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惠譽信評的搜尋結果,共80

  • 《金融股》王道銀行獲惠譽國際信評BBB、國內信評A+(twn)

    王道銀行(2897)獲得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授予國際長期信用評等「BBB」、國內長期信用評等「A+(twn)」與評等展望「穩定」,為投資等級信用評等表現,顯現王道銀行自轉型商銀以來,在業務發展、資產品質、獲利能力、風險控管及資金流動性等多方面的耕耘與穩健表現。

  • 惠譽信評:券商規模分化加劇 大型券商策略性併購 加速市場整合

     今年以來金融市場波動劇烈,根據惠譽信評觀察,台灣券商之間的規模分化將加劇,主因是大型券商資本與風控穩健,較能抓住行業整體結構性的轉變,相比之下,當前環境不易於小型券商維持經濟業務市占,恐進一步面臨轉型壓力。惠譽信評預期,大型券商將持續擴大市占率,策略性併購亦將加速市場整合,擴大券商間的績效差距,鞏固大型券商的市場主導地位。

  • 《金融股》京城銀8月每股賺0.39元 17日為最終交易日

    京城銀(2809)公布2025年8月自結合併淨收益8.49億元,月增0.02%、年增達71.31%,稅前淨利4.96億元,月增0.02%、年增達52.62%,稅後淨利4.28億元,雖月減13.78%、但年增達1.95倍,每股盈餘0.39元。

  • 出事政府扛 泛公股恐當冤大頭

     泛官股售電平台台灣智慧電能公司(簡稱台智電),近期因為總經理鄭亦麟在綠推中心時期涉貪,連帶引發內控不佳質疑。雖鄭已被解職,但這家公司的營運模式一直都有爭議。日前惠譽信評在「獨立信用評等」上也只給出中位評分,代表未來綠電長期營運有風險存在。如政府到時要介入搶救增資,恐怕還是由中鋼這些泛官股當冤大頭。

  • 信評點評台灣經濟 示警4風險

     在AI相關需求帶動出口、企業提前拉貨等正面因素推升下,國際信評機構近期紛紛上調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預估。然而,機構也同步示警,台灣經濟仍面臨全球貿易放緩、AI熱潮降溫、地緣政治升溫與金融市場波動等多重下行風險。其中,中華信評特別指出,動盪的資本市場恐使融資管道受限,外匯波動亦可能衝擊未避險的美元曝險部位。

  • 3大風險 惠譽估明年經濟成長放緩

     惠譽信評26日表示,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3.4%、明年則放緩至2.7%,並且提出3大風險,可能造成台灣經濟成長率趨緩,包含台灣主要貿易夥伴的成長大幅放緩;全球人工智慧(AI)支出熱潮需求減弱,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和美國貿易策略的不確定性。

  • 關稅衝擊 銀行減損放款比恐高於預期

     今年上半年台灣銀行業稅前盈餘成長7%,惠譽信評分析,主要受惠於淨利差及淨手續費收入的增加,預期全年獲利能夠穩定成長,但明年銀行業獲利,將因信用成本上升及換匯收益下降而面臨挑戰,今年至明年,減損放款比率可能會超過先前預測的低於1%。

  • 壽險評估回報率 恐掀併購潮

    壽險評估回報率 恐掀併購潮

     壽險業面臨幣別錯配風險,惠譽信評26日對此表示,短期內持續影響壽險業財務表現,可透過提高外幣計價保單、多元的外幣資產配置,及管理外匯風險曝險等措施,緩解匯率波動對盈餘帶來的不利影響。此外,壽險業評估其資本成本長期高於報酬後,不排除考慮出售持股,市場上可能出現更多併購案件。

  • 惠譽:行政院擴大舉債   不影響台灣主權評等

    惠譽:行政院擴大舉債 不影響台灣主權評等

    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的籌編,行政院規劃共需舉債約近3千億元,加上特別預算將近4千億元,且歲出入差短恐出現近十年來新高。基於國家赤字、政府債務,是全球三大信評機構對於個別經濟體之主權評等的關鍵因素,惠譽信評亞太區主權評等分析部門主管Sagarika Chandra26日在本報專訪中表示,「相信」台灣官方會繼續保持謹慎,政府擴大舉債會用累積的財政儲備,為額外的支出需求提供部分資金,並謹慎限制債務增加。

  • 半導體關稅可能達20%!惠譽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達3.4%

    半導體關稅可能達20%!惠譽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達3.4%

    惠譽信評上調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預期今年的經濟長率達3.4%,因為關稅影響提前拉貨影響經濟成長情形,比預期還要好。

  • 資金壓力大!關稅衝擊出口業、中小企業 「減損放款」升溫

    資金壓力大!關稅衝擊出口業、中小企業 「減損放款」升溫

    惠譽信評表示,2025年到2026年銀行業減損放款比率可能會超過原先預期的1%,新增的減損放款主要是來自關稅影響的產業。惠譽表示,估計這些產業占銀行總放款的比重低於10%,包含出口產業及中小企業。

  • 惠譽確認台灣信用評等AA 展望穩定

     惠譽信評確認台灣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等(IDR)為「AA」,展望穩定,意即預期違約風險極低,受評者具備極強健的財務承諾償付能力,受到可預期事件的負面影響不大。台灣信用基本面穩健,擁有雄厚的淨外部債權人部位、審慎的財政管理記錄以及良好的營商環境,惟兩岸關係、經濟易受外部需求衝擊、全球貿易政策變化以及人均收入低於「AA」級其他國家等因素,抵消部分優勢。

  • 台智電獲惠譽信評「AA+」獨立信用僅拿中位3b原因曝

    台智電獲惠譽信評「AA+」獨立信用僅拿中位3b原因曝

    泛官股售電公司台智電,繼4月份拿到標準普爾(S&P)的「A-」信評後,今(5)再取得惠譽「AA+」國內長期評等,目前都為投資級別信評,評等展望均為穩定。惠譽理由為台智電背後有政府股權,必要時可提供支援。但在攸關長期風險的「獨立信用評等」,卻只有「bbb」的中位水準,代表只要政府支援減弱,可能有風險。

  • 市場放緩 惠譽:房產放款保韌性

     惠譽信評發布報告指出,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影響台灣經濟成長率,低於原預測的今年2.8%及明年2.5%,但房地產貸款資產品質風險仍可控,且價格走弱,加上關稅上調風險及境外曝險,放款僅略上升,放款品質保持韌性。

  • 2大風險 台民營銀行業展望惡化 惠譽降評

    2大風險 台民營銀行業展望惡化 惠譽降評

     惠譽信評18日示警,隨著經濟逆風週期、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台灣銀行業恐面臨獲利能力和資產品質的壓力不斷上升2大風險,如果關稅戰導致發生嚴重且經濟衰退,國內的房地產恐再大幅修正,讓銀行業面臨壓力,因此將台灣民營銀行業展望,從「中性」調整成「惡化」。

  • 滙豐、星展 信評機構按讚

     中華信評及惠譽分別針對兩大外銀的滙豐(台灣)銀行及星展(台灣)銀行發布評等報告,其中滙豐銀過去三年逾期放款比低於國內銀行業平均,截至去年底覆蓋率更高達驚人的2,899%;星展銀併購花旗消金業務後,業務強勁推升放款成長,預期獲利能力今年可提升。

  • 信評:貿易拖累亞太經濟

     關稅戰火燎原,全球經濟壓力升溫,兩大國際信評機構惠譽與標普警示,全球經濟成長恐將顯放著緩。惠譽信評表示,美國貿易政策的極端波動,加劇不確定性進而拖累經濟動能;標普在台子公司中華信評則認為,亞太區經濟體將因中美關稅與貿易因素承壓。

  • 《金融股》京城銀國內長期評等 惠譽調升至AA-(twn)

    國際信用評等機構惠譽信評26日宣布,將京城銀(2809)的國內長期評等自A+(twn)調升至AA-(twn),國際長期評等自BBB調升至BBB+、個別實力評等維持bbb,評等展望「穩定」,並確認國際短期評等自F3調升至F2。

  • 惠譽調升京城銀、永豐銀評等 合併助攻多元布局與跨售

    金管會核准京城銀與永豐金合併後,惠譽信評已解除京城銀發行人違約評等及國內評等的正向評等觀察狀態,同時將京城銀的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等自「BBB」調升至「BBB+」,以及將其國內長期評等由「A+(twn)」上調至「AA-(twn)」,評等展望為穩定。另外,惠譽授予京城銀「bbb+」的股東支援評等,預期永豐金在必要時提供非常態性支援的可能性為高。

  • 台灣銀行業展望 惠譽調降至惡化

     美國關稅政策前景不明,對外貿易高度依賴美國需求的亞太地區銀行面臨壓力,惠譽信評將今年南韓、台灣與泰國銀行業展望調降至「惡化」。同時,亞太已開發市場的融資租賃公司展望亦被下調,台灣部分主要反映經濟放緩及市場監管趨嚴,恐加重信用條件較弱借款人的償債壓力,進而對融資租賃業者的資產品質與盈利能力構成挑戰。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