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急診塞爆的搜尋結果,共62筆
為解決急診壅塞,衛福部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提供「很急但不嚴重」的病患可在周日、國定假日就醫,盼分流舒緩醫院急診壓力。2日上路第一天,全台13家共169人就醫,其中多家收治患者僅有個位數。衛福部長石崇良昨日表示,UCC是否能有效分擔壓力,還有待評估,若辦得好,未來會持續擴點。
雙和醫院急診室員工日前公告,「本急診目前護病比1:13」,建議民眾不想久等可至其他醫院,再度掀起急診壅塞熱議,衛福部部長邱泰源表示會馬上了解、不容許違規,沒想到之後傳出醫院「噤聲令」,規定禁止張貼未經主管審查通過之任何形式公告,進而引發打壓言論自由爭議。對此,有雙和醫院急診醫師說明真相,稱貼出公告的急診醫師、雙和醫院都很無辜,被有心人士做文章,「然後其實一堆人都抱著看戲的心態,想看醫院怎麼爆掉~」。
雙和醫院急診日前公告「急診護病比1:13,不耐久候可至其他醫院就醫」,該院單周通報滿床次數達22次,是新北最塞的醫學中心。衛福部長邱泰源說會馬上了解、不容許違規,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批評,急診面臨空前危機,部長卻要等新聞才來了解,衛福部祭出改善措施,也應該檢討實際成效,而非讓第一線人員自力救濟。
雙和醫院急診室員工日前張貼公告「本急診目前護病比1:13,若不耐久候可以到附近其他急診就醫」,讓急診壅塞問題再度浮上檯面。院方昨透露,該院單周通報滿床次數達22次,乃新北醫學中心壅塞之最。對此,護團直言,護理人力不足,當然沒辦法開這麼多床,呼籲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不要一天到晚搞政治、大罷免,部長不要講幹話,盡快將三班護病比入法。
北市議員侯漢廷今天(14日)在臉書爆料,美國對等關稅1日公告當天,經濟部長郭智輝出席晚宴,「當我們快樂在一起」!現場還有監察委員趙永清等人,經濟部澄清,郭智輝並非主辦人,僅到場致意即離席,侯漢廷卻在節目中揭露,並非短暫致意整整在現場待了3小時才走,而且還是搭公務車。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不禁表示,美對台關稅20%+N,部長還在高檔包廂快樂聚餐,讓他不禁嘆「朽木為官,禽獸食祿」。
為解決國內急診壅塞,健保署提出「假日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簡稱UCC)」,即在壅塞急診醫院附近,另找醫療院所分流輕症病患,若遇假日,則全天候一直到晚上12:00。為疏緩急診塞爆問題,政府單位已是想破頭,但UCC的設計,還是會碰到醫護人力不足,與如何調配的問題。當民眾不願去UCC,醫院也莫可奈何,問題的解決應對症下藥,回歸提高健保點值,留住醫護、避免關床,才是斧底抽薪之道。
國內新冠疫情升溫,讓急診塞爆。急診科醫師白永嘉表示,這次疫情讓好多的天選之人,都確診成為普通百姓了,他的一名護理師同事,前幾天確診第6次,提醒這段期間,如果要到醫院或擁擠的捷運或公車上,都應該戴上口罩。
在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曾經讓全球陷入水深火熱,台灣也過了長達3年的苦日子。雖然政府已經把新冠肺炎降級,但病毒不斷變異卻從未遠離,最近更大舉捲土重來,把民進黨政府打得措手不及,民眾的健康也暴露在危險中。疫情來勢洶洶,政府必須趕快加把勁,及早備齊各項物資,才能對民眾健康提供最好的保障。
新冠疫情持續升溫,醫師工會示警,端午連假結束後,急診壅塞恐更嚴峻,候床時間超長、醫護離職潮、急診醫師出走問題絲毫未解,健保改革至今也幾乎「無感」,呼籲政府不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積極正視並建立人力、改革監測系統。
新冠疫情連7周升溫,疾管署估6月底、7月初達疫情高峰,單周將破20萬人就診,可能超越去年夏季疫情高點。衛福部部立21家綜合醫院,自6月1日起,將加開新冠特別門診與夜診,預計每月增加924診,同時分流人潮,避免急診壅塞狀況。
新冠疫情急速升溫,疾管署預估6月底、7月初達疫情高峰,單周將破20萬人就診,且可能超越去年夏季疫情高點。衛福部今(30)宣布,21家部立綜合醫院6月1日起,將加開新冠特別門診與夜診,給予優先看診,預計每月增加924診。
新冠疫情暴增,疾管署預估6月底、7月初達高峰,單周就診人次恐上看逾20萬人。今年初流感造成急診塞爆,外界不免擔憂慘況重演。北部醫院急診醫師指出,近期急診就診人數確實增加,新冠陽性率也上升,擔心疫情爆發造成再度壅塞。醫院指出,會加強調度床位、調配人力支援,確保醫療量能充足。
我國健保長期虧損,至今無解方,近年又再出現急診塞爆等問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近日受邀在清華大學EMBA演講,分享人生哲學和經營理念,他提出,可參考新加坡的醫療制度「醫療分級、共擔機制、強制儲蓄」,建議台灣可採漸進式改革方向,解決健保虧損問題。
台灣近期急診塞爆與醫護短缺、過勞問題引發民眾熱議。一名從捷克來台灣的女生特蕾莎近日分享,來台灣後她常常生病,甚至躺在家3天,但都堅持不去醫院,除非自己快死了才會去,指出在歐洲大家生病感冒都習慣這樣,更驚訝台灣近年來的醫護比高達1:13,歐洲是1:6,驚呼「這是開玩笑嗎?台灣護理師有超能力?」
為緩解清明及兒童節連假急診人潮,衛福部宣布全台21家部立醫院加開類流感、嚴重腸胃炎門診,但流感及諾羅疫情已經慢慢下來了,此時加開這類門診,意義已不大。這類病人多是輕症,打完點滴快進快出,不用等住院病床,對紓緩急診也沒有直接的幫助,衛福部連日受到外界批評,結果為做而做,不僅慢半拍,浪費醫療資源,效果也打折。
急診塞爆、醫護人力吃緊。急診科醫師白永嘉分享日前值大夜班,他院致電欲轉來一個嚴重外傷病人,詢問可否半夜緊急開刀,他三更半夜詢問值班的外科醫師,對方說,「就讓他轉過來吧」,他問難道不累嗎?對方回,「當然累啊,但是不收的話,病人怎麼辦?病人也可憐⋯」,這篇文短短10幾個小時,有近2萬人按讚,網友紛紛留言,說「謝謝願堅守第一線的醫療人員。」
為緩解清明及兒童節連假急診人潮,衛福部宣布全台21家部立醫院加開類流感、嚴重腸胃炎門診,但流感及諾羅疫情已經慢慢在下來了,此時加開這類門診,意義已不太大,尤其這類病人,很多是輕症,打完點滴快進快出,不用等住院床,對紓緩急診也沒有直接的幫助,衛福部連日受到外界批評,結果為做而做,不僅慢半拍,浪費醫療資源,效果也打折。
醫療院所急診壅塞,醫護人員爆離職潮,一名女子曾在醫院醫學中心任職,離職至今已4年,她好奇為何仍有這麼多護理師願意留在臨床工作?貼文引來不少線上護理師討論,除單位氣氛不錯外,也有人無奈沒有其他一技之長,加上經濟壓力,只好繼續做下去,「真的要逃的話,要逃去哪裡?」
醫療院所急診、加護病房(ICU)塞爆引發國人關注,衛福部健保署日前邀集急診團體,歷經3小時會議確定將提升急診診察費和護理費、ICU病房給付等,預計每年增加挹注至少30億元,但網紅醫師蒼藍鴿(吳其穎)強調健保是總額制,若有單位給付提升就會有單位給付下降,酸根本只是「挖東牆補西牆」。
全台急診面臨護理師不足,急診壅塞情況,衛福部次長林靜儀開嗆基層醫「小腦袋」,引發輿論撻伐仍未道歉。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痛批,林靜儀跟所有官員都得了大頭症,人民都是小腦袋,急診塞爆醫師出身的總統沒講話,執政黨也還在大罷免、搞政爭,這不是霸凌什麼是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