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急診塞車的搜尋結果,共17筆
瑞士票房冠軍電影《失控夜班》近期在台上映,描繪夜班護理師在資源不足下,面臨病患爆滿、人力嚴重短缺、醫護身心瀕臨崩潰的極端壓力。醫界五大團體今舉辦電影放映活動,表示這不僅是電影情節,更是台灣醫療現場的寫照,呼籲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於急診、重症及基層醫療,避免醫療體系陷入惡性循環。醫療體系的失控,將是全民的代價。
為解決急診塞車問題,健保署昨(27日)宣布,將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納入給付,8月起,病患打抗生素不必住院,只要到門診注射即可,每次療程5天,一年將有2萬人受惠。不只是醫院,病患也能就近與診所接受注射。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擔憂,抗生素注射需要1小時,門診只有1張診療床,若打1個病人,可能1小時不必看診,直呼這是智障政策。
近期國內新冠疫情有持續上升趨勢,高雄市長陳其邁在今(9)日下午臨時舉行新冠疫情記者會,提醒高風險族群可打疫苗防範重症,高雄4大醫學中心急診也已開設戶外分流專區,不過隨新冠病毒流感化致死率低不必過於擔憂。不過記者會現場陳其邁戴著口罩面容憔悴,透露已咳嗽多日,還因此缺席昨日的萬安演習校閱,媒體關心是否確診,陳其邁則語帶保留說「有呼吸道症狀」。
今年春節後,大量病患湧現,急診醫學會發文示警,醫院壅塞問題達「前所未見」程度。醫療現場如臨大敵,病患無病床住院,有人在輪椅上打點滴,甚至躺在地上急救。近期天氣轉暖,急診問題舒緩,但因急診壅塞年年發生,若人力無從舒緩、醫院沒有開出好條件,年底恐怕又要重演。
一名獨居女網友表示,昨(18)日下午排便不順,感覺有很大坨的糞便卡在肛門口,不論多用力都大不出來,甚至產生不適感,只好請清潔阿姨協助購買浣腸劑,最後甚至用手挖才順利排便;有自稱是消防員的女網友留言,大便大到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很常見,因為腹部過度用力時血液會集中,一放鬆後大量血液回流心臟,容易造成頭暈、胸悶,嚴重者甚至會失去意識。
急診壅塞持續,清明連假也將到來,為解急診人潮,醫福會宣布6日起加開類流感、嚴重腸胃炎門診,全台21家部立醫院每月多開924診,讓發燒、拉肚子、嘔吐的患者優先獲得處置。不過,急診醫師認為,輕症個案屬「快進快出」的患者,不會住院,對急診的幫助有限。另,雲林縣各校因流感疫情,自2月11日開學至本月6日已有13班次停課,縣府採購378萬片醫療用口罩發放各校,加強守護師生健康。
衛福部長邱泰源上月26日突襲視察雙北各大醫院急診室,並在視察後稱急診壅塞已經緩解,不過此說法遭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批評是假象。對此,前立委沈富雄2日就表示,「這個問題不是一時塞床,是因為沒有護理人員,問題不是那麼簡單」,沈富雄也回憶當年,「當初大選結束第二天我就去找柯建銘,我說護理人員一個人平均加薪1.5萬到2萬,問題一定解決,柯建銘同意欸,但部長不認同」,理由是因為這樣一做了,「別的師(醫檢師、物理治療師等等)也會來要錢」,引發討論。
大醫院急診塞車,情況前所未有的嚴重,衛福部長邱泰源26日「突襲」北部各大醫院視察,卻傳出事前早就發通知院方,營造舒緩假象,挨轟作秀,被外界解讀始終不願承認人力不足。究竟為何護理師會爆離職潮?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就揭露目前醫院機型生態,表示新人都直接被嚇跑。
全台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長邱泰源26日臨時視察台大、和平、亞東、部立台北及雙和醫院,「突擊」院內門診與急診住院比率的調控、醫護人力等。他表示,目前看來候床人數及醫護人力都回到平常範圍,為落實分級醫療的分流,將建立民眾版的就醫指引,讓民眾知道什麼症狀要去哪裡看病。但醫院基層人員私下抱怨,邱的視察只是聽取報告,然後稱狀況已趨緩,根本在作秀,無助醫護人力荒問題。
近日急診室大塞車,醫護、床位嚴重不足,讓台灣急診醫學會罕見發出聲明求救,衛福部則喊話輕症別去擠急診室,影響到真正需要的人,卻遭馬偕前院長施壽全打臉,直言別再說廢話了。
針對近期各大醫院急診塞車問題,陳其邁今(25)日受訪時強調,改善醫護人員待遇與落實分級醫療的重要性,而未來南高雄將新增1家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同時呼籲中央應檢討健保支付制度,從根本解決問題,否則醫護待遇未跟上高壓環境,只會導致人力流失。
全台各醫院急診壅塞未解,台灣急診醫學會示警,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引發各界關注。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今(24日)對此直言,病床不足最根本原因在於護理師不足、人力不足、健保點值不足,但到現在衛福部還沒有辦法搞清楚事情的根源,到今天衛福部召開會議,還只找了所有的醫師團體,卻缺乏護理師團體,表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醫院急診塞爆,面對急診醫師求救,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卻諷「呵呵小腦袋」。戰鬥藍召集人趙少康表示,當賴清德總統開心邀請民進黨立委諸公在總統府辦烤肉趴,忙著高調曬出跟賴清德的合照,腦中想的都是自己的政治前途。同一時間,各大醫院的醫護正在歷經人間煉獄,面對被塞爆的急診室,只好拿命來拚,超長工時、沉重的心理壓力,血汗都不足以形容,「烤肉趴結束了,現在可以好好傾聽醫護的求救訊號了嗎?」
台灣急診醫學會發文示警,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衛福部醫事司本月已兩度召開會議,明天(24)將再找各醫學中心、急診醫學會開會,持續加強醫院區域聯防機制。
春節期間流感、腹瀉發威,加上低溫影響,全國醫院急診至今仍壅塞。護理師工會11日指出,近2個月已有705名護理人員離職,護理人力及床位不足,是急診塞車的根本性問題。衛福部則回應,急診壅塞最嚴重的醫學中心,近3個月護理人力均增加。
農曆年過後各地醫院急診紛傳人潮塞爆情形,台中2家醫學中心12日一度急診待床超過60人呈現紫爆,醫師坦言,近日因天冷心血管疾病患者驟增,加上流感、諾羅疫情肆虐,造成病患湧入,尤其諾羅傳染力極強,經常一人中一家團滅,台中也出現急診醫師疲於救人最後也感染諾羅。
急診壅塞問題未解,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29日指出,急診壅塞是台大的日常,每周一、二,都是最急的時候。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就醫沒有限制,不同於國外要求患者先找家庭醫師。不敢得罪民眾之下,台灣犧牲的永遠是醫療,政府不該是缺什麼就補什麼,護理師辛苦就加薪,這麼一來,其他醫事人員也會跑出來,國家須有中長期的規劃,而不是短期的急救、放煙火式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