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彈性工時的搜尋結果,共194筆
為協助企業營造友善育兒環境,桃園市勞動局積極推動企業托育服務政策,支持事業單位設置托育設施及提供多元托育措施,期盼打造勞工托育無憂的幸福職場。為深化宣導理念,勞動局特別拍攝「托育無憂、職場更優」宣導影片,展現桃園市在推動企業托育服務上的成果與決心。
車廠瞄準人才、育才、留才,裕隆(2201)深刻體認人口高齡化與產業勞動結構變遷的挑戰,積極推動中高齡就業支持、健康照護與性別平等等多元措施,而憑藉持續的努力與具體行動,獲得苗栗縣優質企業友善職場獎的肯定。TOYOTA、HINO商用車台灣總代理和泰車(2207)為培育商用車生力軍,今年首度推出「畢業即就業,直達穩定職場」獎學金計畫,獎學金申請不限科系,高中職學生每人一年可獲得新台幣3萬元獎學金,大專院校學生則可獲得新台幣5萬元獎學金,且除了獎學金補助以外,取得資格的學生於畢業後,更可直接至HINO商用車服務廠任職。
為留住中高齡勞動力,勞動部推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企業輔導服務」。據勞動力發展署統計,近三年已成功輔導逾1,900家企業。該服務其中一方案為「職務再設計」,發展署指出,職務再設計於113年共補助2,257人,114年截至9月底已達2,415人,呈現穩定成長。
在永續行動成為企業共同語言的時代,信義集團以策展作品「心意市場」於2025亞太永續會展獎中脫穎而出,榮獲「銀級獎」與「永續導覽卓越獎」。今年參賽作品中,「心意市場」以生活化設計結合永續實踐,展現策展深度,獲得評審肯定。
國際人才解決方案公司Robert Walters發布的《2025年職場趨勢報告》指出,「以人為本的領導」與「平衡工作與生活」已成為全球企業的發展關鍵。當幸福感成為新一代人才選擇企業的重要指標,如何打造兼具健康、歸屬與有溫度的工作環境,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新焦點。
大陸與許多國家開放雙向旅遊,給予免簽入境或簽證便利化後,出現「China Travel熱」及「出國旅遊熱」;入境的外國遊客,在體驗過高鐵、5G、行動支付後,深深感受了中國式生活的便利。出境遊增加超過3成,旅遊地從亞洲鄰國韓國、非洲肯亞到東歐塞爾維亞,都可以看見陸客的身影,展現中國人的異地文化的興趣。雙向旅遊除促進經濟互動外,更是文明互鑒的實踐。
大陸與許多國家開放雙向旅遊,給予免簽入境或簽證便利化後,出現「China Travel熱」及「出國旅遊熱」;入境的外國遊客,在體驗過高鐵、5G、行動支付後,深深感受了中國式生活的便利。出境遊增加超過3成,旅遊地從亞洲鄰國韓國、非洲肯亞到東歐塞爾維亞,都可以看見陸客的身影,展現中國人的異地文化的興趣。雙向旅遊除促進經濟互動外,更是文明互鑒的實踐。
遠傳(4904)周三獲頒「114年度台北市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以具體行動展現全齡共融、幸福有感的職場文化,包含積極導入彈性工時、遠距工作、AI賦能與持續學習,以及完善健康照護及「退休三站」等創新措施。隨著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企業面臨勞動力短缺與世代斷層,如何善用中高齡等多元人才已成為關鍵。
因應國內邁入超高齡社會,苗栗縣政府積極推動全齡友善職場,首次辦理「中高齡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計畫,22日在縣府舉行首屆認證發布會,公開表揚12家通過認證的友善企業。這些企業橫跨科技製造、醫療服務、零售便利與食品業等產業,展現地方產業界在打造友善就業環境上的具體行動與創新作為。
少子化加劇了缺工危機。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企業提供的育兒福利,其中三成僅達《勞基法》最低標準,54.5%勞工曾因擔心考績、升遷,而放棄使用福利,勞動環境與制度仍存在結構性落差。
離開職場兩年、專心陪伴家人後,陳雅華去年再度披上房仲戰袍、加入有巢氏房屋台北橋捷運加盟店,重返職場首年便創下近600萬元業績,不僅收入翻3倍,更在工作與家庭間找到完美平衡。
離開職場兩年、專心陪伴家人後,陳雅華去年再度披上房仲戰袍、加入有巢氏房屋台北橋捷運加盟店,重返職場首年便創下近600萬元業績,不僅收入翻3倍,更在工作與家庭間找到完美平衡。
行政院繼推動婚育住宅政策後,9月再為育兒祭出催生新政,除持續推動此前已實施的人工生殖、凍卵補助、首期孕、假期彈性應對養等措施,新推動者包括:簡化各種不同保險生育給付,調整中央統一每一胎兒補助10萬元,同時與地方既有的補助兼容,及推動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與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等「好孕」三大方案,希望讓新生嬰兒人數止跌回升。
新聞提要■韓國企業集團幾乎年年招募新人,但是韓國年輕人的失業率也始終居高不下。對年輕人而言,要躋身成為企業集團的一員,必須擁有具競爭力的「SPEC(即Specifications)」,而SPEC的準備過程有如經歷一場戰爭。
新竹市普遍被認為所得高、知識水平高及出生率高,但民進黨新竹市議員曾資程指出,竹市今年8月底的人口數比去年同期減少1864人,顯示年輕人不敢生養的警訊,呼籲市府正視;市府表示,市府跨局處推出好孕、托育等多項政策,積極打造友善生育環境。
少子化加上人才搶奪熱戰雙重壓力,產險業者雖難與金控、銀行體系比拚薪資水準,但靠著有溫度的福利制度與職場文化,打造「非薪資型」誘因,吸引並留住關鍵人才。
企業自辦幼兒園,以前總被認為好像營收數百、上千億元的科技大廠才辦得起。但這其實是迷思,在這個留住好人才比什麼都難的年代,已經有更多企業提出靈活變通的育兒福利。看高雄承億酒店跟遊戲橘子,在攬才跟留才上,如何「比薪水不如比巧勁」。
在眾多經濟指標中,勞動參與率雖不若GDP、通膨或股市指數受矚目,卻深刻影響一國勞動供給與長期成長潛能。2024年,台灣成年人口勞動參與率僅59.3%,不僅低於OECD平均的70.3%,亦落後於日本的63.4%與韓國的63.7%,更難與美國及北歐主要國家65%至70%的水準相比。相較各國勞參率的差距,凸顯台灣潛在產能正受結構性因素制約。
矽谷正走向一個悖論時代,財報亮眼,估值堅挺,股價攀升,卻同時進行大規模人員縮編。這不是單純的裁員潮,而是企業以新的生產公式重置人力,把原本需要多人合力的任務,交給精簡的「高產出個體+工具」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