金減資15%,每股返還股東1.5元現金,減資新股預計於11月3日上市交易,公司看好AI伺服器走向多GPU與CPU架構,需要更多降壓、供電接口,將瞄準AI伺服器電力為主要核心業務。
中國送出稀土管制大禮包,美國也回以100%的關稅,中美貿易戰戰事再起,為免被流彈波及,築間餐飲(7723)和康霈生技(6919)連袂在昨(13)日召開董事會,決議買回庫藏股,其中築間餐飲更是掛牌以來首度買回庫藏股,在利多激勵下,築間以小漲0.7元開出再登高,漲幅一度逾4%,康霈亦以上漲2.43%開出,早盤漲幅也一度逾3%。
在近期全球地緣政治緊張之際,中國股票值得投資人重新審視。儘管面臨貿易壓力與經濟挑戰,中國股市似乎正展現韌性。截至9月25日,MSCI中國指數(以美元計)年初至今上漲31.7%,MSCI新興市場指數(其中中國占比約29%)同期也上揚28.1%。
股神巴菲特落實承諾,增持五大商社持股,激勵五大商社股價領跑日經指數,也帶動日股相關ETF表現。日經225指數2日盤中小漲0.2%,在台股掛牌的日股ETF漲跌互見,但中信日本商社(00955)受惠五大商社漲勢,收盤漲逾1.6%,續創掛牌新高。
中國股市在第二季持續上漲,受惠於市場對北京與華府最新貿易戰停火協議的樂觀情緒,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以美元計)第二季上漲3.4%;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則上漲2.3%。
台境(8476)啟動今年以來第二次庫藏股買回計畫,擬自今(24)日起買回庫藏股,此次預定買回數量為3,000張,買回區間價格為18元到25元。以25元買進最高價格換算,最多斥資金額達7,500萬元。老手出手果然不凡,開盤沒多久台境就直接攻上漲停板21.8元,成為庫藏股護盤的新典範。
工紙廠榮成(1909)董事會17日做出兩項重要決議,一是啟動南崁廠資產活化評估作業,市場保守估計光是土地逾5,000坪,若按近兩年實價登錄每坪45萬~50萬元計,市值上看23億~25億元,龐大處分效益受矚目。
今年以來截至5月底,MSCI中國指數表現為14.3%,遠優於SP 500指數的1.06%與MSCI世界指數的5.18%,顯示即使中美貿易關係日益緊張,資本市場信心依舊穩健。
台股創波段高,但仍有二檔個股錼創科技-KY創(6854)及宏佳騰(1599)宣布自今日起買回庫藏股,預計各自買回1,000張持股。
汽機車大廠三陽工業(2206)周一股價回測60元關卡,近15天跌幅達13.57%,三陽將於周四6月26日舉行股東會,公司周一晚間公告,董事會決議為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實施庫藏股買回計畫,自114年6月24日至114年8月22日,預計以每股44~77元買回公司普通股股票1000萬股,為今年度二度祭出庫藏股。
連接器廠瀚荃(8103)庫藏股屆滿,該公司23日公告,本次庫藏股買回2,000張,對照原訂4,000張的買回目標,執行率達50%,買回平均價位為46.5元,瀚荃將於7月9日除息2.8元。
長科*(6548)公告公司執行庫藏股買回計畫結束,原計畫預定買回15000張股票,最終實際買回11942張,執行率約為8成,平均每股買回價格為35.59元,總計買回金額約4.25億元,買回計畫完成後,長科*累計持有自家股份達16942張,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78%。
光寶科董事長宋明峰繼3月加碼自家股票500張之後,5月最新公告加碼1,000張,估計約斥資數千萬元至近億元。
上市公司國產建材實業前董事長林孝信、董事林泰宏,被檢方起訴利用2019年處分子公司國產(福建)水泥、2020年買回國產庫藏股機會,提前買進國產股票,涉嫌內線交易,台北地院依內線交易罪將林孝信判刑2年,宣告緩刑4年,支付公庫200萬元,林泰宏判刑3年2月,可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