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徐玉樹的搜尋結果,共73筆
龍潭觀光大池長年名列桃園市前5大觀光地標,但停車不足引民怨又發展受限,桃園市議員徐玉樹樂見市府研擬在龍潭國小操場興建地下停車場,但也呼籲市府在解決地方停車難題的同時,應充分顧及學童受教權與安全,尋找替代方案、召開地方說明會,讓家長及居民了解工程規畫,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民怨。副市長王明鉅允尋求「兩全其美」方案。
桃園警民比1比514,排名六都第5,繁重程度不輸雙北,甚至因共同生活圈常一起跨區辦案,但警勤加給卻矮一截,誤餐費也不如竹市,民代要求加人、加薪、加福利。市警局指出,警民比已連年降低,今年也增100名警力,警勤加給會力爭跟進雙北達1.5倍,誤餐費則會衡量預算審慎評估。
桃園市第43期龍潭區龍星市地重劃區位於市中心,將於19日舉辦開工動土,該區為龍潭區首件公共設施保留地重劃解編案,完成後,逾40年未徵收之土地將可活化利用,可提供約250坪兒童遊樂場用地,地主亦可分配取得可建築土地。
桃園市龍潭區龍潭大池位於市中心,水域面積約10公頃,是桃園最大的都市型埤塘,不僅每年端午節龍舟賽在此舉辦,假日也吸引觀光人潮,配合觀光旅遊局推動「大龍門計畫」,市府預計投入5000萬元經費重新打造大池觀光,期盼提升周遭環境機能,帶動地方觀光經濟發展。
桃園市龍潭區凌雲崗靶場緊鄰民宅,周邊居民多年來忍受打靶噪音,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有住戶甚至出現失眠及憂鬱的症狀。地方盼軍方增建隔音牆、調整射擊時間,也將爭取修法納入敦親睦鄰回饋對象。陸軍第六軍團回應,遵規定時段射擊,降低擾民情形,並強化公告通報機制,規畫於明年度實施強化圍牆整建與隔音牆設施。
桃園市龍潭區人口發展迅速,僅有龍潭、高平2個消防分隊,尤其石門地區有石門水庫、中山科學研究院等重要景點機關,若有急難事故恐延誤黃金救援時間,經過地方爭取,北區水資源分署同意由桃園市政府以「代拆代建」方式撥用車庫土地興建石門消防隊,目前規畫設計中,預計2026年3月動工。
桃園市龍潭區人口發展迅速,僅有龍潭、高平2個消防分隊,尤其石門地區有石門水庫、中山科學研究院等重要景點機關,若有急難事故恐延誤黃金救援時間,經過地方爭取,北區水資源分署同意由桃市府以代拆代建方式撥用車庫土地興建石門消防隊,目前工程進行規畫設計,預計2026年3月動工。
桃園市龍潭區武漢路單號側約15戶住宅門前,約有100坪緊鄰道路邊土地,早年由公所鋪設柏油養護,地主欲收回與桃園市政府打官司纏訟多年勝訴,17日透過法院強制執行刨除柏油,住戶不滿地主漫天喊價1坪要賣85萬元,在家門前綁白布條抗議。現場多方協議後暫緩執行,龍潭區公所則說,該段路面刨除涉及多方利益與公共安全,盼能在尊重法院判決前提下,避免對居民生活造成不便。
桃園市龍潭區武漢路單號側約15戶住宅門前,約有100坪緊鄰道路邊土地,早年由公所鋪設柏油養護,地主欲收回與桃園市政府訴訟勝訴,17日法院強制執行刨除柏油,住戶不滿地主漫天喊價求售,在家門前綁白布條抗議,現場多方協議後暫緩強制執行。龍潭區公所表示,法院因土地長期遭占用違停車輛,未符合公眾通行需求,判決土地應返還地主。
桃園市龍潭區武漢路單號側約15戶住宅門前,約有100坪緊鄰道路邊土地,早年由公所鋪設柏油養護,地主欲收回與桃園市政府打官司纏訟多年勝訴,17日透過法院強制執行刨除柏油,住戶不滿地主漫天喊價1坪要賣85萬元,在家門前綁白布條抗議。現場多方協議後暫緩執行,龍潭區公所則說,該段路面刨除涉及多方利益與公共安全,盼能在尊重法院判決前提下,避免對居民生活造成不便。
隨著社會對環保葬理念的認同日漸提升,選擇樹葬、植存的民眾逐年增加,桃園市4行政區設有樹葬專區,其中龍潭樹葬區「龍園」缺乏完善規畫,目前僅有一片草地,缺乏追思空間。龍潭區公所回應,樹葬區優化工程總經費460萬元,將增設植存區、紀念牆及休憩座椅等,目前設計規畫評審中,預計12月完工。
國民黨籍市議員徐玉樹與社團法人笁樂種子基金公益協會於28日,從上午8時到下午1時在龍潭區幫助246戶弱勢家庭及獨居老人提供免費安裝不銹鋼安全扶手,盼鄉親長輩生活快樂、讓生活起居更安全便利。
桃園市龍潭區的國道與市區公車在上下班尖峰時段經常壅塞,長期影響居民通勤效率。在地方民代及民眾持續反映下,市府決定於國道三號龍潭交流道附近的大昌路西側農業用地設置「龍潭(先導)轉運站」。交通局長張新福表示,此轉運站將比照八德模式採租地興建,預定於7月動工,並於明年7到8月間完工啟用,主要服務國道與市區路線,紓解當地交通壅塞狀況。
桃園市龍潭區的國道與市區公車在上下班尖峰時段經常壅塞,長期影響居民通勤效率。在地方民代及民眾持續反映下,市府決定於國道三號龍潭交流道附近的大昌路西側農業用地設置「龍潭(先導)轉運站」。交通局長張新福表示,此轉運站將比照八德模式採租地興建,預定於7月動工,並於明年7到8月間完工啟用,主要服務國道與市區路線,紓解當地交通壅塞狀況。
斥資逾20億元的桃園市石門水庫清淤道路預計8月完工,議員徐玉樹直指從武嶺橋通到溪洲大橋全長8.4公里,除將串聯大溪、龍潭,增替代道路,也將成休閒廊帶,但觀光卻慢半拍,呼籲導覽、公廁等軟、硬體也要跟上。市府表示,將申請為一般道路,並串聯自行車道和周邊景點提升觀光效益。
斥資逾20億元的石門水庫清淤道路預計8月完工,議員徐玉樹直指從武嶺橋通到溪州橋全長8.4公里,除將串聯大溪龍潭,增替代道路,也將成休閒廊帶,但觀光卻慢半拍,呼籲導覽、公廁等軟硬體也要跟上。市府表示將申請為一般道路,並串聯自行車道和周邊景點提升觀光效益。
藍營桃園市議員3日質詢不約而同聚焦「非核家園」,市長張善政直言核能是國際認可的乾淨能源又便宜,加強運用核能也是世界趨勢,「很不幸的,中央政府夢一直沒有醒!」強調上任力推低劑量肺癌篩檢就是擔憂空汙對健康危害,表態力挺核三重啟公投。
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在雙北熱烈舉行,場上不老英雄們的身影激勵觀眾與選手,「被政治耽誤的藝術家」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直讚「比奧運還精彩」,特別手繪「世壯運F4」場上英姿,致敬不老英雄,強調每一個努力不懈的身影,彷彿向全世界宣示運動不是只屬於年輕人的權利!
桃園市升格已10年,但市容仍落後,尤其天際線密密麻麻如蜘蛛網,議員陳雅倫直指電纜地下化比例不增反減,甚至還有像龜山區民生北路做到一半就不做的誇張案例。市府指近年台電人力跟資源集中在重劃區,人手不足導致進度緩慢。台電則證實因虧損嚴重,除必要的地下化案之外全暫緩。
桃園市龍潭區709公車班次不足,成地方上長久來頭痛問題,民眾抱怨該班車未依規定按表發車、常發生等無公車的狀況。地方痛批,早在2年前就已在議會提案立即改善,至今問題仍存在。桃園市交通局回應,18日開始,每周一到周五固定增開2班次,另外周五晚上會固定再增加3班次紓解周末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