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心導管室的搜尋結果,共62

  • 智慧醫療現在式 中醫大附醫的AI臨床創新

    智慧醫療現在式 中醫大附醫的AI臨床創新

     人工智慧正悄悄改變醫療的核心現場。從診間到病房,從急診到加護病房,醫師與護理師每天面對的資訊量龐大,傳統方式往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而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個超過50人的專業AI團隊正試圖改寫這一切。他們結合數十位資訊工程師與臨床醫師,將人工智慧導入真實醫療場景,讓診斷更快、更準,照護更智慧。

  • 54歲移民署隊長登山猝死  台大名醫:運動咖有1問題更危險

    54歲移民署隊長登山猝死 台大名醫:運動咖有1問題更危險

    移民署南投專勤隊長邱國志昨(28日)攀登台中八仙山,卻在途中傳出猝死意外,54歲的邱國志生前熱愛運動,突傳噩耗,讓親友都難以置信,台大心臟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猝死最常見原因為惡性心律不整,運動雖有助保護心血管,但若合併有三高,單靠運動保護力是不夠的,還需用藥,提醒若有運動時體力變差、胸悶、透不過氣情況,要視為心血管狹窄的警訊,及早就醫。

  • 新光醫院榮獲2025台灣永續行動獎 2大專案獲銀級肯定

    新光醫院榮獲2025台灣永續行動獎 2大專案獲銀級肯定

    新光醫院今(11日)在「2025 台灣永續行動獎」中脫穎而出,榮獲兩項銀級大獎,分別為 SDG3「我救肺!復原全人照護」以及 SDG12「永續醫療綠色心導管室」。頒獎典禮上,院長侯勝茂與行政副院長洪子仁代表出席並接受表揚。

  • 國軍花蓮總院心血管中心啟用

    國軍花蓮總院心血管中心啟用

     國軍花蓮總醫院在國防部支持下,斥資8000萬元成立「心臟血管中心」,引進全新的「高階心血管手術整合系統」,並把診間及檢查所需器材搬進中心,提供一條龍式的照護,1日啟用後將補足國軍所有戰區醫院心血管重症醫療照護的最後一塊拼圖。

  • 補足東部醫療拼圖!國軍花蓮總醫院「心臟血管中心」啟用

    補足東部醫療拼圖!國軍花蓮總醫院「心臟血管中心」啟用

    國軍花蓮總醫院在國防部支持下,耗資8000萬成立「心臟血管中心」,除引進全新的「高階心血管手術整合系統」,也把看診檢查所需的非侵入式器材搬運進中心,提供一條龍式的照護,今天啟用後將補足國軍所有戰區醫院最後一塊心血管重症醫療照護的拼圖。

  • 屏基「血管內震波碎石術」 助7旬心肌梗塞患者隔天出院

    屏基「血管內震波碎石術」 助7旬心肌梗塞患者隔天出院

    屏東基督教醫院心導管團隊近日成功施行「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VL),不僅讓7旬心肌梗塞患者在術後隔天平安返家,也成為屏東縣率先完成這項新技術的醫院,並象徵心導管治療在南台灣邁入更安全、精準的新里程碑。

  • 半島醫療升級 看牙不必遠行

     從立委到就任縣長,醫療平權始終是我最掛心的施政重點。恆春半島6鄉鎮人口近6萬,每逢假日還有大量遊客湧入,牙科醫療量能長期不足,過去鄉親要洗牙、補牙,常常等上3個月,甚至得跑到屏東或高雄,非常不便。

  • 澎湖工地驚傳中年男昏倒OHCA!  送醫竟是心肌梗塞救回

    澎湖工地驚傳中年男昏倒OHCA! 送醫竟是心肌梗塞救回

    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刻正新建中的北海遊客中心工地,今(4)日上午突傳出一名中年男子昏倒並呈OHCA狀態,因天氣炎熱,工地人員還一度誤以為是熱衰竭,外界更誤以為是工人不敵烈日下工作而中暑,但最後證實只是前往工地應徵的人員。

  • 醫院不再只救命 台北醫院雙語體驗營掀熱潮

    醫院不再只救命 台北醫院雙語體驗營掀熱潮

    當急救CPR遇上智慧照護,醫院成為啟發夢想的舞台。衛福部台北醫院日前舉辦「2025創新醫療雙語體驗營」,22位國、高中生在1日沉浸式課程中,親身走入心導管室、智慧藥局與護理站,體驗醫療現場最新科技應用與基礎急救技能,學生驚呼「原來醫療這麼酷」,更有青年當場立志「未來要成為幫助別人的那個人」。

  • 台南消防攜手醫院 提升救護人員心肌梗塞辨識與靜脈注射能力

    台南消防攜手醫院 提升救護人員心肌梗塞辨識與靜脈注射能力

    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逐年上升,第1線救護人員的臨床應變能力成救命關鍵,台南市消防局第2大隊23日與27日分別在麻豆新樓醫院舉辦「靜脈輸液救護技術強化教育訓練」,由院方專業團隊協助授課,強化消防救護人員的靜脈注射與急性心肌梗塞能力,提升現場救護的準確性與效率。

  • AI花10秒救回心肌梗塞的他!台大、榮總17家醫學中心應用一次看

    AI花10秒救回心肌梗塞的他!台大、榮總17家醫學中心應用一次看

    5月15日上午,尖銳的救護車鳴笛聲,劃破台中市南屯一處寧靜街區。

  • 8旬嬤鬼門關走一回!綠色通道13分鐘 心肌梗塞驚險獲救

    8旬嬤鬼門關走一回!綠色通道13分鐘 心肌梗塞驚險獲救

    日前苗栗縣一名8旬阿婆因突發胸悶、盜汗與頭暈不適,家人緊急將其送往苗栗市協和醫院,經初步檢查,醫師高度懷疑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連絡衛福部苗栗醫院並傳送心電圖。經部苗心臟內科醫師何聖光判斷確認為「急性心肌梗塞」後,火速啟動「急性心肌梗塞他院轉入快速通關流程」,讓病人抵達苗醫急診室後僅13分鐘即完成了血管打通手術,成功搶回一命,且術後復原良好,住院3天後康復平安返家。

  • 興大與員榮醫院簽MOU 促學術交流

    興大與員榮醫院簽MOU 促學術交流

     國立中興大學(簡稱興大)與員榮醫療社團法人員榮醫院(簡稱員榮醫院)於5月21日簽署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協議書,雙方將進行深化合作之交流討論。

  • 新光醫院桂蘭樓上梁

    新光醫院桂蘭樓上梁

     護理人力荒導致急診壅塞,為緩解待床壓力,新光醫院預計擴建增加314張病床,15日舉行第二醫療大樓「桂蘭樓」上梁典禮。董事長吳東進表示,為因應全台急診壅塞、醫護離職率高的人力短缺挑戰,院內將推動「全責照護(Total Care)」模式,盼透過人工智慧(AI)科技協助醫護,減輕工作壓力與負擔,全面提升護理效率,並維護病人安全。

  • 新光醫院第二醫療大樓「桂蘭樓」上樑 有助緩解急診壅塞

    新光醫院第二醫療大樓「桂蘭樓」上樑 有助緩解急診壅塞

    新光醫院15日舉行第二醫療大樓「桂蘭樓」上樑典禮。新光醫院吳東進指出,「桂蘭樓」將有314張病床,20張心臟加護病房,其中,單人病房達218間,並設置11間開刀房,4間心導管室。

  • 新光醫院「桂蘭樓」上樑 導入全責照護緩解待床壓力

    新光醫院「桂蘭樓」上樑 導入全責照護緩解待床壓力

    住院病房上不去,導致急診壅塞。為緩解待床壓力,新光醫院著手進行擴建,今(15日)舉行第二醫療大樓「桂蘭樓」上樑典禮。董事長吳東進透露,未來將新增314床急性一般病床,其中9~13樓規劃為單人病房(共218床),將導入全責照護,解決人力問題,目前還需護理人員150人、輔佐員100人。針對護理師,將提供每月5000元上下的全責照護津貼。落成後,可有效緩解士林、三重、蘆洲地區的急診壅塞情況。

  • 台東馬偕首例!引進靜脈支架技術 助腎友擺脫瘻管阻塞之苦

    台東馬偕首例!引進靜脈支架技術 助腎友擺脫瘻管阻塞之苦

    洗腎患者常併發瘻管狹窄或瘻管阻塞,降低洗腎效率,甚至無法血液透析,以往需每月到醫院反覆進行氣球擴張術使瘻管暢通,舟車勞頓。台東馬偕醫院引進技術,完成台東首例周邊血管內超音波,成功幫助洗腎患者放置靜脈支架,保持患者血管暢通,免於奔波之苦。

  • 衛福部苗栗醫院心臟血管中心 獲SNQ國家品質認證

    衛福部苗栗醫院心臟血管中心 獲SNQ國家品質認證

    衛福部苗栗醫院心臟血管中心近期以「緊急醫療資源不足區域之全時全方位心導管網布建—整合、創新、突破」為主題,參加第27屆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並榮獲「醫療院所類-醫院特色醫療組」國家級品質認證,獲得專業評審團高度肯定。

  • 無慢性病也中招!58歲男晨練突倒地 靠葉克膜救回一命

    無慢性病也中招!58歲男晨練突倒地 靠葉克膜救回一命

    冬日早晚溫差大,環境溫度每下降1度,猝死機會提高5.4%。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截至2月初,全台因非創傷性心跳停止(OHCA)送醫案例驟增,高達百人。一名58歲陳姓男子本身沒有慢性病史,日前如往常進行體能訓練時,突然倒地失去生命徵象,台北慈濟醫院跨團隊合作搶救,立即為陳男裝置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於第8天平安返家。

  • 增減重、詐盲... 逃兵花招百出

    增減重、詐盲... 逃兵花招百出

     藝人王大陸涉嫌以假病歷逃避兵役,遭到檢警約談。國內為躲避兵役裝病的手法,可說是花招百出,像是透過飢餓、吃藥、禁食等方式減重,或是暴食增胖,裝扁平足、「詐盲」等,家醫科醫師指出,臨床上曾有人為了逃兵役,短時間內暴飲暴食,結果30多歲就罹患肝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