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急診醫學的搜尋結果,共229筆
敗血症是危及生命急重症,但傳統細菌藥敏試驗耗時長,醫師只能先憑經驗選擇抗生素,可能導致初期治療未涵蓋實際致病菌。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教授李建璋帶領研究團隊,以AI人工智慧應用於「細菌抗藥性即時預測」,榮獲美國感染症學會Abstract Award首獎,並為四篇最佳論文之首。
桃園市八德、大溪等區迄今仍無大型綜合醫院,急診患者需跨區送醫,導致延誤黃金治療時間,市府力拚爭取市立醫院,將落腳於霄裡並於民國122年完工。而八德區也將新增八德長榮醫院,工程預計於117年第一季完工,並於117年第二季正式啟用,新院落成後,將大幅提升八德地區醫療量能,提供更即時、全面的照護服務,縮短民眾就醫距離。
為解決急診室壅塞,衛福部選定六都,共13家據點,今起(2日)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提供「很急,但不重」的疾病病患,可在週日、國定假日時就醫,盼透過分流,舒緩醫院急診室壓力。今天上路第一天上午,台北市聯合醫院信義門診部,單一院區收治2名患者。
「假日急症中心(UCC)」將於下月試辦,六都同步上路,各縣市共申請設置14個點,設置於壅塞的醫學中心附近,大多為地區醫院,也有1、2家大型聯合診所。健保署將於官網設置UCC專區,包含發燒、呼吸道症狀、輕度腸胃道症狀、簡單傷口等,都能到UCC治療,部分負擔則是比照診所,收150元。
「假日急症中心(UCC)」下月試辦,六都同步上路。健保署表示,目前各縣市共申請設置14個點,設置於壅塞的醫學中心附近,大多為地區醫院,也有1、2家大型聯合診所,地點仍在審核中。未來將於健保署官網設置UCC專區,包含發燒(如感冒、流感篩檢)、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喉嚨痛)、輕度腸胃道症狀、簡單傷口等,都能到UCC治療,目前正在製作指引圖文,後續將掛網供民眾參考。
平時壓力大,許多人會選擇到美容院洗頭放鬆,甚至偏愛力道強勁的越式洗髮。不過,你聽過「美容院中風綜合症」(Beauty Parlor Stroke Syndrome, BPSS)嗎?最新研究指出,頻繁在美容院洗頭,恐怕存在罕見的中風風險。
54歲黃先生是夜市攤商,患有胸腺腫瘤持續追縱中,日前擺攤時突然昏倒失去呼吸心跳,幸好有休假救護技術員來逛夜市經過,立即對他進行急救,經過救護車上AED電擊及CPR才讓救回一命。13日台南市政府消防局與永康奇美醫院,邀請多位失去心跳被救回的康復患者與急救團隊分享心路歷程,黃先生分享他重生心路歷程,向救他的救護人員相擁致謝,當場熱淚盈眶。
大陸十一連假期間,一名中年女子從外省搭乘長途動車前往杭州旅遊,途中久坐16小時後,突在起身活動時出現呼吸困難,接著心臟驟停,緊急送往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搶救。經醫師診斷,該名患者罹患俗稱「經濟艙綜合症」的急性肺栓塞,情況一度危急。
為緩解急診壅塞問題,健保署將在11月試辦「假日急症中心(UCC)」,部分負擔比照診所、地區醫院收150元,比起直衝醫學中心急診室的750元,民眾可望省下600元之多。至於掛號費,則由衛生局協調訂定,初步選定6都執行,每個縣市至少2個點。醫師公會全聯會、急診醫學會正著手研擬就醫指引,預計下周出爐。
為緩解急診壅塞問題,健保署即將在11月試辦「假日急症中心(UCC)」,部分負擔比照診所、地區醫院,收150元,比起直衝醫學中心急診室的750元,可望省下600元之多。至於掛號費,則由衛生局協調訂定,初步選定6都執行,每個縣市至少2個點。醫師公會全聯會、急診醫學會正著手研擬就醫指引,預計下周出爐。
為緩解急診壅塞,健保署今年8月起將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納入給付。馬偕紀念醫院早在今年1月就開始實行,累計至今已達325人次,平日每天可釋出3張急性病床。一名102歲人瑞因輕微肺炎送往急診,經醫師評估並和家屬討論決定採用OPAT,連續5天到醫院門診接受抗生素治療即可返家,不需在急診待床及住院。
美國芝加哥一名急診醫師最近分享行醫以來最荒唐的案例,他曾遇過一名男子因私密問題就診,最後竟被發現整罐香氛蠟燭卡在他的直腸內,讓醫療團隊哭笑不得。
台中市成功嶺營區今天下午傳出打靶意外,隸屬234旅18歲邵姓義務役新兵今下午打靶時,不明原擊發導致邵男左臉嚴重受傷,甚至左眼球脫落、腦部有多塊金屬碎片,目前仍在醫院搶救中。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8月起推動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台大急診醫師分享,上周六留觀病人超過130位,擠滿走廊兩側,其中4位病人轉到門診接受抗生素治療,下午直接返家,「以台大醫院2000多床來看,如果能讓這類病人平均縮短1天住院,等於每天釋出將近600張床位!」
台灣急診面臨嚴重醫師荒,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接受本報獨家專訪表示,為減輕缺人壓力,台大醫院規畫聘用「回流醫師」,包括從離開台大自行開業,或已退休醫師,利用沒看診的時間,回台大急診室兼職,小兒科也同步規畫。
桃園市楊梅地區為少子化、高齡化社會,且有漸漸轉為高齡社會的趨勢,怡仁綜合醫院規畫於楊梅區新設杏霖長照園區,該地點距離怡仁綜合醫院約200公尺,距離楊梅天成醫院約500公尺,可有效強化區域緊急醫療網業務,提升地區醫療品質。桃園市衛生局表示,杏霖醫院將提供175床,預計今年11月動工。
台北市到院前緊急醫療救護邁入全新里程碑!北市消防局「急重症整合系統暨App」今年1月正式上線後,再傳重大突破。不僅7月成功導入AI判讀心電圖功能,精準鎖定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更在8月19日與新光醫院完成系統介接,成為台北市首家實現「到院後預後資料自動化整合」的急救責任醫院。這套系統透過AIoT智慧聯網技術,平均替醫院爭取到寶貴的6分鐘準備時間,讓急救品質大幅提升。
台大雲林分院醫師及主管大換血,共有9名新主管、16名新進醫師報到。院長馬惠明表示,這次網羅較多急、重、難症醫師,打造更有韌性、更具前瞻性的健康照護網絡。
歷經2年施工,屏東基督教醫院智能醫療大樓終於1日舉行上梁感恩禮拜儀式,宣告工程進入最後階段,預計明年正式啟用,屏基表示,這座總造價達46.58億元的大樓,將成為南台灣智慧醫療與急重症照護的重要據點,但目前仍面臨數十億元的龐大建設經費壓力,迫切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奉獻。
新店街頭昨晚發生一起離奇自摔車禍,驚揭恐怖毒害早已深入民間!一對雙載機車騎士在行駛途中,後座乘客突然如斷線木偶般墜落路面,緊急送醫後,醫師竟發現乘客在騎車過程中,公然吸食強效麻醉藥「依託咪脂」(Etomidate)電子煙,差點害己害命。專家警告,這種偽裝成電子煙的毒藥,能讓人瞬間失能,根本是「馬路上的不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