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建鄉的搜尋結果,共42筆
金門縣長陳福海26日低調率團赴陸,前往福建省漳州市東山關帝廟考察,並接洽金門信眾期盼之恢復疫前大規模進香謁祖事宜,旋於傍晚返金。據了解,此行為陳福海自2023年4月間率團前往廈門海滄地區,參加第16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活動後,暌違近2年半再度前往大陸宗教參訪,也是「賴十七條」公布後第2位登陸的縣市長,行程雖然低調,仍引發兩岸關注。
雲林縣口湖鄉民鄭豐喜出生時雙腳萎縮無法行走,後著作〈汪洋中的一條船〉一書感動無數學子,鄭去世後各界籌建「鄭豐喜紀念圖書館」宣揚「生命勇者」精神,經過30餘年建物已老舊,17日鄉公所盼中央補助圖書館重建經費,鄭妻吳繼釗表示丈夫不良於行,希望新建圖書館能打造成無障礙公共空間示範點。
8月21日,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2025年閩台甘國寶武術文化周在福建寧德的屏南縣開幕。這座平均海拔830公尺的生態小城,因一位歷史名將的傳奇事蹟,連接起閩台兩地的文化脈絡,成為跨海交流的舞臺。
台東縣達仁鄉新化村原有活動中心舊建物狀況不良,台東縣府爭取經費舊址重建,鄉公所17日舉行新建活動中心啟用典禮,活動中心具備部落教室、聚會場所及防災收容所多元功能。宋姓民眾說,之前只能借用教會場地上課,如今有寬敞的活動中心,真的太棒了!
在福建閩江上游,越過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水口水電站,一座依山傍水、因水而生的小鎮──雄江,正悄然展現新貌。來自台北的地方創生設計師曾樂福,帶領其團隊自2019年起深耕當地,六年來不僅記錄與傳承移民歷史,更藉由空間改造與社區營造,推動一場融合文化、產業與可持續理念的鄉村更新行動。
花蓮縣吉安鄉全鄉第2大村慶豐村人口近8000人,慶豐活動中心空間小且屋齡邁入40年相當老舊,不敷民眾使用需求,鄉公所除在2年前興建全新活動中心提供使用,也保留舊活動中心建物,但考量花蓮地震頻繁,今年爭取縣府140萬元經費挹注,自7月1日起將對舊建物展開耐震補強工程,預計3個月後完工。
苗栗縣三義鄉於2016年通過國際慢城認證,長年致力於推廣慢活文化,並發展木雕藝術、客家文化與自然生態旅遊,成為台灣慢城的重要代表。連江縣東引鄉也從2024年起積極參與慢城認證,目前已進入台灣慢城聯盟審查階段,期望能於今年6月正式取得國際認證。兩鄉5日締結為姐妹鄉鎮,苗栗縣長鍾東錦、立委陳雪生等共同見證,期待雙方深化合作,共同推動慢城理念。
農曆春節假期來臨,大陸各地景點可謂人山人海。而作為「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的福州三坊七巷,有包括林則徐、林覺民等近代名人故居,可以細細走讀半部中國近代史。而黃巷裡的台灣會館、南后街的「永和魚丸」,也讓三坊七巷充滿「台灣味」。
美國東岸大城紐約市一名華裔男子被控於曼哈頓下城區唐人街替中方經營「祕密警察站」協助北京當局打擊異議人士。這名男子周三(18日)向聯邦地區法官承認祕密擔任非法外國代理人的罪名,恐吃5年牢飯。美國司法部指出,這是境內第一個已知的中方海外警察站點。中方外交部周四(19日)回應此事持駁斥,中國「不存在」這類祕密警察站。
2024年11月25-26日第六屆泰寧耕讀李家『跨越海峽來鄉建 探索農文旅發展新途』的活動圓滿舉行,共50餘位臺灣同胞、兩岸專家學者、業界代表以及縣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
苗栗縣大湖鄉公所舊大樓啟用已超過46年,2022年5月就獲內政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1億元拆除改建,原訂2022年12月開工,但因採購爭議延宕2年,經鄉公所重新招標,23日由縣長鍾東錦與鄉長黃惠琴等主持動工典禮。新大樓工程斥資1億8千萬元,預計2026年10月完工,鍾東錦期望新大樓提供鄉親更好的洽公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