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惡性腫瘤的搜尋結果,共415筆
我國今年擴大國中男生也可公費接種HPV疫苗,醫師指出,人類乳突病毒(HPV)與菜花及子宮頸癌、陰莖癌、肛門癌等至少6種癌症有關,約8成性活躍者曾感染HPV,且男性感染後不易有抗體清除,更容易傳播、風險更高,呼籲盡早接種疫苗,保護自己與伴侶。
11月10日是「國際神經內分泌腫瘤日」,今(7)日綠委劉建國與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關懷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期盼能提高社會大眾對「神經內分泌腫瘤(NET)」的認識,呼籲衛福部健保署儘速將新型治療藥物納入健保,減輕病友沉重負擔,避免台灣病友仍需跨海求醫的困境。
67歲資深媒體人陳文茜2024年12月證實罹患黑色素癌第4期,且癌細胞擴散多個器官,包含腦部、肝臟等,隨後接受免疫治療等方式抗癌。治療過程至今將滿1年,她6日在社群透露最新的檢查結果,更形容有種「很特別的感覺」。
長期長途駕駛、久坐、缺乏活動,加上肥胖、抽菸等生活習慣,都是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與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險因子,可能引起肺栓塞。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吳柏青醫師表示,當血栓或其他栓子進入肺部血管,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導致肺部血流受阻、氣體交換受限,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急性缺氧、心肺衰竭,嚴重者甚至喪命,因此肺動脈栓塞被稱為「沉默殺手」。
歌手坣娜傳出本月16日因病去世,據《ETtoday新聞網》報導,雖然她患有紅斑性狼瘡,但最終是因為不敵胰臟癌離世。胰臟癌又有「癌王」的稱號,患者確診時恐已到晚期或轉移其他器官,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前體育主播傅達仁皆是不敵此病。
內政部今(25)日公布「113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113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77歲,死因以惡性腫瘤影響最大,剔除該項死因,國人平均壽命可提高至84.36歲。國內十大死因前3名的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分別剔除該項死因,平均壽命將可分別提高3.59歲、1.50歲及1.05歲,顯示惡性腫瘤對平均壽命的影響最為明顯。
澎湖縣10月23日由空勤總隊直升機代班後送望安1名口腔惡性腫瘤伴有急性呼吸衰竭的50多歲男性,卻因衛福部空轉平台當機,延誤病患就醫90分鐘才送抵高雄,衛福部今(24)日在媒體關注下,首度開罰廠商4萬多元,並將研議雙機系統作業。
澎湖一名口腔癌男患者出現急性呼吸衰竭,昨晚啟動空中轉診作業,沒想到衛福部空中轉診後送遠距醫療會診平台系統當機,患者延誤1.5小時才送抵高雄榮總。衛福部今(24)回應,昨晚系統確實故障,初步檢查為參數設定異常導致,將裁處廠商4萬多元,也將研議增加「雙機系統」,確保不影響緊急後送時效流程。
一名60歲男子近半年前發現左眼瞼下垂,眼睛睜不開、眼睛外凸,轉不動眼球,另一名50多歲男子,長期鼻塞後有雙眼複視,當眼球轉向外側時更明顯,一個東西看成兩個,家人也感覺他的眼睛越來越凸出,二人經檢查都是眼窩惡性腫瘤,醫師提醒民眾切莫輕忽單眼睜不開、眼凸、眼紅、眼球轉不動等警訊,及早就醫才能及早診斷治療。
今年流感提早進入流行期,流感最常見併發症為肺炎,而「肺炎鏈球菌」是導致肺炎主要原因。今年全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累計達270例,創近6年同期新高,專家指出,流感或新冠患者若感染肺炎鏈球菌,住院及死亡風險均大增,呼籲65歲以上長者、19至64歲高風險族群,應及早完成兩劑肺鏈疫苗接種。
長榮航空一名34歲空服員於值勤時身體不適,疑似因罹患免疫疾病「史迪爾氏症」出現發燒、筋骨痠痛等症狀,返台就醫後離世。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14)日表示,不是所有發燒都能靠多喝水與吃退燒藥解決,若患者發現體溫一再飆高、反覆抽血仍查不出原因,就有可能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作祟,其中史迪爾氏症堪稱「發燒界的變色龍」,一下子就多重器官失控。
放屁是人體正常生理現象,但若次數突大量增加並伴隨其他症狀,就得當心是癌症。大陸一位27歲女子平時無辣不歡,愛吃麻辣燙,某天突然發現放屁次數變得頻繁,一天超過20次,就醫後確診大腸癌第三期。當地醫師提醒,放屁變多並伴隨排便習慣改變、血便、貧血、腹痛腹脹、摸到腹部腫塊,就可能是大腸癌,若屁味出現臭雞蛋味、魚腥味,應多留意。
楊祐寧的父親楊進元因尿道阻塞與結石引發腎臟發炎,進一步發現腹脹、水腫與惡性腫瘤,經治療後仍於12日凌晨病逝。楊祐寧在IG限動發文,貼出握著父親雙手的黑白照證實噩耗,透露一家人前一晚才在病榻前與父親道別,「昨晚我們才跟他訴說我們的愛,彼此親吻、擁抱。」
藝人楊祐寧父親今年6月因尿道阻塞及結石,引發腎臟發炎,就醫治療診斷出腹脹、水腫,更發現惡性腫瘤,沒想到今天(12日)凌晨傳出病逝消息,楊祐寧稍早證實父親死訊:「今天凌晨,父親已安息主懷了」,今天原定的工作行程也全數取消。
台東許男嗜賭成性、積欠債務,20多年前拋家棄子,晚年因罹患惡性腫瘤及多重疾病而臥病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護理之家,有受扶養之必要,台東地方法院認為許男「無正當理由長期未盡撫養責任,情節重大」,裁定免除女兒的扶養責任,可抗告。
皮膚問題不僅反映外在狀況,也可能揭示內在健康問題。醫師趙昭明分享,一名60歲男子半年內胸背出現大量老人斑,原本只想雷射去除斑點,沒想到竟檢查出早期胃癌,幸及時發現治療,至今80歲都沒太大健康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訂定每年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旨在提升大眾對乳癌的認知、強調預防與早期篩檢的重要性,並鼓勵女性參與乳癌篩檢。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亦將乳癌篩檢年齡擴大到40至74歲婦女,呼籲符合條件的女性民眾定期篩檢,守護自己的健康。
據《智谷趨勢Trend報導》, 最近不少人關注到一個現象,送外賣的女騎手,越來越多了。美團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從2022年至2024年,女性騎手數量從51.7萬人增長至70.1萬人,2年時間內增長了35.6%。同期,美團騎手總人數從624萬增長至745萬,增速為19.3%,女騎手的增速遠超整體。
大陸四川省資陽市一名9歲李姓女童罹患顱內惡性腫瘤,正需要父母照顧時,其父竟向賀姓妻子提出離婚,主張各自撫養一名子女。儘管賀女同意離婚,法院認為若此時准予離婚並分割財產,恐不利於子女治療與康復,判決不准離婚。案經上訴,資陽中院二審維持原判,強調未成年子女利益應優先保障。