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張軍社的搜尋結果,共60筆
「福建艦」5日入列服役,大陸海軍正式邁入「三航母」(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時代。對此,大陸官媒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也在7日發文指出,福建艦入列後,必去的地方包括台灣海峽,南海和西太平洋。此外,隨著航母數量的增加,屆時「移動的海上堡壘」,也會有具象化的體現。
大陸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服役授旗儀式,5日在海南三亞某軍港舉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出席授旗儀式並登艦視察,勉勵全艦官兵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和打仗本領。大陸軍事專家分析,福建艦入列具有「四重意義」和「三個飛躍」,顯示大陸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正式開啟電磁彈射航母時代。
中方最新、性能最強的航母「福建」艦已正式服役,而這是北京尋求在海軍優勢上趕超美國的重要一步。
據大陸官媒央視新聞報導,9月22日,中共海軍有關部門宣佈,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於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艦上的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這是中國首次在彈射型航母上,實現多型號先進艦載機的電磁彈射和阻攔著艦,標誌著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
近日大陸殲15T等三型艦載機在福建艦成功首次彈射起飛與著艦訓練,顯示福建艦具備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大陸軍事專家張軍社分析,這是大陸海軍從近海到遠海跨越很大一步,也標誌遠海綜合作戰能力的增強。當福建艦搭載的主要機型都已實現彈射起飛,一定程度上表明福建艦已基本就位、入列指日可待。
中共海軍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號下水海試後首次遠航,近日過航台灣海峽,軍方宣稱是赴南海展開科研試驗訓練任務,大陸軍事專家分析,官宣福建艦首次遠航秀,任務或為正式服役前最終檢驗,將擇期在海南正式服役,共軍3航母時代指日可待。
大陸環球網報導,中國大陸官方12日證實中國首艘彈射航母福建艦通過台灣海峽。大陸軍事專家表示,這表示福建艦正式服役日子越來越近,中國「三航母時代」指日可待,與其他兩艘航母相比較,福建艦綜合作戰能力更強。
中方海軍發言人冷國偉周五宣布,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近日通過台灣海峽,前往南海執行科學研究試驗與訓練任務。
英國國防大臣希利(John Healey)7月一度說出,如果台灣發生戰事,英國已經準備好在太平洋地區作戰,被視為力挺台灣強硬發言。但他在29日接受日媒採訪時,駁斥先前說法,表示之前報導引述他的發言內容完全錯誤,重申英國官方立場是尋求和平解決台海問題,強調「任何威脅或脅迫手段都沒有立足之地」。
大陸《環球時報》30日報導,台灣本年度「大陸軍力報告書」29日已送達立法院。報告分析中共解放軍「由訓、由演轉戰」4種樣態,同時重點關注解放軍首艘彈射型航母福建艦已完成第8次海試任務等內容。相關專家表示,對台獨勢力而言,解放軍航母的發展具有極大威懾力,令其非常恐慌。
大陸《環球時報》29日引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 「俄羅斯海軍與中國海軍潛艇27日首次在太平洋水域水下聯合巡邏。」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當天發布消息稱,這是俄中柴電潛艇首次在亞太地區聯合巡邏行動。中國大陸專家認為,此舉具有重要戰略威懾意義。
大陸《環球時報》20日報導,日本共同社19日引述多名日中消息人士的話稱,鑒於中國大陸海警局船隻接連駛入釣魚台列嶼(日方稱尖閣諸島)周邊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廳已正式啟用大型無人機「海上守衛者」(MQ-9B)用於空中警備。大陸軍事專家對此表示,如果日本軍用無人機侵入中國釣魚台領空活動,這種新的違法活動會使釣魚台局勢進一步複雜化,中方會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
大陸《環球時報》14日報導,共軍南部戰區海軍新聞發言人何鐵城海軍大校13日表示,美希金斯號驅逐艦當天未經中國政府批准,非法闖入中國黃岩島領海,南部戰區海軍組織兵力,依法依規跟蹤監視、警告驅離。專家指出,美軍尚未公布此次行動具體細節,但其目標可能在於挑戰黃岩島直線基線,向外界顯示美不承認中方在黃岩島劃設的領海基線。南部戰區主動發布相關消息,顯示共軍全盤掌握黃岩島局勢,絕對不會給圖謀不軌者留有可乘之機,有能力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中俄聯合軍演3日在日本海海域舉行,展開為期3天的海上演練階段。儘管此前中俄皆表示演習不針對其他國家,但由於正值美國空軍在夏威夷、關島和日本等地舉行演習,加上日本防衛省近期也示警,中俄軍事合作帶來嚴重安全隱患,也讓外界解讀中俄這場軍演衝著美日而來的意味濃厚。
據央視新聞報導,殲-15T是中國研發的一型單座、重型艦載戰鬥機,是航空母艦編隊的核心武器裝備。為增強艦基彈射起飛能力、增大起落架承受重力,殲-15T重點對起落架進行了加固,可以滿油滿彈彈射起飛。它優化了武器系統,可以掛載多種新型導彈。
中國大陸國產航母「山東艦」服役至今滿五年,近期再度成為輿論焦點。隨著《人民海軍》與央視軍事等官方媒體密集報導,中共軍方首度對外揭示這艘航母的艦載機部隊作戰實績,包括「近萬架次」的安全起降與多型機種協同作戰能力。外界普遍認為,山東艦不僅完成技術驗證與戰術磨合,甚至已具備獨立執行遠海防空、制空任務的能力,未來將可能成為中國大陸藍水海軍的核心支柱。
大陸《環球時報》18日報導,大陸眾多媒體17日集中發布中國大陸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起降保障中隊的典型事蹟,首次披露山東艦入列5年來,保障多種型號、近萬架次的艦載機安全起降,實現戰機出動率持續增長。軍事專家表示,從中可以感受到山東艦整體作戰能力不斷增強,完全能夠擔負起遠海海上防禦作戰任務。
由共軍航母山東艦和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等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將從7月3日起訪問香港5天,並向香港市民開放參觀。據陸媒分析,時隔8年的航母開放活動再次選擇香港,除紀念香港主權回歸外,同時也是抗日勝利80周年的重要活動。
據《環球時報》報導,根據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發佈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安排,9月3日將舉行備受矚目的盛大閱兵式。此次閱兵既有傳統主戰力量展示,又有新域新質力量參閱,令人期待。正如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少將副局長吳澤棵介紹,「這次參閱的所有裝備均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我們在展示新一代傳統武器裝備的基礎上,也安排部分無人智慧、水下作戰、網電攻防、高超音速等新型作戰力量參閱,體現我軍適應科技發展和戰爭形態演變、打贏未來戰爭的強大能力」。今天聚焦共軍這四種新型作戰力量的發展情況以及國際上的相關動態。
針對大陸航母遼寧艦、山東艦近日同時現蹤西太平洋,大陸軍事專家表示,台灣以東的西太平洋海域是中國重點防禦區域,未來若發生軍事衝突,該區域非常關鍵,畢竟對手的航母也從西太平洋過來。而遼寧艦與山東艦接下來是否會組成雙航母編隊進行訓練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