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延任的搜尋結果,共198筆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依法設置7名委員,去年7月31日包含原NCC主委陳耀祥等4名委員任期屆滿卸任。行政院今年7月新提名成功大學資工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蔣榮先等4人為NCC委員,立法院會今(7)天行使NCC人事同意權,藍白再度攜手封殺,4人被提名人均被以60票不同意、50票同意否決。另外,藍綠白三黨各有一人缺席投票。
美國選民將於週二舉行州與地方選舉,為川普重返白宮近一年後的政治氣氛提供測試。此次選舉遍及多州,將選出市長、州長、法官及地方官員等職位,《金融時報》指出,其中五個州的選戰最受矚目,被視為明年期中選舉前的關鍵風向。
新北市勞工局今(4)日舉辦「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友善職場認證表揚活動」,共50家企業獲表揚。今年首次採用「金銀銅」制度,評價企業在人事制度、員工健康、經驗傳承、續航職場各面向的友善措施,6家企業獲得最高榮譽金質認證。
本屆公視董監事任期至2025年5月19日,但文化部迄今未提出新名單,已違反《公共電視法》,立法院國民黨團30日舉行記者會批評行政院、文化部踐踏法律,拖延公廣集團董監事提名超過10個月,是「有計畫的政治擺爛」,惡意癱瘓屬於全體國民的公共媒體。
「美中競爭下的中國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國際研討會21日在台北舉行。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在閉幕致詞上表示,台灣戰略重要性是無可取代、不可或缺,是全球繁榮穩定的基石。我們要再次呼籲中國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並且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
本屆公視董事會已於5月31日任期屆滿,依法行政院(文化部)應於6個月前,也就是去年底開始進行新一屆董事會董監事提名作業,如今已延宕超過10個月。中正大學教授羅世宏質疑,行政院完全裝死,文化部無聲無息,是把《公共電視法》當擺設嗎?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近日赴美訪問,9月12日晚間(美東12日上午10點半)在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演講,對台海情勢提出多項重點說法,包含大陸已成台海及亞太區域和平穩定現狀最大威脅;中共習近平政權追求擴張主義挑戰美國,並說明賴清德總統的兩岸政策致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符合台美共同利益,台灣戰略重要性無可取代,安全繁榮台灣是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重要助力,強調若中國以武力併吞台灣,將引發骨牌效應,動搖區域權力平衡,直接威脅美國安全與繁榮。
民眾黨上月舉行黨代表大會,由代理主席宣布維持不分區立委兩年條款;近日柯文哲與黨務人士會面時,亦表示要維持該條款。然而,此規定雖由柯文哲設下,但當初是出於追求大選選票最大化的策略思考,未落款於黨章;且當時是假定當選總統後可重新安排人事,但民進黨執政後則已經不然。因此,未來仍應視情勢發展,審時度勢彈性調整。
民眾黨上月舉行黨代表大會,由代理主席宣布維持不分區立委兩年條款;近日柯文哲與黨務人士會面時,亦表示要維持該條款。然而,此規定雖由柯文哲設下,但當初是出於追求大選選票最大化的策略思考,未落款於黨章;且當時是假定當選總統後可重新安排人事,但民進黨執政後則已經不然。因此,未來仍應視情勢發展,審時度勢彈性調整。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9月12日在美國傳統基金會演講賴政府的兩岸政策,他稱中共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極權主義」,但又對北京提出4點呼籲: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放棄對台軍武脅迫與統戰滲透、中共領導人應與台灣民選政府展開對話、務實溝通處理兩岸民生等議題。其中第3點可見邱主委的矛盾,又要批又想和的做法,應該是大陸不願對話的主因之一。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9月12日在美國傳統基金會演講賴政府的兩岸政策,他稱中共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極權主義」,但又對北京提出4點呼籲: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放棄對台軍武脅迫與統戰滲透、中共領導人應與台灣民選政府展開對話、務實溝通處理兩岸民生等議題。其中第3點可見邱主委的矛盾,這種又批又想和的做法,沒有營造友善的和談環境,應該是大陸不願意跟賴政府對話的主因之一。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近日赴美訪問,12日晚間在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演講時指出,台灣戰略重要性無可取代,安全與繁榮的台灣是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重要助力,並呼籲中國大陸正視現實,與台灣展開良性互動與對話。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近日赴美訪問,12日晚間(美東時間12日上午10點半)在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演講,對當前台海情勢觀察提出多項重點,包含大陸已成台海及亞太區域和平穩定現狀最大威脅;中共習近平政權本質是追求擴張主義挑戰美國,並說明賴清德總統的兩岸政策致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符合台美共同利益;台灣戰略重要性無可取代,安全繁榮台灣是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重要助力。
香港《星島日報》3日報導,抗戰勝利80周年九三閱兵指揮45個方隊及梯隊登場的閱兵總指揮,改變慣例,由共軍中部戰區空軍司令員韓勝延中將擔任。
烏克蘭武裝部隊第58獨立機械化步兵旅說,基輔利用幾架廉價無人機,攻擊俄軍藏在兩座橋下的地雷和彈藥儲存處,成功炸毀位於俄境的兩座重要橋梁。
國民黨大罷免大勝後,黨主席改選在即,因這場戰役不僅牽動2026地方選舉,更關乎2028總統大選的提名大局。前扁辦主任陳淞山日前就表示,未來如何破局,端看朱立倫、盧秀燕、韓國瑜的智慧與抉擇,將直接決定國民黨能否在2026與2028真正邁向再度執政之路。前立委蔡正元則建議,2028年,未來新任黨主席要幫總統候選人鋪陳,並推出一個能夠吸引選票的不分區立委陣容,並納入選舉的籌碼,而不是說黨主席在還人情。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率領的政府團隊被韓方指控「外交失禮」,林口頭上雖表達歉意,卻反指對方在書面和社群媒體上做出截然不同反應,讓他感到詫異。林辦甚至將此事甩鍋到在野黨刪凍預算,不僅危機處理不及格,更加劇韓方對台灣的負面觀感。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將在阿拉斯加會面,討論烏俄戰爭的停火協議,CNN建議,川普應該借鑑雷根(Ronald Reagan)在冰島雷克雅未克(Reykjavik)的做法。
文化部今年編列29億元預算捐贈「公視基金會」,但審計部指出,「公視基金會」轉投資的華視,已累積虧損達35.4億元,且長期定位不明,超過10年未改善;而同為公廣集團的公視,觸達率則呈現下降趨勢。台藝大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認為,公視應思考如何有效擴及致更廣泛的群眾,而華視唯有及早確定華視定位,才有助於華視、公廣集團發展。
在大家都快忘記有NCC這個機構之際,行政院再度提名NCC委員名單,先不論是否適格,恐得先解決一個疑問:NCC存在與否,都不影響綠媒造謠抹紅的行徑,加上iPhone16去年也如期上市,沒有NCC的日子,反倒爭議少了很多,我們真的有需要大費周章讓NCC「復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